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创设教学情境 构建绿色课堂

【作者】 包 桃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构建绿色课堂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有效率的,有生命力的”而且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本色课堂”。“情境教学——情景教育”是对构建绿色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探索。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操作情境、动画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可持续激发,可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中,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
  关键词:情境;和谐;有效;有生命力
  “绿色”原本就是天然的颜色,它象征着希望,象征着生命,是一种充满真善美而摒弃假恶丑的教育,一种讲求实效且教书育人的教育,一种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快乐学习的教育!构建绿色课堂就是构建一种“和谐的有效率的有生命力的”而且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本色课堂”。
  原国家教委督学柳斌曾说过:“情境教育的好处是把教材教活了,把孩子们教活了,把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因此,“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是对构建绿色课堂的一种有效的探索。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构建理想的数学课堂呢?
  一、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乐于学习
  陈鹤琴老先生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假如在读书的时代,我们也能化读书的活动为游戏,那么读书不是会变得更有趣,更快乐,更有进步了吗?”就低年级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教师在《快乐的童年》一课中,就设计了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环节,让小朋友特别感兴趣。具体的游戏过程是这样的:课前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是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纸剪的,每一个小动物身上都写了一则数字谜语。上课的时候,教师首先提问:“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小朋友高兴地回答说:“喜欢。”于是教师让小朋友一起看黑板上的小动物,说:“这些小动物每人给大家出了一则谜语,你们谁猜中了就把小动物送给谁。”小朋友一听,高兴极了,争先恐后地举手说要来猜,教师让小朋友分成学习小组来猜,每一小组猜一则谜语,结果小朋友几乎都猜出了谜语所代表的数字,教师就把小动物奖给了他们,看到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拿着漂亮的小动物互相炫耀的样子,教师的心里真是由衷的喜悦。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牢牢把握住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点,设计出了他们喜爱的猜谜语游戏,并且把他们刚学过的数字和谜语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既巩固了数字的特点,复习了相关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活跃了气氛,调动了小朋友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学习。
  “一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生动、有趣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例如:“凑10”的认识课中,设置情境:“妈妈出差带回10粒糖,要小明分给自己和小明的表弟吃,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分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说:“每人各5粒,因为这样公平。”有的说:“给弟弟6粒,自己4粒,因为弟弟年龄比我小。”有的说:“我3粒,弟弟4粒,还剩3粒留给妈妈,因为妈妈很辛苦。”……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在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而且课堂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又例如,特级教师黄爱华上“百分数”一课,他带来两瓶啤酒,一瓶珠江啤酒,一瓶泸州老窖,设问:“喝哪一种酒容易醉?为什么?”来源于生活现实,熟悉的情景,马上让学生进入学习的状态。这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来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过程中,而且能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单调枯燥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三、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学习。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起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起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总之,教师精心设计的新奇蕴疑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在探究的乐趣中学习动机得到可持续激发,可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学习、探索知识中,可使学生在美的情境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我们的课堂才能“有效率、有生命力、有可发展性”,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成为真正的“绿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