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电力体制改革时期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之我见

【作者】 王 莹

【机构】 国网山东临沭县供电公司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新的变革必将广泛地涉及到电力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利益格局的调整,给职工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和震撼。尤其青年职工具有“易感”的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青工的思想状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拓展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关键词:电力体制改革 青年职工 思想政治工作
  “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减人增效、竞争上岗、独立核算”等改革措施的出台,给电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新的变革必将广泛地涉及到电力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利益格局的调整,给职工带来前所未有的思想冲击和震撼。尤其青年职工具有“易感”的特性,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所以,在电力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分析青工的思想状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方向、拓展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一、深入调查研究,切准青工思想脉搏,是做好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电力行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按理说,电力行业的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无论是科学文化素质还是思想文化素质,都应优先于其他行业。然而,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尽管电力发展迈开了较大的步伐,但由于电力行业具有社会性、公益性、产供销同一性的特点,电力体制的转轨相对滞后。体制转轨滞后,不可避免地带来职工思想观念的滞后,反过来影响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状况,在职工思想上造成了种种心理障碍。虽说青年职工是一个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求变求动,最少保守思想、最多创新激情的群体,但长期受“铁饭碗”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影响,使得青工在变革过程中思想上出现疑虑与自信并存、理解与曲解同在、新观念与旧思想交叉的现象。一是有部分青工在目前电力改革中观潮不惊,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在实际工作中,不思进取,处理问题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等、靠、要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是有部分青工安于现状,求稳怕动,对目前电力改革存有疑虑:一怕竞争上岗,饭碗保不了;二怕收入拉大差距,既得利益被丢掉。三是从主流层面反映,大部分青工由于对外界社会的了解和感知日趋加深,他们不满于现状,希望获得更多的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以致有半数以上的职工对自己的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感到“不理想”,特别是一线青年职工有相当多的人想跳槽。凡此种种,既反映出职工对自己工作岗位的不满意和对劳动报酬提高的迫切要求(当然,也有极少部分青工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总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也反映出广大青年职工的自信心在不断增强。他们认为自己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好的工作技能和年龄优势,应该可以获得至少比现在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因此,有的青工想平调工作,有的想通过培训学习,竞争更高更好的工作岗位。 
  二、加强形势、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是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电力改革是大势所趋,改革带来的利益重新调整和思想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面对这一敏感问题呢?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切实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趋势,认清形势和政策宣传的重要性,强化对青年职工形势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并结合青工的特点,教育和帮助青工转换观念、调整思维方式、认清自身在岗位上应该具备的素质和条件,帮助他们设计出自己竞争上岗的奋斗空间,清醒、客观、积极地直面改革,使之具备一种主动进行自我调整的稳定向上的心态。鼓舞青年职工、感召青年职工在新的形势下培养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苦练内功、提高技能。总之,要把带领青年职工为企业发展建功立业、培养一流青年人才作为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前提。 
  青工思想政治工作要有的放矢,强化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认真研究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年特点,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青年工作的规律,尊重青年的思想和性格特征,尊重个性的健康发挥,广泛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增强青工的创新意识。
  三、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是青工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说服力的根本保证 
  面对电力体制改革,青工最担心的不是自己不具备竞争实力、自身既得利益受到损害、适应能力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而是在操作中出现“不公正”现象,害怕在岗位竞争中出现人为因素,致使岗位竞争变成竞而不争或领导内定,又怕竞聘中条条框框定得太多,只好敬而远之,最终放弃。各方面的资料也表明,在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生产不稳、队伍不稳都与操作过程不规范、不公平有关。可见,规范操作程序,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竞争原则,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职工中“大锅饭”现象时有存在。职工“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企业青工自身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出发,铁饭碗必须砸掉。据说,有些国家实行的“终身雇佣制”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铁饭碗”,但他们的“铁饭碗”也不是不可砸。工作好的,到一定年限可以升级;不胜任的,调换工种,工资也跟着变动;连续多年考核劣等的,坚决解雇;而成绩突出的,则可以破格提拔。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大锅饭”现象必须彻底改变。要充分利用经济的杠杆作用,逐步把职工的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推行以“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为主要内容的用人、分配新型管理理念。进一步实施岗位动态管理,深化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以岗位为基点,引导青年岗位成才、岗位建功,真正把岗位贡献与效益直接挂钩,在人才的管理上进一步拓(下转第64页)(上接第40页)宽选人用人的视野和渠道,逐步形成求才、选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的工作机制,让青工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以此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提高青工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是青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 
  在电力体制转轨过程中,加强青工教育培训,全面提高青工素质,增强青工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班组如果硬件基础设施上去了,软件基础——职工的素质跟不上,就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这篇文章做好了,其他事情就好办了。在电力改革的攻坚阶段,要着力开发青年人力资源,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大军,把青工中蕴含的创造潜能转化为推动电力发展的动力。要大胆提拔和任用青年人才,但也不能因为骨干工作忙而重使用、轻培养。既要让“马儿”跑得快,又要让“马儿”多吃草,并形成激励机制,使干得好的同志不仅能出去培训,而且要优先培训。在教育培训的同时,要给青年职工多一点磨练:在实践中磨练,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艰苦环境中磨练,使他们自觉地到艰苦环境中去,练就一身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从而增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要在艰苦的环境中打造青工骨干队伍,引导他们念好公德经、学好生意经、练好技术经,使他们在碰撞与磨合中对质量、管理、竞争、安全、开拓市场等问题有全新的认识,从而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