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师德建设重实效 转变作风上台阶 ——合作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纪实

【作者】  奂文俊

【机构】 甘肃省合作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近年来,极少数教师严重违反师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损害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为切实解决当前出现的师德突出问题,引导教师立德树人,为人师表,不断提升人格修养和学识修养,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那么,如何深入落实意见精神,真正建立起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这成为当前各地教育部门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就合作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师德修养 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 突出问题 优秀教师 人民满意 教师职业道德
【正文】[正文] 教师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合作市教育局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高全市教师队伍素质的着力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培训及宣传教育活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2012年初,合作市委、市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提出问题,造就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贡献。为此,市教育局制定了《合作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方案》,启动了“塑造新时期人民教师新形象工程”,把“十要十不要”作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基本标准严格贯彻执行。
  针对师德师风建设,合作市教育局分期分批地对全市教师进行培训,邀请专业人员讲课,认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利用寒假暑假,对全市教职工进行了全员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集中培训,观看教育部录制的《师德启示录》和全国全省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团录像。“通过培训学习,使全市广大教职工懂得了什么样的教师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合格教师,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风学识上以身作则,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合作市教育局党委书记罗胜利说。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建立健全了《合作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参与的监督体系,对师德问题比较突出的学校进行专项督查,将师德建设作为评估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实施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各学校都要召开学生家长会,以问卷表的形式广泛征求家长们对学校师德师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合作市中学校长马登明介绍,学校组织专人对问卷中家长对学校的意见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然后形成了一份反馈表,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和整改。通过问卷调查活动,校领导对全校的师德师风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针对存在的不足以及家长们提出的意见建议,经过校委会认真讨论研究后,一一做了相应的处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各学校根据师德师风建设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合作市藏族小学聘任了26名学生作为“校长小助手”,协助校长管理学校事务,监督全校师生的日常行为,监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参与优秀教师、优秀班级、“十佳好少年”等的评选;每月参加一次与校长面对面的座谈例会;可以随时到校长室真实反映本班级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向校长反映焦点、热点问题,对学校的发展提出意见建议。
  合作市第二小学全体女教师每人承包一名本校学生中的留守儿童,担当起“临时妈妈”的责任,每天关心、过问这些孩子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情况,让他们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合作市勒秀乡中心小学现有寄宿生429 名,教师39名,宿舍管理员只有1名,为弥补宿舍管理员紧缺的问题,学校给每个宿舍安排1名生活指导老师,这些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每天至少进一次宿舍,从卫生、习惯,生活、品德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并在周末放学时护送学生回家,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家长们普遍称赞学校的做法。
  合作市第一小学全体教师统一行动,每一位教师结对帮扶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时了解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对学习后进者、家庭困难者给予照顾,老师们自费给这些孩子购买书包、校服、学习用品等,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本地学习、生活环境。
  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中心小学规定,每一位教师至少帮扶1名贫困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帮扶5名单亲家庭学生,在学习、生活上给予照顾和帮助。
  合作市卡加曼乡中心小学从2012年起,每名党员教师每年至少捐款200元,非党员教师至少捐款100元,为本校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购买棉衣、棉裤、棉手套等过冬的衣物。
  合作市第三小学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以文明教风带动学风建设,绝不允许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同时严格规范学校补课,严禁有偿家教,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社会、家长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合作市第四小学组织开展了教师“应事应语 忌事忌语”专题交流活动,校领导和教师们积极发言。一致认为,除了父母,教师是学生相处时间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通过交流,让各位老师看到了规范教师言行,净化教师教育语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的重要性,各位老师在撰写的心得体会中纷纷表示将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净化教育语言,不断完善自我,更好的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013年,合作市结合全省开展的“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广泛宣传学习张丽莉、石秋杰等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优良传统,在全市树立教书育人的身边楷模,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品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形象,典型引路,榜样带动,推进全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激励广大教师自觉加强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表率。当年教师节期间,合作市委、市政府对评选出来的48名“师德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今年4月,合作市教育局结合当前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教育系统进行了以教师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知识考试,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合作市教育局局长赵志刚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我们要进一步查找薄弱环节,找问题,想出策,抓落实,扎实开展工作,力争在全市教育系统形成比敬业、比奉献、比育人的行风正气,促进师德师风不断转变,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学生全面发展服务,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简介] 奂文俊,男,1963年5月出生,1982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甘南师范学校,1988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大,现供职于合作市教育局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民族地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浅议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途径”等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并多次获奖。通讯地址:甘肃省合作市当周街8号(市政府统办楼五楼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