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中地理作业面批面改教学策略

【作者】 徐小爱

【机构】 浙江省江山市滨江高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深入,高中地理作业面批面改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能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一是课堂作业精心组织设计和多样教学方式为面批面改创设良好教学环境。二是课外作业面批面改注重倾听教学策略。
  关键词:面批面改;教学策略
  一、问题提出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通过批改作业经常会发现教师课堂所讲解的知识可能某些学生仍然无法掌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不禁会想同样老师上的课,为什么有些学生可以认为那只是事实的陈述,只需强记,但另一些学生却视之为是对自己既有认识的挑战。如何让这些学生更好全面掌握和理解,在作业中不再出错,教师对作业面批面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单从效能角度理解面批作业这项工作,采用面批的确是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好方法。同时面批面改可以促进师生间的思想感情交流,促进课堂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有助于个性差异化教学的实施;可开发学生的智力,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不同的人在高中地理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程改革后,新课程理念被渗透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启发者,引导学生不断向知识深度和广度进行探索;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随时给学生以鼓励、督促和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所以,教学目的的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播,教学面批面改活动的组织,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有很大帮助。为提高高中地理作业面批面改有效性,教师采取何种教学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面批面改教学策略
  1、课堂作业精心组织设计和多样教学方式为面批面改创设良好教学环境
  作业设计有很多种,如在《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这一节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三种类型作业。作业一(自主合作探究型):针对田纳西河自然背景探究如下四个问题①田纳西河流域地形特征,对洪水泛滥是否起加剧作用?②说出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类型及降水特点,并分析降水季节分配对农业发展和河流航运的影响。③田纳西河的水系特点?水量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④丰富的矿产资源对流域的开发有何影响?作业二(角色扮演型):现以水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扮演下列角色中的某一个角色(电力投资商、当地居民、农场主、工厂企业主、政府官员、环保人士),谈谈你们的投资开发项目或发展机遇、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治理措施。作业三(研究性学习课题型):课后请大家组织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以江山港流域为例,查找该流域基本情况的详细资料,运用本堂课所学习的内容,制定该流域的综合治理方案,为我们家乡发展出谋划策。
  对三种不同类型作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作业一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内讨论共同探究来完成。通过查阅课本、地图、图表及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自主认真思考问题,然后有不懂的小组内讨论大家互相学习,最后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教师可个别提问学生,针对学生回答教师及时面对面进行点拨、纠正、引导等。作业二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积极性相当高。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由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及教师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或其他小组学生穿插进行及时点评或补充。第三个探究点学生组织一个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帮助,适当点拨指导。
  采取多样形式的作业及不同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对地理事物感知、理解和体会完全展示充分暴露。教师主动和他们在一起,现场分析作业中的错误点,剖析原因,引领点拨,这样他们会迅速获得顿悟,并以最快的速度修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达到了教师面批面改有效性。
  2、课外作业面批面改注重倾听教学策略
  在课外作业面批面改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倾听是实施有效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面批面改中认真倾听学生为什么会做错以及做错的原因,了解他们对学习的地理事物做出怎样的考虑、感知、理解、体会、看待和概念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1倾听学生思维的障碍,因势利导。 在面批面改中发现学生问题时,教师不妨做个 “引导者”。教师可以以自己的视角、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理解来导引学生。例如班上地理成绩非常优秀的一位同学,有一道这样的题他出错了。下图是我国甲、乙两个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万公顷)柱状图,据此回答如下两题。
  (1)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A.内蒙古、江苏 B.湖北、甘肃
  C.广西、黑龙江 D.河南、新疆
  (2)乙省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不利
条件是
  A.热量不足  B.土地盐碱化
  C.光照不足  D.多沼泽地
  师:这道题怎么出错了?
  生:我只知道农作物分布南稻北麦。根据图表农作物分布面积甲乙两图中都是水稻占优势,说明为南方的省份,接下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了。
  师:那说明你不清楚其他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地区
  生: 是的。
  师:那这些农作物生长习性你清楚吗?
  生:也不是很清楚。
  师:(讲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及其生长习性。)······
  生:分析得出了这些农作物区位的选择,比如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等等。······
  通过仔细倾听教师找出了学生思维的障碍,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之走出了困境。
  2.2引导性追问,倾听学生思维的发展。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在作业面批面改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停留于表面或者存在方向性的错误时,就要采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的思维朝着正确、深入的方向发展下去。
  例如: 右图中甲、乙分别
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据图
完成下题。观测发现,M、N河
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
是7月
  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师:这题审图时关键是什么?
  生:先判出纬度40到底是加还是减2。
  师:很好,思路正确。结合图中纬度,你再仔细审题目         关键词是什么?   
  生: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师:对的。然后你回忆所学知识——河流的径流量影响因素有哪些。
  生:河流的径流量影响因素:与河流补给类型有关、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与降水量有关、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与气温有关、流域面积、水利工程等
  师:回答很好。结合图你认为是哪种补给的河流?
  生:沿海大陆西岸纬度40度左右,河流径流量有季节变化,应该为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所以纬度40度应该减2度为38度,此地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接下来学生很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教师通过倾听从中找出学生所在问题,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若这些问题具有代表性且具普遍性,教师还可以围绕这个问题比如河流做个专题复习。在高三二轮复习中这种方法对知识点查漏补缺有很好效果。
  2.3倾听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多角度赏识学生。面批面改的过程中,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同学们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标新立异的机会,让学生大胆的论谈见解,尽情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真诚的倾听,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更多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而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切实提高自身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卢敏玲,庞永欣, 植佩敏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2]《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3]《面批面改 构建高效课堂》?闫文波;《学习方法报.语数教研周刊》2012年第34期
  [4]开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倾听些什么”例谈(上、下)》.《广西教育》2010年,06、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