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粤北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 陈清润

【机构】 (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全球各领域间的合作不断发展,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韶关学院为例,分析了粤北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探究行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关键词: 行业英语;地方高校;教学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global development of cooperation in many aspects, it i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alents who possess not only the necessary expertise but the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coming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s in local colleges, and discuss th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English; Local Colleges; Teaching methods
  在信息资源全球化的今天,各国人才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工具,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多元化背景下的英语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越来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合格的应用技术型复合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及竞争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教学的重大任务。教育部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出了高校在本科教育阶段需创造有利条件进行应用型外语课程教学[1]。英语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基本英语交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性国际交流项目越来越多,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凸显英语课程的实用性,优化课程设计的前沿性,把握课程最新标准及人才需求方向,是地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粤北地区韶关学院行业英语课程为例,探究适合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
  一、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英语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句型和语法,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完成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目标;第二阶段为行业英语课程,主要是对国家课程改革中所涉及的诸如生物、信息、环境、金融、化工、材料等新型重点学科,开展双语式的教学形式,学生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英语水平,对专业英语词汇、句式的表达等要求颇高[2]。大学英语课程是广东韶关学院本科通识平台课程,计划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设,主要采取分级式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巩固英语基础知识,不断改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行业英语课程则主要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对专业性要求较高,故采取英语专业教师讲授和各院系自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时间,由简单、基本的大学英语逐渐向复杂、深奥的行业英语过渡,培养学生在运用英语语言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行业英语水平。但在行业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是教师教学的导向,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内容设置得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3]。目前行业英语可供选择的教材种类较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专业的发展情况,仍出现不少陈旧老套的专业词汇及表达方式;教材内容组成架构单调,大多按照“阅读―词汇―句式―翻译”的模式进行,并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教材内容缺乏专业性,选入的学习文献类型较单一,不能让学生接触到纯正的行业英语,无法满足前沿知识的传播需求,更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大学英语与行业英语使用的教材内容衔接不够紧密,没有知识体系的平稳过渡,学生普遍感觉知识跨度大,难度陡增。
  (二)教师
  目前,韶关学院的行业英语课程主要采取两类授课方式:一类是由英语专业教师讲授,如IT行业英语、机电行业英语、生物行业英语课程等;另一类则是都是由各院系指派英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如食品工程行业英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行业英语课程等。两类授课方式各有优缺点:若是由专业老师授课,则会将各个行业的重点知识与英语教学相融合,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但对语言类学科的教学流程及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不够了解,缺乏经验;若是由英语专业老师授课,则会大大增加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性和趣味性,也能把握学生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但是会因缺乏专业知识而无法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展和升华,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学生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因而在学习行业英语时,难以记忆复杂的专业性词汇,再加之需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导致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常常会表现出懈怠,缺少主动学习的动机。加之行业英语对教学存在着求高、求新、求难的现象,这就使得学生更加觉得无趣,失去了高等学校培养行业英语基本素质的意义。
  二、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针对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窘境,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标准,结合广东韶关学院行业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我提出几个改进行业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努力的方向,旨在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一)加强教材(教案)实用性
  目前的行业英语教材(教案)内容大部分都是本行业的一些论文资料,专业词汇要求较高,对于刚刚接触行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来讲难度偏大,因此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初期可以培养学生直观认识行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句式结构及篇章框架,重点强调行业英语词汇的学习,从思维上建立行业英语的知识模型。同时对教材(教案)进行优化设计,加入行业英语授课和讲座的多媒体课件,阅读材料注重学术和科技上的最新内容,兼顾从大学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引入电子教材,建立微信、来往等网络交流平台客户端学习专区,将最新的行业英语辅助材料及时共享给学生,使其能实时对知识进行巩固。
  (二)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
  师资水平不高一直是制约行业英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可知,由专业教师讲授行业英语课程的效果比英语老师更好,但其往往缺乏语言类学科教学经验和技能,因而需要通过进修提升业务水平。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采取邀请英语专业教师开设英语课堂教学理论的相关培训讲座,让行业英语授课教师尽快适应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将英语课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突显出行业英语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三)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任何教学效果的优劣,都与课堂上学生对知识掌握深浅有关,如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是行业英语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改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的后续发展。行业英语的教学目的主要是学术研究和工作交流,因而可采用课堂情景模式来开展行业英语的教学。如针对学术研究,让学生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短篇学术文章,或者观看国外学术讲座视频,采用英文讨论或辩论的方式对材料中的观点发表看法,并进行总结;通过组织模拟的学术交流会,让学生进行角色对话,充分体验学术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技能。如针对工作交流,则可模拟相关行业的工作招聘会,让学生认识到工作与行业英语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改革行业英语的考核方式,由单一的“阅读―翻译”模式逐步向“口试―笔试”转变。不仅可以对学生行业英语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评测,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行业英语重视的程度。
  三、结语
  粤北地方高校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协调,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充分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行业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中国大学教育,2004(1):8-14.
  [2]王能利, 柏朝晖, 卢力平.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497-499.
  [3]袁莜凤. 浅谈化学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J]. 化工高等教育, 2005(3):68-70.
  作者简介:陈清润(1988—),女,广东广州人,硕士,韶关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语言学及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