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会计专业中的英语教学
【作者】 宫艳娟
【机构】 青岛广播电视大学莱西分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会计作为一种国际商业语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国家需要会计专业方面高水平的国际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既要精通国际会计专业知识,又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交流,这对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关键词:会计专业 英语教学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根据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和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从会计人才的供求现状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普通会计人才供大于求
会计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无疑是相当大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招生更是突飞猛进。综合类高校、财经类高校以及许多工科院校也都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而且招生规模也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原有的一些主干学科。高职高专及中专类学校里也几乎是个个都开设了会计专业。随着这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出校园,会计人才的市场供给一时问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些毕业生基本都能胜任国内企业普通的会计工作,因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既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会计人员奇缺
目前,能熟练应用英语并且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级财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德勤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常婧夷表示,基础会计人才供过于求,而高级财会人员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ACCA(特许会计师协会)大中华总监叶慧曾对媒体表示,根据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国内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她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层次财会人员和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缺口会越来越明显,中国急需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会计游戏规则的高级人才。同时。世界著名的安永、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又在中国对既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会计人才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从上面分析看出.精通英语的会计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只有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才是解决会计高端人才缺乏的根本方法。无论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企业,还是在国外开设的中国企业分厂,会计专业英语都是基本的能力要求。但目前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目标不明确
各个学校的会计本科专业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英语,但对其教学目标不甚明确.有的学校认为既然是“会计专业英语”,其核心词是“英语”,因此只重视培养学生英语的使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而对课程内容只是一带而过,把会计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一种简单延伸;有的学校认为,会计专业英语主要讲的是西方会计的内容,重点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会计准则、会计原则和账务处理,认为讲授内容的语言媒介无关紧要,为了让学生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主要用汉语来讲解。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二)教学方法单一
双语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目前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未完全凸显不出双语课程的特点,也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同时,这种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法达到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文思考的目的。
(三)教材质量不高
大多数高校选择国内编写的《会计专业英语》作为教材。近年来,高校老师出于科研压力或评职称需要出了一些这方面的书。但对很多书的质量不敢苟同。一方面因为出版书的周期较长使书的内容陈旧甚至过时,另外大都是节选国外原版教材内容。每课讲一个主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显得支离破碎。此外,缺乏配套的练习和案例。
(四)授课师资薄弱
双语教学的老师大多为高校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少数也会请外教来担任。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好的英语水平,但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并保证授课质量的很少,教师很难达到用外语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水平,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进而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际成效。而由外教任教,学生本身英文听说能力薄弱,思维方式又不尽相同,很难同时兼顾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教学效果一般。
三、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要想培养出能熟练应用英语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来处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革会计英语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
会计专业英语应培养学生在涉外会计活动中搜集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业务,具有跟踪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掌握会计术语的英语表达法。能熟练书写、运用这些术语,具有较好的英语1:3语表达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语境下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对会计专业的英语文献进行正确的理解、翻译。
(二)采用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课堂文化
目前普遍高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音像并重,图文并茂,立体感强,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在同一时间比传统教学方式传递更多的信息。笔者在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图表简洁的方式给出文章脉络,介绍一些专业背景知识,采用图片、动画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偶尔穿插相关的视频,比如课间休息会播放时下学生喜爱看的《老友记》、《走遍美国》等,使学生放松,同时也锻炼英语口语和听力,增强现实感,从视听方面吸引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到学生的经验感受,采取渐进的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教师以身作则,作为一部活教材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教师在课内外都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用英语学习学科知识的环境,让学生彻底感觉到双语教学课堂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较深的人文底蕴,吸收西方文化中对个性和人性的充分关怀,摒弃传统课堂压抑个性、教师专制的一言堂,营造和谐、生活化、人文化、促进双语交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课堂文化。作为课堂文化的主要设计者,双语教师在具体每一节课的双语教学课堂文化的选择、整合和生成结果方面责任重大,必须进行长期认真细致的反思和投入,构建和谐、人文、健康、活泼的课堂文化。
(三)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精选国外原版教材
在基础层次教学时,可选用国内编写的教材,但建议高校联合起来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同时,一定要根据国际会计的内容变动及时地修订,避免内容过时陈旧。在高层次教学时,一定要选用著名的英语原版教材,国外好的教材通常修订非常频繁,有的甚至一年就修订一次,作者根据情况变化及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增补一些内容和案例,非常具有时代气息。此外。原版教材对实际问题的介绍很原始、很透彻,更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中包含许多案例,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直接主动;每章节后面都附有本章节的内容小结、主要术语注释和综合性问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回顾本章节的内容。
(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机制上,可以采用自我培养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在自我培养方面,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可以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会计专业教师到外语院校进修、到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院校进行观摩教学或作访问学者、到英语国家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利用各种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听力和写作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引进外籍教师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到学校承担会计双语课程,但需要对引进人才进行培训,使之熟悉国内的会计理论、实务和文化,并适当配置助教,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外会计的融会贯通。
双语教学是会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处理好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一定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凌莉.整体式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10).
[2]朱靖.对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讨.会计之友,2009(2).
[3] 卢静.提高会计双语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9(3)
关键词:会计专业 英语教学 重要性 问题 对策
根据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和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新要求,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一、从会计人才的供求现状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普通会计人才供大于求
会计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无疑是相当大的。然而。近些年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会计专业的招生更是突飞猛进。综合类高校、财经类高校以及许多工科院校也都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而且招生规模也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原有的一些主干学科。高职高专及中专类学校里也几乎是个个都开设了会计专业。随着这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源源不断地走出校园,会计人才的市场供给一时问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这些毕业生基本都能胜任国内企业普通的会计工作,因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局面。
(二)既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会计人员奇缺
目前,能熟练应用英语并且熟悉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级财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短缺。德勤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常婧夷表示,基础会计人才供过于求,而高级财会人员需求很大,缺口也很大。ACCA(特许会计师协会)大中华总监叶慧曾对媒体表示,根据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国内至少急需35万名注册会计师,而目前实际具备从业资格的只有8万人左右,其中被国际认可的不足15%。她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层次财会人员和国际注册会计师的缺口会越来越明显,中国急需更多与国际接轨、熟练掌握国际会计游戏规则的高级人才。同时。世界著名的安永、德勤、普华永道、毕马威“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又在中国对既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又精通英语的高端会计人才进行着激烈的争夺。
从上面分析看出.精通英语的会计专业人才十分紧缺,只有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才是解决会计高端人才缺乏的根本方法。无论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企业,还是在国外开设的中国企业分厂,会计专业英语都是基本的能力要求。但目前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目标不明确
各个学校的会计本科专业都开设了会计专业英语,但对其教学目标不甚明确.有的学校认为既然是“会计专业英语”,其核心词是“英语”,因此只重视培养学生英语的使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而对课程内容只是一带而过,把会计专业英语作为基础英语的一种简单延伸;有的学校认为,会计专业英语主要讲的是西方会计的内容,重点让学生了解西方的会计准则、会计原则和账务处理,认为讲授内容的语言媒介无关紧要,为了让学生理解更透彻,在教学中主要用汉语来讲解。可以看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二)教学方法单一
双语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目前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未完全凸显不出双语课程的特点,也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同时,这种授课方式缺乏灵活性,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无法达到双语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文思考的目的。
(三)教材质量不高
大多数高校选择国内编写的《会计专业英语》作为教材。近年来,高校老师出于科研压力或评职称需要出了一些这方面的书。但对很多书的质量不敢苟同。一方面因为出版书的周期较长使书的内容陈旧甚至过时,另外大都是节选国外原版教材内容。每课讲一个主题,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内容显得支离破碎。此外,缺乏配套的练习和案例。
(四)授课师资薄弱
双语教学的老师大多为高校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少数也会请外教来担任。原有的会计专业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好的英语水平,但能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并保证授课质量的很少,教师很难达到用外语充分表达自己思想的水平,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进而会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际成效。而由外教任教,学生本身英文听说能力薄弱,思维方式又不尽相同,很难同时兼顾语言和专业知识两个方面,教学效果一般。
三、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要想培养出能熟练应用英语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来处理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改革会计英语教学。
(一)明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双语教学
会计专业英语应培养学生在涉外会计活动中搜集会计信息、处理会计业务,具有跟踪国际会计理论和实践最新发展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掌握会计术语的英语表达法。能熟练书写、运用这些术语,具有较好的英语1:3语表达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语境下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能对会计专业的英语文献进行正确的理解、翻译。
(二)采用多元化双语教学模式,营造和谐课堂文化
目前普遍高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音像并重,图文并茂,立体感强,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在同一时间比传统教学方式传递更多的信息。笔者在多年的双语教学实践中,通常采用图表简洁的方式给出文章脉络,介绍一些专业背景知识,采用图片、动画等带来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偶尔穿插相关的视频,比如课间休息会播放时下学生喜爱看的《老友记》、《走遍美国》等,使学生放松,同时也锻炼英语口语和听力,增强现实感,从视听方面吸引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到学生的经验感受,采取渐进的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教师以身作则,作为一部活教材成为学生模仿的楷模。教师在课内外都应尽量为学生创造用英语学习学科知识的环境,让学生彻底感觉到双语教学课堂是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较深的人文底蕴,吸收西方文化中对个性和人性的充分关怀,摒弃传统课堂压抑个性、教师专制的一言堂,营造和谐、生活化、人文化、促进双语交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健康活泼、乐观向上的课堂文化。作为课堂文化的主要设计者,双语教师在具体每一节课的双语教学课堂文化的选择、整合和生成结果方面责任重大,必须进行长期认真细致的反思和投入,构建和谐、人文、健康、活泼的课堂文化。
(三)提高国内教材质量,精选国外原版教材
在基础层次教学时,可选用国内编写的教材,但建议高校联合起来编写高质量的教科书,同时,一定要根据国际会计的内容变动及时地修订,避免内容过时陈旧。在高层次教学时,一定要选用著名的英语原版教材,国外好的教材通常修订非常频繁,有的甚至一年就修订一次,作者根据情况变化及读者的反馈及时调整、增补一些内容和案例,非常具有时代气息。此外。原版教材对实际问题的介绍很原始、很透彻,更有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中包含许多案例,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直接主动;每章节后面都附有本章节的内容小结、主要术语注释和综合性问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回顾本章节的内容。
(四)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双语教学的师资培养机制上,可以采用自我培养和人才引进两种方式。在自我培养方面,学校要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可以选派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会计专业教师到外语院校进修、到成功开展双语教学的院校进行观摩教学或作访问学者、到英语国家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利用各种英语教学资源,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听力和写作水平;在人才引进方面,可以引进外籍教师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到学校承担会计双语课程,但需要对引进人才进行培训,使之熟悉国内的会计理论、实务和文化,并适当配置助教,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外会计的融会贯通。
双语教学是会计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与世界接轨的必然趋势,已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方向。在双语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处理好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一定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国际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凌莉.整体式专业英语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08,(10).
[2]朱靖.对提高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探讨.会计之友,2009(2).
[3] 卢静.提高会计双语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