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活跃气氛 激趣乐学——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新课改理念实践的探索

【作者】 刘树文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富路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是一名从事农村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使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使我逐步认识到新课程理念的数学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而是学生生活的一门“学问”,数学不再是学生额外的被迫学习的负担,而是帮助学生生活的一根“拐杖”,进而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追求、一种爱好。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小学生认识和掌握知识的规律,以及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我在学习后在工作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这几年来在数学学科教学中的一点做法与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趣乐学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适当的悬念,创设思维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
  小朋友们,在数学学习中,观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上课教室里有什么变化?今天有领导和老师听课。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提议对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掌声响起)你们真是个热情有礼貌的小主人。我边说边走到张新同学跟前说:“刚才你拍了几下,能再拍一遍吗?”“我刚才拍了5下。”“张新拍了5下,老师拍的是张新的2倍。你知道老师拍了几下吗?”
  “我知道老师拍了10下,我是这样想的,张新拍了5下,老师拍的下数是张新的2倍,老师拍了2个5下,用算式2x5或5X2或5+5可以计算出来。”“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老师拍的下数是张新拍的几倍?”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探究,也可以借助学具朋友来帮忙。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经过学生充分的交流得出多种算法:1、想10里面有5个2,所以10是5的2倍。2、因为10可以分成5和5,所以10是5的2倍。3、用除法算式。4、口诀法:二五一十,所以10是5的2倍。5、摆小棒。我这样创设情境是给学生提供开放创造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信心,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情境下去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探究教法,激趣乐学
  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的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情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的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讨论,大胆发表不同的看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动手实践,激趣乐学
学习本身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获得知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的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
  例如:我在教《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大胆地猜一猜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各抒己见。我紧接地提出问题,“大家猜得对不对?想不想自己亲自动手验证一下?”然后我组织学生分组验证,请小组内的同学先商量打算怎样验证所提出来的猜想,在利用手中学具和平行四边形进行验证。接着先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结论,再说一说是怎样验证,最后全班交流。这样就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在这个环节采用的就是“大胆猜想——组内验证——全班交流”的手法,为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动脑想问题、动手验证问题、动口说明问题,使学生个体的手、口、脑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师生、生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化“静”的知识接受为“动”的知识建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验证数学和经历数学的形成过程,便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达到激趣乐学。
四、开展竞赛,激趣乐学
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比赛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以面向大多数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恰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比赛活动,用竞争来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教二年级《找规律》这节内容时,我共设计了四个竞赛活动。在导入环节我设计了比记忆力的竞赛。过程是这样的:同学们今天老师想在我班开展一次小小的竞赛,比一比我班小朋友谁的记忆力最好,你们愿意参加吗?这时我就出示一幅排列有规律的图画,给孩子5秒钟的时间,看谁记得又快又准。孩子们兴趣盎然。第二个竞赛活动在探究新知这个环节比眼力。我出示一幅排列比较复杂的图画,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同桌交流,看谁先发现这幅图中的秘密。因为这幅图的排列规律稍微复杂,学生一眼很难看出来,我通过让学生比眼力的活动引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第三个竞赛活动是:比画画的能力这个活动设计在巩固新知这个环节中,我给学生出示了五组图形,其中每组图形是由四种水果按顺时针旋转变化排列的,我拿掉第四幅图,让学生根据其它四幅图的排列规律动手画出第四幅图中四种水果的位置。学生兴高采烈的又排又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我们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的积极,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