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作者】 王 欢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政治学院,安徽 芜湖)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为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the common value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pursue, which provides spiritual motive to realize the ‘China dream’. On the one h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main channel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influences show as follow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guides the dire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dvocate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optim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improv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Key words: core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核心价值观是指集中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社会本质、发展方向,反映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维系、推动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P4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体现。这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相互联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爱国主义是激励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培养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了人们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的感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民主法制教育,培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团结和动员全体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道德建设方向。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因此,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哪些价值观,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只有具有价值判断力,人们才能能够自觉地求真抑假、扬善祛恶、趋美远丑。只有具有道德责任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才会成为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里,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宏观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条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社会环境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人”,都要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树立的价值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代特征,而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只有受教育者自身具备了主体意识,才能自觉的辨别和选择有利的环境因素,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明确是非善恶的坚定立场,引导人们择善而行,形成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这不仅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而且培养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过程中,把个人、社会、国家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支点在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和践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克服理论宣传的教条主义倾向;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正确处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了实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5]。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6]。首先,我们要通过教育增强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更能理解其理论内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养成,运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并将其自觉践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因此,根据不同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5][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02):3-6.
作者简介:王欢(1992-),女,安徽泾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Abstract: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the common value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pursue, which provides spiritual motive to realize the ‘China dream’. On the one h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main channel to cultiv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is influences show as follow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guides the direc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advocates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optim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improv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thod.
Key words: core value; socialist core valu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核心价值观是指集中体现一定时代一定社会的社会本质、发展方向,反映社会成员根本利益、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对社会发展进步起维系、推动作用的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内在本质和发展方向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P4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之一;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重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体现。这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相互联系。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爱国主义是激励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培养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方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了人们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共识和深厚的感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了民主法制教育,培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团结和动员全体人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道德建设方向。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出现了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等问题,这些问题败坏了社会风气,破坏了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因此,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哪些价值观,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我们作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只有具有价值判断力,人们才能能够自觉地求真抑假、扬善祛恶、趋美远丑。只有具有道德责任感,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才会成为一种高度的道德自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里,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4]。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主阵地和主渠道的作用,而这个作用的发挥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从宏观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的经济基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条件,政治环境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从根本上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一方面,社会环境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人”,都要受到形形色色的社会影响,社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每个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该树立的价值准则。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代特征,而受教育者与环境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只有受教育者自身具备了主体意识,才能自觉的辨别和选择有利的环境因素,我们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明确是非善恶的坚定立场,引导人们择善而行,形成抑恶扬善的舆论环境。这不仅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而且培养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过程中,把个人、社会、国家相结合,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改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支点在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和践行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克服理论宣传的教条主义倾向;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利于正确处理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特点在于强化了实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5]。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教育和实践两手抓,以教育引导实践、以实践深化教育”[6]。首先,我们要通过教育增强受教育者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更能理解其理论内涵。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前提。其次,我们要注重实践养成,运用形式多样的实践方法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真谛并将其自觉践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环节。因此,根据不同时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耀灿.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问题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8-9.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01).
[5][6]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02):3-6.
作者简介:王欢(1992-),女,安徽泾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学科教学(思政)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