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和谐课堂 快乐英语
【作者】 张大春 杜秀美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徐福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已成为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浓厚的英语氛围,良好的学习习惯,活泼开放的课堂,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
和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社会和谐则安,国家和谐则强,校园和谐则美好,课堂和谐则高效。在减负高质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已成为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一、和谐课堂呼唤融洽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1、阳光型教师成为创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学生对一个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学生喜欢你这个人,“爱屋及乌”,就喜欢听你的课,通常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构建和谐的课堂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纯正流利的口语,而且还要有年轻阳光的心态。陈如平专家说:“教师不应是园丁(剪枝修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喜欢亲近活泼开朗的教师,一脸“师道尊严”的教师只能让孩子们敬而远之。教师不是神,难免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教师应该以豁达的心胸,大而化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教师都无权将自己的不快情绪带进教室,影响学生。教师的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积极的,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我每次进教室都要照一下镜子,不仅整理仪容,也调整一下自己的表情,带着微笑进教室。每当我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喊:“Class begins.”的时候,学生扬起他们那热切而快活笑脸,我的心也跟着快乐起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学生阳光的教师,自己心中也必定充满阳光。久而久之,教师就和学生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2、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和谐课堂的催化剂。
英美人是比较崇尚幽默的。幽默也是一个优秀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教师授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喜欢在课堂上以一个幽默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或者以一段小幽默导入主题,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泼起来,而且能使学生在开怀大笑后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有一次,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太好,(因为练了一上午军乐,很累)有的孩子昏昏欲睡。我给他们讲了一个“I'm sorry five.”的小幽默,同时伴以夸张的表情,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困倦不翼而飞。我趁机导入新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时,适当的幽默还可以缓解气氛。记得有一节课做小记者采访活动,一个男孩突然把话筒伸到我面前,问;“How old are you?”我当时不想回答,就神秘地说:“It’s a secret.”然后告诉他们,在西方随便问女士的年龄是不礼貌的。孩子坚持说;“但这是在中国。”我灵机一动,压低声音对那个孩子说:“你能保守秘密吗?”他连忙说:“Yes!”然后我就微笑着说:“Me too。”一些听懂了的孩子不禁大笑起来。那个可爱的男孩先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起来。课堂活动愉快地继续进行下去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和谐课堂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课堂教学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接手新的班级时,第一节课都不上新课,用来讲课堂要求和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比如说应该怎样问好,怎样坐,怎样听,怎样读,怎样书写,怎样回答问题,小组活动时要怎样保持秩序,以及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等等。同时公布一些自己设计的奖励和表彰措施,由小组长负责统计,课代表和班长监督并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序的课堂是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英语课的活动多,如果没有适当的约束,很容易造成混乱无序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再亡羊补牢,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也容易恶化师生关系,而且效果也不理想。
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小学生爱模仿,但缺乏自控能力,不会专心听。经常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结果不仅自己发音不准,还影响了其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后再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学生小,容易走神,教师要擅长用各种方式提问。如问一生:What’s your favourite toy?他回答之后,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What’s his favourite toy?也可用请学生为发言者纠错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当然,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也会有反复,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训练。大约两个月左右,教师会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省力,师生配合越来越默契,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了。
三、精心设计,让英语课堂和谐高效。
1、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27页)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我是这样做的。开学伊始,就给每个学生都取一个英文名字,平时以英文名相称呼;师生间在交往时,互叫英文名或叫先生/女士等。要求学生见到教师打招呼用英语,进办公室要说“May I come in ?”。发动学生在教室内的所有物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名人名言、课程表等用英汉两种语言标出;后黑板开辟一块英语园地,定期更换内容。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每天中午播放英文歌曲。课堂上教师尽可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师生问答以及角色表演等。总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学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英语,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并在不自觉中学会使用英语。
2、创设开放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
和谐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如:教颜色时,我设计了一次试验。用几个烧杯,倒上五种颜色的颜料水,让学生指读,熟练后请几位同学依次上来调色,并以说说新调的颜色作为拓展;在教身体部位时,则采取TPR教学法,并用传统的打鼻子眼的游戏进行了巩固练习;教动物时,我采取了边画简笔画边说动物的方式进行新语言的学习;教How old are you?一课时,我采用一首《两只老虎》曲调的歌重新填词,帮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课文的全部内容;而教This is the River Thames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英伦风光,同时让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名称和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
3、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应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教完新知识后,我经常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模拟交际、即兴表演。如“问路”、“拾物招领”、“生日 Party ”、“商店购物”、“过十字路口”等,并用上形象的道具,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缩短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避免脱离情境的枯燥无味的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用英语交际的成功喜悦,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入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保持情感、认知和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才能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最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育指南》——《西万资产阶级教育论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2、布鲁姆《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和谐是这个时代的主题。社会和谐则安,国家和谐则强,校园和谐则美好,课堂和谐则高效。在减负高质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已成为从学科教学的角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
一、和谐课堂呼唤融洽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1、阳光型教师成为创建和谐课堂的前提。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学生对一个教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教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学生喜欢你这个人,“爱屋及乌”,就喜欢听你的课,通常学习效果也会更好。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构建和谐的课堂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英语知识,纯正流利的口语,而且还要有年轻阳光的心态。陈如平专家说:“教师不应是园丁(剪枝修叶、扼杀个性)、不是春蚕(作茧自缚)、不是蜡烛(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教师应该是‘阳光’,要先让自己的心年轻起来,快乐起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带着微笑和童心告诉学生: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学生喜欢亲近活泼开朗的教师,一脸“师道尊严”的教师只能让孩子们敬而远之。教师不是神,难免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教师应该以豁达的心胸,大而化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教师都无权将自己的不快情绪带进教室,影响学生。教师的情绪是良好的,情感是积极的,课堂气氛就容易和谐,师生关系就容易融洽。我每次进教室都要照一下镜子,不仅整理仪容,也调整一下自己的表情,带着微笑进教室。每当我以充满激情的语调喊:“Class begins.”的时候,学生扬起他们那热切而快活笑脸,我的心也跟着快乐起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给学生阳光的教师,自己心中也必定充满阳光。久而久之,教师就和学生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就应运而生了。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学生的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创造力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2、幽默风趣的语言是和谐课堂的催化剂。
英美人是比较崇尚幽默的。幽默也是一个优秀英语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教师授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我喜欢在课堂上以一个幽默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或者以一段小幽默导入主题,不仅能使课堂气氛活泼起来,而且能使学生在开怀大笑后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有一次,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状态不太好,(因为练了一上午军乐,很累)有的孩子昏昏欲睡。我给他们讲了一个“I'm sorry five.”的小幽默,同时伴以夸张的表情,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困倦不翼而飞。我趁机导入新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有时,适当的幽默还可以缓解气氛。记得有一节课做小记者采访活动,一个男孩突然把话筒伸到我面前,问;“How old are you?”我当时不想回答,就神秘地说:“It’s a secret.”然后告诉他们,在西方随便问女士的年龄是不礼貌的。孩子坚持说;“但这是在中国。”我灵机一动,压低声音对那个孩子说:“你能保守秘密吗?”他连忙说:“Yes!”然后我就微笑着说:“Me too。”一些听懂了的孩子不禁大笑起来。那个可爱的男孩先愣了一下,然后也笑了起来。课堂活动愉快地继续进行下去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和谐课堂的保障。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只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课堂教学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接手新的班级时,第一节课都不上新课,用来讲课堂要求和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比如说应该怎样问好,怎样坐,怎样听,怎样读,怎样书写,怎样回答问题,小组活动时要怎样保持秩序,以及怎样进行预习和复习等等。同时公布一些自己设计的奖励和表彰措施,由小组长负责统计,课代表和班长监督并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有序的课堂是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英语课的活动多,如果没有适当的约束,很容易造成混乱无序的结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再亡羊补牢,不仅影响正常的教学,也容易恶化师生关系,而且效果也不理想。
听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重点。小学生爱模仿,但缺乏自控能力,不会专心听。经常一听教师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结果不仅自己发音不准,还影响了其他人听音。因此,在英语起始教学阶段,教师就要训练学生静心听,看教师嘴形,注意观察其大、小、扁、圆及变化情况,做到看明、听清后再模仿。这样,发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句重音、停顿等。学生小,容易走神,教师要擅长用各种方式提问。如问一生:What’s your favourite toy?他回答之后,随即转用第三人称问其他学生:What’s his favourite toy?也可用请学生为发言者纠错等方法,引导学生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当然,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也会有反复,要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训练。大约两个月左右,教师会惊喜地发现,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省力,师生配合越来越默契,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了。
三、精心设计,让英语课堂和谐高效。
1、营造英语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下转第19页)
(上接第27页)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我是这样做的。开学伊始,就给每个学生都取一个英文名字,平时以英文名相称呼;师生间在交往时,互叫英文名或叫先生/女士等。要求学生见到教师打招呼用英语,进办公室要说“May I come in ?”。发动学生在教室内的所有物品上,都贴上英文标签;名人名言、课程表等用英汉两种语言标出;后黑板开辟一块英语园地,定期更换内容。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每天中午播放英文歌曲。课堂上教师尽可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师生问答以及角色表演等。总之,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使学生眼之所见、耳之所闻都是英语,体验学习英语的意义,并在不自觉中学会使用英语。
2、创设开放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
和谐课堂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动作、语言和音乐等手段进行课堂教学。如:教颜色时,我设计了一次试验。用几个烧杯,倒上五种颜色的颜料水,让学生指读,熟练后请几位同学依次上来调色,并以说说新调的颜色作为拓展;在教身体部位时,则采取TPR教学法,并用传统的打鼻子眼的游戏进行了巩固练习;教动物时,我采取了边画简笔画边说动物的方式进行新语言的学习;教How old are you?一课时,我采用一首《两只老虎》曲调的歌重新填词,帮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课文的全部内容;而教This is the River Thames时,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优美的英伦风光,同时让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名称和特点有了深刻的印象。
3、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应设计与学生实际生活相仿的活动,以撞击出学生灵感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自主、合作、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活中学,在学中用。教完新知识后,我经常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运用新旧知识进行模拟交际、即兴表演。如“问路”、“拾物招领”、“生日 Party ”、“商店购物”、“过十字路口”等,并用上形象的道具,通过这些贴近生活的活动,缩短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避免脱离情境的枯燥无味的学习,让学生学以致用,体验用英语交际的成功喜悦,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入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 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保持情感、认知和发展等方面的和谐,才能构建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最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育指南》——《西万资产阶级教育论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
2、布鲁姆《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