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把课堂交给学生

【作者】 黄秀娟

【机构】 广西防城港东兴市江平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知识宽广无边,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八个方面来论述自己是如何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的。
  关键词:多角度 微笑 猜想 开发
  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喜欢看到他们喜悦欢快的脸庞,求知若渴的眼神;更喜欢听到他们悦耳动听的笑声,天真自信的话语。那种喜欢来自我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我喜欢我的语文教学,学生更喜欢属于我们的语文课堂。
  1多角度备课。工作那么多年来,我总觉得这备课认真与否会关系到课堂的得与失,所以二十几年来,我从没有怠慢过我的备课工作。我喜欢从多角度来备课,首先从知识的角度来备课,要“吃透”课文的内容,不管是字词句,还是修辞、写作方式方法、写作特点及作者写作的目的等等,都要认真的“吃透”,不能把自己还一知半解的东西拿来忽悠学生。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备课,在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上来备课,而且还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努力做到基础好的学生有得吃,让中等生吃得好,让学困生吃得饱。第三从老师的角度来备课,每位老师都有自己上课的长处,如果在课堂上能充分把自己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自己得心应手,学生收获更大,学到更多。比如,我擅长朗读,学生也喜欢我朗读,所以备课时,我都喜欢找一两句或一两段准备好,上课的时候,声情并茂地做进行朗读。学生听完我的朗读,也就跃跃欲试起来,这样在朗读中领悟出其中感情,体会了文中的内涵。
  2微笑走进课堂。“老师,你今天好开心,有什么高兴的事情吗?”“老师今天笑得好漂亮哦!”“老师今天显得很年轻”......我喜欢刚进入课堂,就听到学生这样开心的赞赏,不管学生的赞赏是真的,还是假的,我都喜欢听。我喜欢的不单是对我的赞赏,最主要的是从学生的赞赏中,我听到了学生的快乐,听出学生的心声,听到我们师生之间的融洽。有了这样融洽和快乐的气氛,我知道这节课我已经成功了一半!有人说,微笑是苦难中探寻的希望曙光,是成长中顿悟的人生真谛,是生活中彼此沟通的无影桥梁,更是生命中轮回不息的蓬勃朝气。还有人说,微笑是阳光下灿烂的花朵,给人一种美丽的享受,给人一种生命的力量。我觉得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还能培养学生健康愉快的心理。因此我喜欢把微笑带进课堂,喜欢面对学生微笑。我微笑着面对学生,就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我微笑着面对学生,无疑就是对学生无言的鼓励,就能使学生勇气大增,敢于勇敢地表达自己;我微笑着面对学生,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情绪。我的教学过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愉快地进行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不止学习到知识,开拓自己的思维,更感受到一种愉悦学习境界。“微笑,是世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的时候,世界爱上了你”。
  3形式多样的导入方式。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是整个课堂的前奏,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一扇门。我的课堂导入形式多样,生动灵活。有时候,我的课堂导入是一个小故事,由小故事让学生自然进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有时候,我的课堂导入是一个小游戏,由小小的游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有时候,我的课堂导入是一首优美的诗词,让这首诗词的意境把学生带进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有时候,我的课堂导入是一段幽默笑话,让语言的力量把学生带进我们要学的课文;有时候,我的课堂导入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由图画带着我的学生走进美丽的课文.....总之,每天学生都在我设置的如诗如画的美妙意境中进入我们要学的课文,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我们的教学活动也就成功了一半。
  4对课题的猜想。课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涵的窗户。当窗户紧闭着的时候,我们看不清里面的东西,但我们又很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所以每当我板书课题的时候,我都要让同学们告诉大家,你从题目中想到什么?你猜想作者要写什么?如果是你写这样的题目,你会写什么?当学生说出自己的种种猜想后,我让学生带着自己猜想的结果,去好好阅读课文,看自己的猜想是否和作者一样。如果让自己写的时候,自己的构思又是如何等等。学生带着比较和寻求答案的心理去看书,不但阅读兴趣高,效率更高。
  5精彩的合作探究。“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那是古人说的话,那样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讲究的是团队精神,比赛需要团队精神,工作需要团队精神,学生学习更需要团队精神。“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吃,一人一半;一个问题给两个人思考,就可以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合作探究是每节课都必须有的。我喜欢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小组进行学习比赛,哪个小组先完成学习任务,哪个小组就赢了,哪个小组积极回答,哪个小组就可以评优。我的做法是——新课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可行的、学生容易掌握的学习内容,提出要求;明确任务后,学生分组自学。在这期间,我放手让他们去学习新的知识,让他们去发现、研究、解决问题,为掌握学习内容打好基础。接着我让小组与全班讨论探究,鼓励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并鼓励学生用体现自己的视角和独到创新的思考来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现场即兴的、自圆其说地阐述自己的看法,然后老师设疑与学生探讨,师生相互交流、启发,达到更好的效果。因为以小组比赛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加上又可以为小组争到分数,所以学生都积极回答问题,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
  6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俗话说得好“一个不好的教师给学生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学生发现真理。”“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深悟其中的道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在教学,教学生学。”这就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下转第86页)(上接第74页)学做合一”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掌握学的方法。课堂上,我出现最多的语言就是“请某某小组展示。”“哪个小组来解决这个问题?”“请某某发表自己的见解。”“哪个小组有不同的想法?”“老师给你个建议”.....我的课堂模式,变成了以学生学习共同体为依托,充分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教学过程变成了师生、生生交流的合作过程,课堂走向了合作、对话、探讨,学生真正成了他们学习的主人了,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更好地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7灵活多样的板书。教学板书是一种课堂艺术,是一种可视语言,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手段,是课堂上教师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几乎每一堂课都不能缺少板书。对教师来说板书是语言的书面化、概括化;对学生来说板书是知识的直观化、浓缩化。通过板书,可以把教学内容形象精炼地呈现在黑板上,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学生思维、发展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板书作用很大,但一定要注意形式。我喜欢灵活多样、言简意赅的板书。我的板书可以分三大类:老师板书,学生板书,多媒体课件板书。老师的板书中,有时候是概括文章内容的写作提纲;有时候是段落之间关系的内容提纲,有时候又是文章变化的图画提纲,有时候是线条式的提纲等等。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我很注意板书的字的颜色和字的纵横式变化。为了鼓励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我还让学生自己板书,然后展示给同学看,再让同学们评价板书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还有,有些课前所需要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以及所要掌握的自己,我就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板书。由于课堂板书的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浓,记忆效率就很高。
  8开发潜力的拓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现代教育的归宿地。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有创建的思维,是各种思维的优化组合,是具有发现、发明、或创造价值的高效思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一篇文章学习完成后,我总喜欢给学生的一句话是“同学们从这节课里收获到什么,想到什么,还可以继续怎么样?”知识是无限的,学生的潜力也是无限的。在学生热烈的讨论气氛中,我既看到了学生的喜欢,更看到了学生的收获。他们不但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自信和聪慧。
  语文知识广阔无边,语文教学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于学习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每节课都充满激情地主动去学习,那样的课堂永远都是学生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