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审视大型民间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

【作者】 周慧敏1 朱 欢2 费加明3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1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上海2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上海3)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几年,我国出现了许多民间大型体育赛事,例如“谁是球王”、“武林大会”、“中华龙舟大赛”等,而且开展非常顺利、深受百姓欢迎、群众积极参与。本文将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这些民间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进行分析,具体原因包括:活动亲民、接地气;政府及地方体育局的支持;明星的带动;媒体效应;娱乐元素的加入;合理的赛制。这些赛事的举办充分发挥了政府及地方体育局的职能,真正办成了百姓心里的赛事;了解了该项目在民间的开展和普及情况,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思路;激发民众兴趣,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等等这些经验可以为更好的举办类似的赛事以促进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和谐共生做出理论指导。
  关键词:群众体育;民间体育赛事;谁是球王;中华龙舟大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so many large-scale folk sports events in China, such as “Who Is The Champion?”, “Wushu Master Association”, “The China Dragon Boat Race”and forth on. These competitions are still held smoothly and popular among enthusiasts every year. With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ke a research on the reasons of the successful hosting.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the specific causes include: a solid mass base; the support from government; the effect of sport star; media’s propaganda; entertainment-oriented trend and reasonable competition rules. Make all these events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sports council, make the events to be the people heart events; Through these events, we understand the projec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opular of the folk, for the project, provides a thought with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rouse public interest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s and so on . Based on these discussion, this article could offer some advice on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similar competitions, and eventually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social sports and competitive sports.
  Key words: Mass Sports; Folk Sports Events; Who Is The Champion; The China Dragon Boat Race
  1问题的引出
  自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金牌数和奖牌数达到历史新高以来,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决心更加坚定。最近几年各个地区、各种级别的民间体育赛事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百姓欢迎、群众积极参与。 
  “中华龙舟大赛”在2011年该项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共同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和各赛事举办地政府承办。今年已是连续举办的第四年,开赛元年举办两站、2012赛季六站、2013赛季七站、2014赛季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两站,后面的比赛还在筹划中。
  “谁是球王”继乒乓球民间争霸赛之后,又推出羽毛球民间争霸赛。这一系列比赛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民间体育赛事,是由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和中国乒乓球、羽毛球协会共同主办,中视体育娱乐有限公司和各地乒乓球、羽毛球协会承办的电视真人秀比赛。这系列比赛海选范围之大、参赛人数之多、历史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民间体育赛事既发展了群众体育,调动了人们运动的积极性,又为国家培养了后备人才。所以,探讨民间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的条件,总结我们得到的启示,对开展其他大型民间体育赛事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2 成功举办的条件
  2.1 活动的亲民性、接地气
  “谁是球王”乒乓球争霸赛于2013年3月27日在北京启动。这是由中央电视台发起的“草根”乒乓球真人秀互动活动,央视具有自主转播权,主要是为了展现平民百姓球手的风采,推动乒乓球在群众中的普及和发展。此次比赛的首个阶段海选比赛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行业体协进行推荐或选拔,从大区赛突围后进行擂台挑战赛,过后进入全国的球王争霸赛。分为团体赛和个人球王争霸赛,家庭组的双打作为表演项目参加总决赛,同时,组委会还将邀请广大观众共与参与到“征集感人的乒乓球人物评选”活动中。“谁是球王”的成功之处在于符合了全民健身参与的需求【1】。“谁是球王”的亲民路线让乒乓球运动的魅力与亲切感倍增【2】。此次比赛无门槛,所有选手,不分职业、不分打法、不限年龄,都可免费报名参赛。各大区都有世界冠军、国家级的教头带队,进入全国总决赛后还有与国手交手的机会,这不仅满足部分民间球友的心愿,更是很好的带动了他们打球的积极性,普及了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谁是球王”第二季羽毛球民间争霸赛也于同年10月17日,在北京启动,国际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乒羽中心主任刘晓农、两届奥运会冠军县国家队主教练张军出席启动仪式。羽毛球民间争霸赛赛制及选拔晋级机制与乒乓球相同,海选活动充分深入到基层中,中央电视台全程采访报道。这一系列的比赛是真正属于老百姓、真正属于群众的比赛。
  龙舟运动在国内没有职业联赛,总局希望通过“中华龙舟大赛”这一活动形式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和培养十余支成熟的、高水平的龙舟队,在此基础上成立龙舟职业俱乐部,进而打造中国龙舟职业联赛,为发扬中国传统体育、传统文化做贡献。参赛人员面向全体大众,有半职业的、也有一些队伍的组成人员比较杂乱,分别来自工人、农民以及民营企业小老板。
  在比赛过程中增加的一些文艺表演上,主办方也是花了很大心思。用“草根”来歌唱“草根”,邀请了《中国好声音》的金志文、《星光大道》的刘大成、《中国最强音》的曾一鸣,还有“西单女孩”,这更加突出了发现“草根”、鼓励“草根”的宗旨,这些制作上的小心考量带来的是十分庄重严肃的效果,体现着节目对民间体育的崇敬和期许,以及对“草根”球王的尊重和赞美【3】。
  2.2 政府及地方体育局的支持
  “谁是球王”活动启动后,地方政府、地方体育局积极响应,开始落实承办单位,组织人力财力下到基层进行海选。比赛分为六大赛区,北方赛区包括东北赛区、华北赛区、西北赛区,南方赛区由华南赛区、华东赛区和西南赛区组成,这六大赛区涵盖了两岸四地。地级政府体育局坚持办老百姓自己的比赛,比赛无门槛,不需报名费,各地方政府、体育局即承办单位选派裁判长和裁判,从比赛的准备阶段和比赛过程中给予比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保证运动员的比赛顺利、有序的进行。
  活动开始后,无论是宣传平台还是工作人员配置、比赛场地选择,政府和主办方都给与了民间赛事前所未有的高规格。开始前利用央视这个大平台及几个知名网络视频媒体进行全时段、全方位宣传,国家著名解说员、体育评论员主持解说比赛,乒乓球民间争霸赛比赛球台为巴黎世乒赛同款同号球台,决赛场地更是2008北京奥运会各国顶尖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场地,邀请世界冠军们及国家级教练员担任赛区总教头,更是政府对比赛的高度重视和最大的支持。
  龙舟的首站比赛,在江阴市的月城镇拉开帷幕,江苏省体育局、江阴市人民政府、江苏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江苏省龙舟协会、月城镇人民政府和江阴市体育局,对比赛予以了大力支持,更打造了国际标准的龙舟赛场。
  2.3 明星的带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草根”球手通过与国家顶级选手互动的机会获取幸福感及坚定梦想实现梦想的信念,更加喜欢该项运动。“草根”球王也能通过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影响和带动一大部分群众投身到全民健身中。
  李永波、张军、张宁就凭借自身在此项目的影响力出现在赛区的开球仪式上,2013年12月6号,在武汉“谁是球王”中国羽毛球民间争霸赛对抗赛的比赛现场,参赛选手不仅享受了运动的快乐,还目睹了世界冠军谌龙和李雪芮的风采。虽是海选赛,但谌龙、李雪芮的到来,还是鼓舞了参赛运动员,给他们带来了惊喜。他们对参赛运动员倾囊相助、鼓励他们不畏对手,争当“球王”。通过和参赛选手及众多羽毛球爱好者的“零距离”接触,让所有关注、参与这项赛事的人都感受到了羽毛球运动的无穷魅力。这项赛事的举办会出现明星带动“草根”球手继续投入到对该项目的狂热中、草根球手又引领一大部分群众投身全民健身的场面。
  2.4 媒体效应及专业的营销策划
  “谁是球王”乒乓球、羽毛球民间争霸赛和“中华龙舟大赛”是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民间体育赛事,中央电视台在活动开始前把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做得相当到位,做到了央视牵头、全员出力。不仅有各赛区决赛阶段的央视转播,更是有超百家的网络视频、广播媒体和纸质媒体参与其中、跟踪报道。不仅报道赛事还报道参赛运动员背后的故事,使赛事真正做到贴近群众、办成了真正属于群众的赛事。
  “谁是球王”的启动、顺利开展以及完美落幕,媒体是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并选择专业营销公司灵思营销主要执行此项目。灵思在综合评价媒体的影响力和覆盖范围,以及乒乓球报道专业度之后,选择了CCTV1、CCTV5、CCTV新闻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权威媒体以及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进行宣传和报道【4】。从各地海选的决赛阶段,央视体育频道开始直播。在“谁是球王”第二季羽毛球总决赛阶段,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更是前所未有的做起了现场裁判,在媒体搭台的背景下更体现了活动的亲民性。
  2.5 娱乐元素的加入
  民间体育赛事顺利举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降低门槛、鼓励全民参与,淡化竞技因素、增强娱乐因素。在“谁是球王”分区决赛阶段,就会加入一些文艺表演,特别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西北和西南赛区。在总决赛阶段,更是盛情邀请“中国好声音”的金志文和张赫宣,“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刘大成和呼斯楞、“中国最强音”的曾一鸣,还有上过春晚的平安和西单女孩,其中坚持梦想的西单女孩,更是符合了这次民间赛事追梦、圆梦的主题。
  比赛从各地海选的决赛开始直播,央视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洪钢、童可欣、翁晓萌等等这些央视主播更是一改往日正式、严肃的主持解说风格,在分区赛阶段就下到各个赛区进行现场解说和互动。韩乔生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体育播音员,主持解说多项体育节目,在央视已有近30年主持经验的韩乔生为体育解说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解说现场,他边打球、边解说,彻底点燃了赛场的现场气氛,得到了观众的喝彩,拉近了与民众的关系。
  “中华龙舟大赛”2014赛季万宁站比赛期间,一对去海南万宁旅游的双胞胎姐妹在赛场附近卖椰子,因其美丽青春、气质高雅的外形为龙舟赛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龙舟比赛增加了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是在万宁站,3月2日,也是农历的二月二,万宁站龙舟决赛日。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借着时间上的契机,本次中华龙舟赛结合中国沿海地带普遍具有的“龙抬头,剪喜头”的风俗习惯,特意在现场开展了“龙抬头 剪喜头”的活动,免费为观赛的观众和队员们“剪喜头”。这次活动,观众和队员都积极参与,观众朋友想讨个好喜头,参赛队员希望能够赛出好成绩。
  2.6 赛制合理
  本次比赛以举办完全面向群众的赛事为最终目的,坚决面向基层、面向群众,谢绝专业人员参与,分赛区、分年龄段,以及增设少儿、家庭组,使得原来刻板单一的赛制变得丰富多彩,为打造民间草根赛事迈出了创造性的一步【5】。“谁是球王”的比赛分为六个组别:男子组(13-60岁)、男子组(13-60岁)、女子组(13-35岁)、少儿组(12岁以下少儿)、老年男子组(60岁以上男性)、老年女子组(55岁以上女性)、家庭组:由家庭直系亲属组成(直系亲属包括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子、女、兄弟、姐妹,兄妹、姐弟、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2人以双打形式参赛(不参与团体赛)【6】。这就完全降低了门槛,确保了只要有比赛意愿,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享受运动、实现梦想。
  比赛采用3局2胜,每局11分。三局两胜制一方面可以降低偶然性和不确定性,避免部分高手爆冷、提早出局的情况;另一方面可增加比赛的时常和观赏性。考虑到草根球手没有系统的体能训练和储备,每局11分制不至于透支体能,也能更好地保护参赛运动员,避免运动损伤,从而可以更为长久的参与运动。
  3成功举办的启示
  3.1充分发挥地方体育局职能,把赛事办到民众心坎里去
  之前的各种赛事,如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全运会以及更为基层的城运会,都是竞技体育范畴,民众只是比赛的观看者、评论者。“谁是球王”这一电视真人秀式的赛事使百姓民众从一个监督者和评论者转变成了真正的实践者和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府体育局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积极组织、征用最好的体育馆、选取高水平裁判员、逐级海选。国家级教头领衔各大赛区、国手下到基层与草根球手互动,也是精英体育与大众体育互动的积极尝试。事实证明,这种民间体育赛事的举办使草根球手有了参与体育运动的助力和动力,有了接触国内顶尖球手的机会,有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这类民间体育赛事与竞技类体育最大的区别就是被赋予了一种承载着倡导全民健身、增强全民体质义务的责任,普通百姓可以借助这个舞台实现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运动、推动该运动的广泛开展。这是百姓喜欢的赛事、是群众需要的赛事、更是有条件自主参与的赛事。
  3.2 激发民众兴趣,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自“体育强国”梦提出以来,要求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步繁荣,因此大力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就势在必行。群众普及度高且更适合百姓的合理赛制更能激起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谁是球王”、“中华龙舟大赛”等赛事之所以能够成功举办是因为给了平民选手一个展现自我、实施梦想,甚至实现梦想、超越梦想的一个平台。用兴趣支撑梦想、用赛事实现梦想,使民众积极投入到比赛中,在赛事中激发的兴趣和激情还会延续到日常生活中,从而推动群众体育的发展。
  3.3 了解项目在民间的开展和普及情况,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思路
  这种大范围的民间赛事是对民间普及的一次最好的统计和摸底。从参与人数可以看出群众基础,从比赛状况可以看出发展水平【7】。比赛的海选过程就是调查了解本地区该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情况,通过报名情况可以了解该项目受众人群的阶层、职业、年龄,通过海选比赛过程也让本地区参赛人员的总体水平、各年龄段的人才储备以及运动员的基本功技战术意识都能有一个很好的掌握,为国家选材提供参考和帮助。中华龙舟大赛从第一季开始就吸引了十余支顶级龙舟队伍参赛,其中不乏有顶级高校龙舟队,其中部分队员将会成为国家龙舟队的主力军。中华龙舟大赛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推动成立相应数量的龙舟职业俱乐部,从项目的长远发展上看,可以通过打造中国龙舟职业联赛,借力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中国的龙舟运动,进而为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国家顶级媒体及项目最高组织主办此类比赛,可以从大体和宏观上掌握项目普及情况及水平,了解各地区的项目发展短板、限制和阻碍项目普及和发展的原因。国家政府及体育局可利用其权威性以及拥有的绝对话语权,依据各赛区出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出鼓励和推动全民健身及项目发展的相关政策,也可以把群众体育搞得好的地区的经验介绍到别的地区,为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思路。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摸底,国家相关体育部门可以整合资源,各地区借鉴经验,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为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出一份力。
  3.4 以点带面,辐射其他项目
  《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第一季的顺利开展和完美落幕,给了央视体育频道版民间体育赛事的信心和经验。在“谁是球王”第一季阶段总结会上,体育频道总监江和平就表示要做其他项目的尝试。至今,《谁是球王——中国羽毛球民间争霸赛》也完美落幕,各项目球王也已花落各家,央视体育频道决定下面将要着手于足球民间争霸赛。部分地区的民间篮球联赛已经开展的有模有样,央视体育频道可以考虑和项目相关组织合作,把篮球民间争霸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推广。相信民间乒乓球、羽毛球争霸赛、中华龙舟大赛的各种经验将是举办其他赛事的重要参考和借鉴。
  谁是球王乒乓球、羽毛球民间争霸赛的成功举办,最大的一个启示就是选题准,乒乓球、羽毛球都是场地要求不高、民间普及率较高的项目,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这种成功模式给推广其他项目、办相关民间体育赛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愈是群众基础好、参与度高的项目对群众来说愈有意义,通过赛事的举办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去爱这个项目、去学这个项目,带动了全民健身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后备人才。
  4结语
  要想从“体育大国”真正变为“体育强国”,不仅要有竞技体育上的出色战绩,群众体育、学校体育也要有很大的受众群体,真正的开展起来。“谁是球王”系列赛及“中华龙舟大赛”这些民间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给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了思路。活动亲民性的特质、明星的带动、媒体的宣传、营销公司的专业推广以及合理的赛制形式,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极大的推动了群众体育的开展,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力前所未有。我们可以借此经验,充分发挥地方体育局职能、举办具有民族特色且群众参与度高的赛事、制定符合地方群众身心特点的比赛赛制。借“谁是球王”、“中华龙舟大赛”成功举办的这股东风,把群众体育的开展再次推向一个高度,为完成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宏图伟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余静.央视体育节目《谁是球王》的受众效应分析[J].当代电视,2014(1):79—80.
  [2]荆雯.我国草根乒乓球运动发展研究——从“谁是球王”看乒乓球运动推广[J].体育文化导刊,2014(1):32—35.
  [3] 李舒东.国家平台托举“草根”梦想[J].电视研究,2013(8):12.
  [4]张寒.从“全民奥运”到“全民体育”[N].深圳特区报,20130809,第A11版.
  [5]李金澍.国家媒体平台上的百姓球场——《谁是球王——中国乒乓球民间争霸赛》总结研讨会纪要[J].电视研究,2013(8):19—20.
  [6]王晓遐.《谁是球王》——乒乓球民间争霸赛赛制详解[OL].央视网体育台. http://sports.cntv.cn/CNTV综合/ 2013-04-03.
  [7]石锋.从“谁是球王”看新疆羽毛球运动[N].新疆日报(汉),20131230,第006版.
  第一作者:周慧敏(1988-),女,安徽淮北人,上海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和一般运动训练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