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中学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 周虹志

【机构】 四川省屏山县新市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不知不觉中,课程改革就走到了2014年,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身边发生了许多令人欣慰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高效课堂”这个主题成为当下一线教育工作者见面所探讨的最多的话题。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下面仅就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谈几点个人肤浅的认识:
  一、认识“高效课堂”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通过前阶段课改的实践与反思,我认为,课堂高效应重视以下三个要素,即:教师、学生、时间。
  二、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1.师生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准备的课堂是随意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精心备课。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每节课前有一个充足的课前预习,这样使师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有需要、有释放,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生动的历史课堂
  历史的借鉴、历史的智慧,不是无意识可以得到的,需要对历史的感悟、理解和反思。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应是反思历史寻求借鉴的过程。历史的经验只有与学生的认识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智慧。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课本上明确写出一些重大事件给予人们的“经验教训”,学生则往往对此无动于衷。因此,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直接制约着历史教学社会功能的发挥。生动的历史课堂就显得极为重要。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如在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时,先让五名学生表演历史剧,再现历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又出示过图示说明: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把权力集中到自己的手里,这就形成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从而使枯燥的概念变得直观、形象、生动,便于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离我们现在的年代过于久远,学生不易记住,但我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插入一个小故事,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讲“吴越争霸”时,结合“卧薪尝胆”的故事,教育学生只要发愤图强,吃苦耐劳,就一定能够成功。又如学习“商鞅变法”时让学生讲述“立木为信”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教育了学生。
  例如讲到“商纣王”时,我会介绍说:“商纣王创制的‘炮烙之刑’是一种酷刑,他先叫人将铜柱子放在熊熊燃烧的炭火上,等铜柱烧得通红通红时,就强迫‘犯人’在铜柱上行走,‘犯人’刚踏在铜柱上,只听到‘哧’的一声,‘犯人’的脚板立即冒起缕缕青烟,‘犯人’摇晃两下,站立不住,就‘扑通’一声掉到炭火中被活活地烧死了。”这样,学生仿佛“亲眼看到了”和“亲耳听到了”,产生一种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了对商纣王残暴统治的认识。 
  3.张扬个性的激励机制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从课堂上的口头表扬到作业中的批语,从课堂活动中的鼓励到考试后的评价,处处都有激励的影子。我们不但要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尤其要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适当的激励可以使学生"有所为,敢所为,正确对待自己的所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无形中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
  事实证明,一个有个性、有激情的教师更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进而促进教学相长。正所谓:三尺小讲台,人生大舞台;我的地盘我做主,尽情演绎精彩人生。
  4.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教学的双方都要对教学过程熟悉,准确地进行定位,明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这样教学过程才会相得益彰。要达到上述结果就必须加强师生交流,教师要因材施教,精心组织教学。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活泼的、互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还有着情感的交流。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通过倾听,使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受理解,使他在肯定自己价值的同时,也培养了表达的勇气。其次,合理运用肢体语言,用眼神、手势、面部表情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暗示。另外,对学生的活动及时进行恰当的反馈与赞扬。反馈和赞扬具有情景性、具体性和可信性,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使学生得到激励的同时,也能够反思自己行为的恰当与否。
  总之,高效的历史课堂的构建要充分依靠以上要素:即,关注教师、学生、教学时间这三个核心因素,依托师生充分的课前准备,借助生动的历史课堂,辅之张扬个性的激励机制和和谐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