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对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几点思考
【作者】 秦桂花
【机构】 甘肃省山丹县南关学校
【摘要】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一场旨在提高学生体质声势浩大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然而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 问题 思考
【正文】2006年12月23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一场旨在提高学生体质的声势浩大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遗憾地看到:一些地方一些学校慢慢淡化了“阳光体育”的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正在悄然消退。笔者在本县中小学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0%的学生表示每天有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运动时间,还有11%的同学表示根本没时间或没兴趣参加体育锻炼。其主要原因在实施“阳光体育”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一、“阳光体育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成绩,挤走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仍是作为学校办学和考核的主要目标。“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启动初期,各级各类学校确实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实施计划、开展了一些具体性的实践活动,但是随着检查团的离去和验收的结束,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也随之流于形式。致使方案不能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被束之高阁。一场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工作中渐行渐远。
(二)、体育课得不到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得不到延续开展。
多数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被有意无意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中学生体育课被占用的比例超过25%,体育课程成了学校教育的边缘学科。还有些学校课表上体育课排的足量,实际上体育课的次数少于课表上的次数;课外活动时间不足,即便有也只是挂在课程表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比率越来越少。
(三)、评价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据调查,各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而地位收入却较其他学科教师低。在评优、晋级、绩效、职称评聘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还把体育教师称为是“教学辅助人员”,不视为一线教师。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教学、训练效果和参与活动的热情。自然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开展也就被淡化了。
(四)、学校体育师资短缺、场地紧张、器材不足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据调查,许多地方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农村严重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时常成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自由课。体育课缺乏文化性、娱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课堂上的互动性、多元性、自主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就更谈不上了。从体育场地建设来看,城填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严重不足。就我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而言,生均活动场地不足一平方米,不论是大课间操还是课外活动全校的师生都不能同步活动,只能是在不同时间分时段活动。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短缺。无器材很难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学生除了追逐还是追逐。师资力量的不足、场地器材设施的短缺,严重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进展。
(五)、过度的安全防范也给“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学校都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甚至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不允许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打闹。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体育教师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自然取消一些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这样以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的宗旨就无法实现。
二、学校如何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评价机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实施者。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肩负起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历史重任。而学校体育既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领导要一事同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在量化考核、绩效、评优、称职评聘等方面都应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帮助体育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心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效果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设施。
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已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此要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一些带有趣味性的体育器械来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还要逐步改善体育场地狭小的状况。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园资源,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建设与和改进体育活动场地,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三)、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多种体育兴趣小组或社团,发挥体育教师、体育骨干、学生会、兴趣小组、社团等的组织功能,逐步形成依以点带面、多头发展的学生体育组织网络结构, 增强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确保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每天只少锻炼1小时,使“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地开展起来。
(四)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机构和监督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长抓不懈。如果没有长期的、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负责人和实施者,从组织上、体制上、人员上和财力上提供保障,是无法实施下去的。教育主管部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执行者,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管理的长效机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考核范畴。对各校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监督。必要时建立评比奖惩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合格学校或个人给予一票否决制。其次,学校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者,所以学校领导要正确看待,实事求是地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主导作用,发挥体育兴趣小组和社团的引领作用,结合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高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拍卖育运动的决定;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3]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
[4]陈仁蒙.《“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编号:GS〔2013〕GHB1317
收件人姓名:尚文善
收件地址:甘肃省民乐县城下阳光小区6—1—401
邮编:734500
电话:15594071342
一、“阳光体育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考试成绩,挤走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仍是作为学校办学和考核的主要目标。“阳光体育运动”工程启动初期,各级各类学校确实制定了一些相应的实施计划、开展了一些具体性的实践活动,但是随着检查团的离去和验收的结束,这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也随之流于形式。致使方案不能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计划被束之高阁。一场轰轰烈烈的“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工作中渐行渐远。
(二)、体育课得不到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得不到延续开展。
多数学校,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课被有意无意侵占的现象时有发生。据调查,中学生体育课被占用的比例超过25%,体育课程成了学校教育的边缘学科。还有些学校课表上体育课排的足量,实际上体育课的次数少于课表上的次数;课外活动时间不足,即便有也只是挂在课程表上以应付上级的检查。能够真正保质保量开展课外活动的学校比率越来越少。
(三)、评价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据调查,各学校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体育教师工作量大、工作环境艰苦,而地位收入却较其他学科教师低。在评优、晋级、绩效、职称评聘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甚至有些学校领导还把体育教师称为是“教学辅助人员”,不视为一线教师。严重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了教学、训练效果和参与活动的热情。自然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开展也就被淡化了。
(四)、学校体育师资短缺、场地紧张、器材不足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
据调查,许多地方学校体育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农村严重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课时常成了孩子们追逐打闹的自由课。体育课缺乏文化性、娱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课堂上的互动性、多元性、自主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就更谈不上了。从体育场地建设来看,城填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严重不足。就我校的体育活动场地而言,生均活动场地不足一平方米,不论是大课间操还是课外活动全校的师生都不能同步活动,只能是在不同时间分时段活动。学校体育器材设施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学校都不同程度地短缺。无器材很难调动学生的锻炼热情,学生除了追逐还是追逐。师资力量的不足、场地器材设施的短缺,严重制约了“阳光体育运动”工程的进展。
(五)、过度的安全防范也给“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为了尽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有的学校都不敢开展激烈对抗的运动项目,甚至把学生“圈养”在教室里,不允许学生在操场上奔跑打闹。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到人,体育教师害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自然取消一些对抗性强的体育项目。这样以来培养学生健康体魄、顽强意志的宗旨就无法实现。
二、学校如何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理念,改变评价机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祖国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实施者。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肩负起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的历史重任。而学校体育既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手段,又是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领导要一事同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在量化考核、绩效、评优、称职评聘等方面都应和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帮助体育教师消除职业倦怠心理,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效果和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体育设施。
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已达不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此要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购置一些带有趣味性的体育器械来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学校还要逐步改善体育场地狭小的状况。合理、充分地利用校园资源,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建设与和改进体育活动场地,最大限度地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
(三)、组建各种兴趣小组或社团。
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多种体育兴趣小组或社团,发挥体育教师、体育骨干、学生会、兴趣小组、社团等的组织功能,逐步形成依以点带面、多头发展的学生体育组织网络结构, 增强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确保学生每人至少参加一项体育活动,每天只少锻炼1小时,使“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地开展起来。
(四)完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机构和监督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长抓不懈。如果没有长期的、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及具体的负责人和实施者,从组织上、体制上、人员上和财力上提供保障,是无法实施下去的。教育主管部门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执行者,要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管理的长效机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管理的考核范畴。对各校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进行监督。必要时建立评比奖惩制度,对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对不合格学校或个人给予一票否决制。其次,学校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者,所以学校领导要正确看待,实事求是地把“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以唤起全社会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广泛关注,吸引家庭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是提高学生健康体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主导作用,发挥体育兴趣小组和社团的引领作用,结合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我国“阳光体育运动”深入、持久、高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拍卖育运动的决定;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
[3]教育部官员解读“阳光体育运动”
[4]陈仁蒙.《“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编号:GS〔2013〕GHB1317
收件人姓名:尚文善
收件地址:甘肃省民乐县城下阳光小区6—1—401
邮编:734500
电话:1559407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