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生人际交往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 戴丽霞
【机构】 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 甘肃 平凉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市中职生人际交往的整体状况及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关键词】中职生;人际交往;调查分析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交换意见,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目的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相互作用的过程。【1】卡耐基发现一个人事业的成功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15%取决于专业知识。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从相关数据调查结果来看,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很不理想,中国心理学会对6省、市的3000多名中职生的心理调查显示,人际沟通不良,关系敏感的同学达到31%。【2】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性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在毕业后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如何很好的融入到社会,更好的和周围的人交往等一系列问题都困扰着他们。因此,我们对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进行了研究,力求了解中职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帮助中职生走出人际交往的困惑。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从我市两所职业学校的一、二、三年级中职生中随机抽取了500名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女生281人,占56.2%,男生219人,占43.8%。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85份,剔除不完整问卷19份,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为93.2%。调查对象构成情况如表1
表1 调查对象构成情况
年级
|
性别 |
总计(人)
|
|
男生(人) |
女生(人) |
||
一年级 |
88 |
80 |
168 |
二年级 |
73 |
92 |
165 |
三年级 |
58 |
109 |
167 |
总计(人) |
219 |
281 |
500 |
1.2调查方法
根据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的实际了解,编制了《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问卷》,问卷涉及亲子交往、师生交往、同伴交往、异性交往等四个方面的的内容。采用封闭式问卷调查,样本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进行了抽样调查。
2 人际交往整体状况分析
表2 人际交往整体状况
所在 年级 |
性 别 |
交往良好 |
交往一般 |
交往不良 |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人数 |
百分比 |
||
一年级 |
男生 |
34 |
20.23% |
40 |
28.57% |
14 |
8.33% |
女生 |
27 |
16.07% |
30 |
19.64% |
23 |
15.48% |
|
二年级 |
男生 |
27 |
16.36% |
24 |
14.55% |
22 |
13.33% |
女生 |
35 |
21.21% |
42 |
24.45% |
15 |
9.06% |
|
三年级 |
男生 |
27 |
16.17% |
23 |
13.77% |
8 |
4.79% |
女生 |
54 |
32.33% |
37 |
22.95% |
18 |
10.78% |
|
总计 |
500 |
204 |
40.80% |
196 |
39.20% |
100 |
20% |
调查数据表明(表2):有20%的中职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严重的困惑,只有40.80%的中职生交往较好。同时可以看出,刚进校的一年级中职生由于环境的改变,第一次离家独立的生活等原因,交往显得较困难,尤其是女生交往不良的占到了15.48%,交往一般的男生高达28.57%。为此,我们对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分析
3中职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分析
3.1亲子交往中代沟较深
(问题①你与父母的关系如何)
表3 中职生与父母关系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很好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人数(人) |
55 |
242 |
146 |
57 |
百分比(%) |
11% |
48.4% |
29.2% |
11.4% |
亲子交往是人们生活中形成的第一个人际交往,这种人际关系对人的影响很大,对其它的交往产生促进和迁移作用。但调查结果表明(表3):中职生亲子交往状况不是很乐观,29.2%的中职生与父母关系一般,11.4%的中职生和父母关系显得较差。
(问题②你与父母的沟通如何)
表4 中职生与父母的沟通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非常容易 |
比较容易 |
有困难 |
非常困难 |
人数(人) |
87 |
198 |
169 |
46 |
百分比(%) |
17.4% |
39.6% |
33.8% |
9.20% |
家庭是人们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以后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力的,有研究表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一般都拥有健康的个性和人际交往。在对中职生和父母沟通情况的调查表明(表4)33.8%的中职生和父母沟通有一定的困难,9.20%的中职生和父母沟通非常困难。这表明亲子交往隔阂严重,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较深的代沟,她们之间无法和谐的进行沟通。
3.2师生关系缺乏信任
(问题:你与老师的关系如何)
表5 中职生与老师的关系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很好的 朋友 |
理解接受 老师 |
除上课外 再不接触 |
对立 关系 |
人数(人) |
54 |
174 |
227 |
45 |
百分比(%) |
10.8% |
34.8% |
45.4% |
9% |
“亲其师则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础,更是搞好育人工作的重要条件。但从调查结果(表5)来看:中职生与师生的关系仅有10.80%是朋友关系,45.4%的中职生除了和老师有课堂的接触之外再没有任何的接触,情感比较淡薄。更有9%的中职生和老师是对立的关系。这种不良的师生关系,使得部分中职生对老师产生了疏远和压抑感。
3.3同伴交往存在偏差
(问题①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表6 中职生交往的主要对象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同班同学 |
父母 |
学校老师 |
没有朋友 |
人数(人) |
230 |
101 |
46 |
61 |
百分比(%) |
46% |
20.2% |
9.2% |
12.2% |
从调查结果看(表6):46%的中职生是和同班同学交往的。因为中职生大部分是寄宿学生,学习生活一直在一起,而且都是同龄人,彼此之间有更多的话题,可以相互倾诉,相互帮助。因此和同班同学交往是主要的交往。但也有12.2%的中职生没有朋友,经常独处,反映出这部分学生的不合群。
(问题②你于同学交往的目的是)
表7 中职生交友的目的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多个朋友 多条路 |
交流感情 得到安慰 |
学习上互帮 同进 |
说不清 |
人数(人) |
99 |
235 |
118 |
48 |
百分比(%) |
19.80% |
47% |
23.60% |
9.6% |
从调查结果(表7)来看;中职生交友的动机一般都很单纯,47%是以交流情感,获得友情为目的的,还有23.60%是为学习上有帮助能互相进步。但也有9.6%的学生说不清交友的目的。
(问题③你与异性交往时的表现)
表8 中职生与异性交往调查
学生选择情况 |
自然,顺畅 |
不够自然 |
比较窘迫 |
显得兴奋 |
人数(人) |
226 |
112 |
54 |
107 |
百分比(%) |
45.20% |
22.4% |
10.8% |
21.4% |
随着性意识的觉醒,中职生已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开始进入异性向往期,渴望喜欢和异性交往。健康的异性交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表明(表8):中职生在异性交往方面大部分都感到自然,顺畅,占到了45.20%,有21.40%的学生在与异性时表示兴奋,喜欢表现自己。但同时有22.40%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显得过于注重自己的形象及言语,害怕被人小瞧,从而出现了交往不够自然,10.8%的学生交往时感到窘迫。
4.结论与建议
4.1学校要对中职生的交往教育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就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是直接进入到社会的,因此在学校时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能很快的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更好的适应社会,拥有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作为学校要从思想上形成共识,担起责任,把交往教育看成是一种教育理念,看成是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一项重要内容。抓住一切机会,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它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多边,多层次,多维度的信息互动的特殊交往过程。【3】在这个过程,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更是和学生之间交流彼此感情,价值观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前“你听我讲”的模式,营造交往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推行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的与老师和学生交流意见,表达思想。构建师生之间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
同时,教师要主动的和学生交往,为学生树立主动交往的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课后和学生聊天,交流,了解他们的爱好,理想……这对远离家庭的中职生来说是很好的感情关怀,很容易让学生亲近老师,学会主动交往。
4.3引导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4]对中职生进行交往教育时引导他们学会自我交往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个途径。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认识交往,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会和各类人交往,学会主动的交往。
4.4学校多渠道的创造,为学生提供交往平台
任何教育都要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交往教育更应如此。中职生通过自我教育掌握了一定的交往理论知识后,必须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交往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有关课程,也可以通过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心理知识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训练。此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通过演讲、郊游、辩论会等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活动提供良好的契机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林传鼎等 《心理学大辞典 》[M] 江西 江西科学出版社 1986. 173
2. 朱晋超 《对中职生人际交往状况的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0. (7)
3. 马云鹏 《课堂教学中学生交往能力的朋友》[J] 现代教育科学 1996 .(4)
4. 苏霍姆林斯基 《帕夫雷什中学》 [M] 北京 教育出版社 1983 .39
作者简介:戴丽霞(1979——)女,大学本科,讲师,主要从事园艺教学与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