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初中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初探
【作者】 李文峰
【机构】 贵州省遵义县山盆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动机、意志、习惯、焦虑等因素。它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动机的力量。培养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智能的充分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下面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感知现象、形成概念、揭示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催化或制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老师应时刻扮演“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只有教师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真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克服偏爱的不良倾向,对不同的学生应赋予不同的爱,特别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的那些消极应付、畏惧回避、厌倦自卑、意志薄弱、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因素,教师应对症下药,绝不能采取讽刺打击的方法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应当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应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尝试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一种引起疑问、惊奇或矛盾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讲“对流”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用冰块冷冻鲜鱼时,鲜鱼是放在冰块上方好还是下方好?烧水时为什么要求水壶放在火焰上?”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不仅能唤起他们对有关感性认知的回忆,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渗透人文精神。
课本中设立了“科学世界”栏目,大多选取生活中运用的物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SIS”中,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成果。例如:对“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介绍,能让学生了解到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磁浮列车”的运行,人们盼望已久的“疾驶如飞”的日子到来了。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社会、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还有“微波炉”“激光的应用”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将科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社会的愿望。“光的散射与雾灯”中雾灯的颜色为什么选用黄灯;“眼镜的度数”中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不烫手的开水”等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物理学的道理,产生将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中,介绍了全世界人民一个普遍关心的废旧电池处理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成份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认识不多,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就会身先士卒,妥善处理废旧电池,并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四、开展实验教学。
搞好每一实验,让学生在直观中获得顾盼真知课堂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先交待清楚,要设置悬念,要实验中必须配以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手势,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压缩空气引入仪实验为例,在做实验前简单交待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提出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再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眼睛睁大的瞬间,迅速一压,一个明亮的火花引起一片惊叹。这时再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分组实验要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分组时,让中差生组成一组,激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尽量多指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例如小论文、小制作、智力竞赛等,这有利于培养技能和创造性,如我们要求学生做弹簧称、天平、电铃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习意志。
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但能够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我用一些科学家克服困难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用他们身上具有的高贵品质、坚强的意志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学习意志的目的。如科学家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精力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为人类创造具大财富.数学家陈景润凭着自己超人的意志,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计算、论证中寻找欢乐,探索真理。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凭靠自己的毅力,在贫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勇于探索、最终登上数学的高峰。
六、采用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立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简谐运动的图像”时,若只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像加以讲解,学生就会觉得很抽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把课件运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结果弹簧振子在各个不同的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学生感受振子运动时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并通过描点法把图像画出来,就得到了一条余弦曲线。通过演示课件,学生亲自体会到振子的运动情况及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使这节课的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复杂变得简单。学生感受到物理教学的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总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能增强他们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想学好物理。能学好物理的心理优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
一、融洽师生关系。
心理学家、教育家都认为:情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感知现象、形成概念、揭示规律的认识过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催化或制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老师应时刻扮演“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只有教师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真挚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主动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和心与心的情感交流。教师要克服偏爱的不良倾向,对不同的学生应赋予不同的爱,特别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应该重视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对他们的那些消极应付、畏惧回避、厌倦自卑、意志薄弱、自暴自弃等不良心理因素,教师应对症下药,绝不能采取讽刺打击的方法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应当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方法,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还应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尝试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创造一种引起疑问、惊奇或矛盾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例如:在讲“对流”这个知识点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用冰块冷冻鲜鱼时,鲜鱼是放在冰块上方好还是下方好?烧水时为什么要求水壶放在火焰上?”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事例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不仅能唤起他们对有关感性认知的回忆,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渗透人文精神。
课本中设立了“科学世界”栏目,大多选取生活中运用的物理知识作为主要内容,“SIS”中,介绍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展示科学发展的成果。例如:对“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介绍,能让学生了解到这两项技术应用于实际,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磁浮列车”的运行,人们盼望已久的“疾驶如飞”的日子到来了。这些都能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对社会、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还有“微波炉”“激光的应用”都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将科学应用于实际,应用于社会的愿望。“光的散射与雾灯”中雾灯的颜色为什么选用黄灯;“眼镜的度数”中眼镜的度数是怎么来的;“不烫手的开水”等内容,都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物理学的道理,产生将科学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在防止“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中,介绍了全世界人民一个普遍关心的废旧电池处理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成份及其对人类的危害认识不多,学了这部分内容后,就会身先士卒,妥善处理废旧电池,并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为人类做更多的贡献。
四、开展实验教学。
搞好每一实验,让学生在直观中获得顾盼真知课堂演示实验要目的明确,先交待清楚,要设置悬念,要实验中必须配以主动的讲解,形象的手势,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以压缩空气引入仪实验为例,在做实验前简单交待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提出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再以惊人的语调引起学生注意,在学生眼睛睁大的瞬间,迅速一压,一个明亮的火花引起一片惊叹。这时再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学生分组实验要注意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尊重科学,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分组时,让中差生组成一组,激励他们独立完成实验,尽量多指导他们,使他们逐步提高动手能力,注意在实验中培养操作的规范性,同时要多组织一些课外兴趣活动,例如小论文、小制作、智力竞赛等,这有利于培养技能和创造性,如我们要求学生做弹簧称、天平、电铃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培养学习意志。
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帮助学生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不但能够造就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学中,我用一些科学家克服困难为人类科学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用他们身上具有的高贵品质、坚强的意志来教育学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坚强学习意志的目的。如科学家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精力献给人类的科学事业,为人类创造具大财富.数学家陈景润凭着自己超人的意志,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几十年如一日,在枯燥的计算、论证中寻找欢乐,探索真理。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凭靠自己的毅力,在贫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勇于探索、最终登上数学的高峰。
六、采用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立体教学,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简谐运动的图像”时,若只是在黑板上画出图像加以讲解,学生就会觉得很抽象。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把课件运用多媒体显示在屏幕上,结果弹簧振子在各个不同的时刻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学生感受振子运动时在各个不同时刻的位置,并通过描点法把图像画出来,就得到了一条余弦曲线。通过演示课件,学生亲自体会到振子的运动情况及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使这节课的问题由抽象变得具体,由复杂变得简单。学生感受到物理教学的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总之,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能增强他们的内在动力,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想学好物理。能学好物理的心理优势,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通过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能促进其智力因素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