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耐心等待“花”开——浅谈后进生转化

【作者】 马 丽 徐 怡

【机构】 山东省龙口市徐福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转化后进生就像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和保证。因此,这项工作应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任,需要教师具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技巧。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技巧
  一个班级的优生毕竟是少数,中等生、后进生却是学生群体中占压倒多数的芸芸众生。由此看来,如何对待中等生、后进生问题,中等生、后进生的境遇和状况如何,关系着我们教育者是否在全面育人,是否在实质性地进行素质教育。
  后进生的最显著特点是具有“双向性”——既落后又能进步。一个班级的管理好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采取科学的方法,可将其转化,从而向“好”的方向发展;若听之任之放任不管,就会使其很快向“坏”的方向堕落。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将直接影响班风甚至校风。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后进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家庭心理因素和社会不良影响因素所造成的。除弱智儿童外,那些学习上爱提“红灯笼”的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态度、情绪、方法、习惯往往处于不稳定的波动状态,时而“心血来潮”,时而“心不在焉”,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一知半解、囫囵吞枣”。而那些经常爱犯错误的学生,究其原因则是由于他们缺乏自制力而行为失控;由于缺乏分辨力而随波逐流;由于娇生惯养而懒散任性等等。掌握了后进生的心理,转化工作便找到了门路,因此我从以下途径开展自己的工作。
  1 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在于他们信心的培养,以及奋发、进取精神的激发
  信心不足或没有信心是后进生与好学生有差别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把培养后进生信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要做到热爱、关心、体贴后进生。后进生总觉得教师对他们不满意,所以产生距离感和陌生感,进而心理孤独和感觉无助,像那汪洋中的一条破船。这时,教师的关怀、体贴就是对他们的召唤。教师与后进生之间思想上的共鸣,更需要教师借助爱的力量去撞击,情通才理达。教师无私的爱和关怀,就能使他们产生驶向希望之岸的勇气和力量。后进生信心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帮助、指导后进生正确地认识自我。由于成绩差、纪律表现不好,后进生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关心、帮助他们找出落后的原因(比如基础较差、努力不够、上课不够专心听讲等),同时教师也要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潜能、优势和有利条件(如体育、艺术、美术等)。这样就能使他们改变对自己的评价,认识到只要努力,也是能学好的,能成才的。
  2 倾注爱心,“感化”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最忌讳的莫过于“放弃”和“歧视”。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爱心精心呵护。许多后进生恰恰是缺乏“爱”的产物,因此,在他们身上倾注满腔关爱之情,无异于“久旱逢甘雨”,所起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十几岁的年纪,不管怎样“后进”,总还不至于是不近人情的“冷血动物”。在给学生以思想,学习上的关心和教育的同时,在生活上多多过问,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暖。
  对后进学生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爱他们的喜怒哀乐。有时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后进生思想觉悟较之好学生有差距,他们认识能力较低,思想基础不牢,容易出现反复。所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上进心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老师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只要我们工作做到位,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后进生也是不甘心走下坡路的。当他们做错了事后,往往会感到懊悔。因此,教师对他们的思想反复、动摇要有充分思想准备,要更加关心他们,克服急躁情绪,不断地从反复中发现他们的进步因素,教育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同时,要注意做好巩固工作,防止后进生思想重新出现反复。这就需要我们做大量的持久的艰苦的思想工作,应该像对子女一样爱护他们,要求他们,对他们负责任,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情,要爱得得体,严得适度,积极为他们创造向进步转化的条件。
  3 教师坚持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三结合的原则通过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部分同学成为后进生原困是多方面的,在众多原因中家庭、社会是两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学生本身的工作,而且还要花时间、花精力研究、分析、了解学生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环境,努力做好家长工作,特别是学生的家庭发生不幸或出现危机时,教师的工作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家长交流学生、学校表况,同时也要和学生交流,询问家庭情况。教师在和学生家长交流情况时本着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原则,和家长一道共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步调一致地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的转化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而且后进生都有一个反复无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老师要有一个坚定不移思想,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其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多给点耐心,多观察鼓励。概括我的体会是: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肯花时间,精力,再加上讲究方法,相信是能把后进生转化好的。
  用心呵护每一朵花,耐心等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