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通信专业《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者】 张建民
【机构】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教学部
【摘要】在分析《移动通信》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打好理论基础、实地参观考查、网络浏览查询、撰写课程论文、举办学术报告等教学形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其他课程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关键词】移动通信 教改实践 大学生 素质提高
【正文】Teaching?innovation?of?university?specialized?course,?and?improving?students'?overall?qualities
-----?Research?and?practice?of?teaching?for?"mobile?commun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
Jianming?Zhang
The?experimental?teaching?department?of?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
Maoming?Guangdong???525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course, proposed lots of teaching form, such as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marking an on-the-spot examination, browsing the web and searching, writing course papers, holding academic report conferences, and so on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m,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this course, receive a good teaching result an it also has a good reference for other courses.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 Quality Improve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A
1.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是通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典型系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模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调制方法、传播特性、数字压缩技术、噪声与干扰的产生和抑制、组网技术,熟悉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为今后走进移动互联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已经进入智能机时代,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降,普及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3G和4G技术,使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进一步加快,无需置疑,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热点。移动通信行业为电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优越的就业空间,所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开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重视本门课程的学习。
与其他IT技术类似,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前于相关教材和参考书,但其最基本的原理和核心技术却变化不大。在移动通信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如前所述,移动通信的新功能、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手机购物、手机银行、手机刷卡等,而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却很难在教科书及时呈现,总是要滞后一到两年甚至更长。这样就造成了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超前,教材滞后的不良现状。
2.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针对以上现状,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实施了以下教改方案,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重视课堂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虽然速度迅猛,但基础理论基本稳定,移动通信就是移动用户与移动局间的数据通信。现在的移动电话与以前的相比,其通话原理是相同的,基本以GSM为主,而且现行的CDMA也只是其中技术的提高,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3G和4G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密切融合的结晶。所以,必须搞好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的教学,让学生们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摈弃教材中多余和过时的成分,让学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移动通信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教材中的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跳频技术(FM)、信号制式等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有用,而这些就是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理解移动通信系统是怎样进行数据和话音传输的。
2.2 实地参观考察,理论联系实际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带领学生到茂名当地移动通信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包括移动数据交换中心机房和移动基站。参观中,学生们亲眼目睹移动交换中心的各种设备,了解各个设备的功能,了解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其信号流通处理过程,了解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对移动通信系统建立了具体直观的印象。由于书本知识太多太繁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通过实地考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弥补了由于实验条件不足带来的缺陷。
2.3 网络浏览学习,开拓知识视野
教材和参考书毕竟是要通过编写、校正、审稿、编辑、印刷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出版,等其出现时却已大大落后于现状,所以我们应寻求更快的获取最新消息的途径。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现在,网络的更新速度已经比任何媒体都要快了,所以在网上获取消息是最快而最新的。网络上有形式多样非常丰富的移动通信技术资源,虽然大多为科普类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已足够了。在网络中对手机的介绍是比较全面和公开的,也是任何媒体的传播速度所达不到的。网上还有对各种新旧手机的纵向对比和对各种品牌的横向对比,更深入地介绍各种手机的各种功能的优点和缺陷。通过对网络的浏览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4 撰写专题论文,增加学习深度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每人写出一篇关于移动通信的专题小论文。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围绕移动通信技术,题目自定,有自己的观点,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某一方面有较深入或新的见解,小而精,小而全,观点明确,论述清楚,层次分明。为了完成论文撰写,学生主动上网查询资料,去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大量浏览和阅读相关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全面深入地学习移动通信技术,全班学生均按时完成了专题小论文。因论文的选题范围较宽,给了同学们很大的选择空间,不同兴趣的同学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更能体现这种教育方式的因材施教。同学们撰写的论文有新意、有特点、有共性、有个性。
2.5 举办移动通信新技术交流报告会
在论文完成后,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了一次“移动通信新技术”报告会。报告会上学生代表分别从五个不同的侧面报告了移动通信的新技术、新系统、新功能、新业务、新设备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报告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展现了他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全校数百名师生到会邻听了同学们的报告,会场上多次响起热烈掌声,对报告内容及形式给予充分肯定。到会的师生一致认为,报告会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充分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著的。
3.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这次移动通信的教学改革中,屏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开始把教科书搬到宿舍的台面上,并越来越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提问、交流。
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对移动通信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其他各科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各门课程的及格率由原来的92%提高到99.5%。英语过级率在一段低迷时期后出现了高潮,在移动通信课程开课的学期四六级过级率达到82%,且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特等奖学金。在该学期所获得的奖项是最多的(校红旗团支部称号、校先进班集体称号等)。在几年的大学生活里,该班同学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兴趣班、认证班和各种比赛,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毕业前夕,全班39人,通过四级的34人,其中有5个过了六级。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三人进入全校前10名,代表学校参加省级竞赛,都获得了三等奖。
3.2学生适应力得以加强,考研率和就业率名列前茅
通过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总结出许多学习和实践经验,普遍反映新的教学方式加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对考研、实习和就业等都有很大帮助,他们找工作面试时,用人单位对就业推荐表中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很看重,为顺利签订就业合同起了很大作用。虽然当年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但本班除过5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外,其余34人全部签约,就业率达到100%,其中电信行业31人,接近80%,在当年全校毕业班中考研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前茅,优势突出,获得当年校级优秀毕业班集体称号。
4. 小结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打好理论基础、实地参观考查、网络浏览查询、撰写课程论文、举办学术报告等教学形式,的确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的学习、考研和就业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民,高等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法研究,电子高教研究,1998.4,CN51-1569/C
[2]张建民,《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茂名学院高教研究,2003.1
[3]彭新光等,《数字移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ISBN7-115-08046-1
[4]郭梯云等,《数字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3, ISBN7-115-05489-4
[5]本班学生《数字移动通信课程论文》39篇
作者简介:
张建民(1962-)男,陕西澄城,副教授,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教学部
-----?Research?and?practice?of?teaching?for?"mobile?communication"?of?information?technology?
Jianming?Zhang
The?experimental?teaching?department?of?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
Maoming?Guangdong???525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course, proposed lots of teaching form, such as lay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marking an on-the-spot examination, browsing the web and searching, writing course papers, holding academic report conferences, and so on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m,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this course, receive a good teaching result an it also has a good reference for other courses.
Key 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Practice College student Quality Improve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A
1.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移动通信》是通信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程性。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现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典型系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模拟、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调制方法、传播特性、数字压缩技术、噪声与干扰的产生和抑制、组网技术,熟悉3G和4G移动通信技术,为今后走进移动互联网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已经进入智能机时代,其性能不断提高,功能不断增加,价格不断下降,普及速度非常之快。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3G和4G技术,使智能手机的普及速度进一步加快,无需置疑,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热点。移动通信行业为电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优越的就业空间,所以,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开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非常重视本门课程的学习。
与其他IT技术类似,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远远超前于相关教材和参考书,但其最基本的原理和核心技术却变化不大。在移动通信巨大的市场需求推动下,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如前所述,移动通信的新功能、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手机购物、手机银行、手机刷卡等,而这些新技术新知识却很难在教科书及时呈现,总是要滞后一到两年甚至更长。这样就造成了移动通信技术和应用超前,教材滞后的不良现状。
2.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实践
针对以上现状,为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实施了以下教改方案,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2.1 重视课堂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虽然速度迅猛,但基础理论基本稳定,移动通信就是移动用户与移动局间的数据通信。现在的移动电话与以前的相比,其通话原理是相同的,基本以GSM为主,而且现行的CDMA也只是其中技术的提高,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3G和4G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密切融合的结晶。所以,必须搞好移动通信基础理论的教学,让学生们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摈弃教材中多余和过时的成分,让学生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移动通信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教材中的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跳频技术(FM)、信号制式等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有用,而这些就是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才能真正理解移动通信系统是怎样进行数据和话音传输的。
2.2 实地参观考察,理论联系实际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笔者带领学生到茂名当地移动通信公司进行参观考察,包括移动数据交换中心机房和移动基站。参观中,学生们亲眼目睹移动交换中心的各种设备,了解各个设备的功能,了解系统的组网方式及其信号流通处理过程,了解移动互联网的新技术新应用,对移动通信系统建立了具体直观的印象。由于书本知识太多太繁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而通过实地考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同时也弥补了由于实验条件不足带来的缺陷。
2.3 网络浏览学习,开拓知识视野
教材和参考书毕竟是要通过编写、校正、审稿、编辑、印刷等一系列程序才能出版,等其出现时却已大大落后于现状,所以我们应寻求更快的获取最新消息的途径。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现在,网络的更新速度已经比任何媒体都要快了,所以在网上获取消息是最快而最新的。网络上有形式多样非常丰富的移动通信技术资源,虽然大多为科普类的,但对于学生而言已足够了。在网络中对手机的介绍是比较全面和公开的,也是任何媒体的传播速度所达不到的。网上还有对各种新旧手机的纵向对比和对各种品牌的横向对比,更深入地介绍各种手机的各种功能的优点和缺陷。通过对网络的浏览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2.4 撰写专题论文,增加学习深度
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布置学生每人写出一篇关于移动通信的专题小论文。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围绕移动通信技术,题目自定,有自己的观点,对移动通信技术的某一方面有较深入或新的见解,小而精,小而全,观点明确,论述清楚,层次分明。为了完成论文撰写,学生主动上网查询资料,去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大量浏览和阅读相关资料,互相交流讨论,全面深入地学习移动通信技术,全班学生均按时完成了专题小论文。因论文的选题范围较宽,给了同学们很大的选择空间,不同兴趣的同学可以有不同的研究方向,更能体现这种教育方式的因材施教。同学们撰写的论文有新意、有特点、有共性、有个性。
2.5 举办移动通信新技术交流报告会
在论文完成后,面向全校师生举办了一次“移动通信新技术”报告会。报告会上学生代表分别从五个不同的侧面报告了移动通信的新技术、新系统、新功能、新业务、新设备以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美好前景。报告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前沿性,展现了他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全校数百名师生到会邻听了同学们的报告,会场上多次响起热烈掌声,对报告内容及形式给予充分肯定。到会的师生一致认为,报告会上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充分说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是成功的,效果是显著的。
3. 《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3.1学生得以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这次移动通信的教学改革中,屏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善了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开始把教科书搬到宿舍的台面上,并越来越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向老师提问、交流。
通过教学改革,同学们对移动通信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这种良好的学习风气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使其他各科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各门课程的及格率由原来的92%提高到99.5%。英语过级率在一段低迷时期后出现了高潮,在移动通信课程开课的学期四六级过级率达到82%,且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特等奖学金。在该学期所获得的奖项是最多的(校红旗团支部称号、校先进班集体称号等)。在几年的大学生活里,该班同学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积极参加各种兴趣班、认证班和各种比赛,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毕业前夕,全班39人,通过四级的34人,其中有5个过了六级。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三人进入全校前10名,代表学校参加省级竞赛,都获得了三等奖。
3.2学生适应力得以加强,考研率和就业率名列前茅
通过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总结出许多学习和实践经验,普遍反映新的教学方式加强了自身的适应能力,对考研、实习和就业等都有很大帮助,他们找工作面试时,用人单位对就业推荐表中移动通信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很看重,为顺利签订就业合同起了很大作用。虽然当年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但本班除过5个考上研究生的同学外,其余34人全部签约,就业率达到100%,其中电信行业31人,接近80%,在当年全校毕业班中考研率和就业率均名列前茅,优势突出,获得当年校级优秀毕业班集体称号。
4. 小结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通过打好理论基础、实地参观考查、网络浏览查询、撰写课程论文、举办学术报告等教学形式,的确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的学习、考研和就业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民,高等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课教学法研究,电子高教研究,1998.4,CN51-1569/C
[2]张建民,《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茂名学院高教研究,2003.1
[3]彭新光等,《数字移动电话机原理与维修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ISBN7-115-08046-1
[4]郭梯云等,《数字移动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3, ISBN7-115-05489-4
[5]本班学生《数字移动通信课程论文》39篇
作者简介:
张建民(1962-)男,陕西澄城,副教授,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和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
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实验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