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 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昆明医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作者】 吴 勇 许 彪 黎 明 庞文君 付 帅

【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性教学是教研室核心的教学工作之一,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最主要的学习环节。本文就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加强口腔颌面外科学实践性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精品课程 实践教学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实践性教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最主要的学习环节。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体系包括了理论授课以及实践性教学。通过课程学习,能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疗技能。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成效,课程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
  一、实践性教学紧密围绕教学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根据昆明医科大学“立足边疆,面向基层,为边疆少数民族口腔卫生健康服务”的办学理念,本教研室的教学定位为:培养具有较强临床工作能力的实用型口腔医学人才,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较强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的口腔专业毕业生。根据以上定位,本课程的目标是:在加强学生扎实的口腔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前提下,经过口腔颌面外科学基础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训练后,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本学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1. 通过综合的实践教学,加强对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1)综合的实践教学管理:成立由教研室主任、指导教师组成的综合教学小组,具体负责实践教学的实施;教研室根据教学大纲制定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办法以及综合的实践教学计划;学院教学办公室负责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 
  (2)综合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传统的临床教学模式是采用单科轮转实习的方式,即把学生安排到各科轮转实习,把病人按学科分类治疗,学科间缺乏融合沟通,忽视了口腔疾病治疗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未得到充分的综合,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学院的综合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是:成立学生临床实习综合科,以临床教学为中心,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在不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由同一学生实施不同专业的治疗,强调了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贯通、有机整合及实际应用,改革了传统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3)综合的实践教学内容:注重综合教学的内涵建设,突破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单一教学内容的限制,制定并实施了基本技能培训方案,该方案涵盖了五年制口腔医学所要求的基本专业操作技能和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包括无菌术、问诊和基本检查技术、基本急救技术、口腔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共36项。
  (4)综合的实践教学手段:把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团队学习,通过病案讨论、病案展示、角色训练、沟通技能训练及小讲课,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及实际应用能力。
  2. 推行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
  通过对教研室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中实施PBL教学,倡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团队学习。教师给出问题或病案(不完整病案),学生分小组讨论,提出可能的诊断、需增加的信息,通过学生查文献、上网络获得相关信息以补充病案,经过讨论最后得到正确诊断。对学生的调查显示,通过PBL教学,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收集管理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上有明显提高。
  3. 社会实践教学推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1)教研室组织由MSI国际专业服务机构参与的“口腔健康大学行”,组织到省内丽江、西双版纳及怒江州开展少数民族口腔健康调查等活动,使学生走社区、进学校、下农村。要求学生进行组织、设计,完成讲稿和幻灯,担任讲解和培训,撰写活动报告。通过课外实践教学增强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
  (2)聘请省内外专家、自主创业毕业生和企业营销代表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
  (3)发挥地域优势,加强对外交流。我院已加入“湄公河区域国际牙科医学协作组织(IDCMR)”,先后选拔派出二十余名学生赴东南亚国家参加“湄公河流域口腔医学协作组织学术交流会”进行短期学习。通过对外交流,增强了学生国际化意识,开拓了视野,并提高了英语应用能力。
  4. 加强临床实践教学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学科的临床教学包括实验室教学、毕业临床实习两个阶段。通过多媒体课件、视听教材、临床病例讲解、临床实习多种途径等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在实验室教学中,紧密配合课堂理论讲授进度,在口腔仿头模上进行相关操作的规范练习,准备相关典型病例结合录像资料、视听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病例分析,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进入临床毕业实习前,组织临床见习、临床观摩示教、医师助理训练、临床知识专题讲座,使学生逐步熟悉诊治流程,为学生提供一个整合知识结构、缓冲心理适应的平台,为顺利进入临床生产实习打好基础。
  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实行导师制,学生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诊疗思维,严格、规范地进行临床操作技能训练。
  (1)熟练掌握口腔外科疾病的病史收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以及初步诊断、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及可能的并发症;
  (2)熟练掌握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的临床操作,如清创、缝合、打结等基本技能。
  (3)要求学生对疑难病例查阅参考文献,提出检查及诊治意见。对常见问题进行讲解、讨论,使学生养成从临床实际出发的思维方式。学生收集一定数量的病案,包括病历、X片、治疗过程、治疗前后的病情变化,复诊记录,并安排每周汇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整理信息、相互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5. 考核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教研室建立了“实习医师量化考核制度”,实习结束时,依据《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大纲》进行临床技能综合考试。考试则参照国家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的五站式考试模式,对包括无菌术、基本检查技术、基本急救技术、口腔专业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病案分析进行考核。
  三、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
  1. 本学科的发展较快,很多新的内容需要加入到教学中,但带教老师既要从事教学工作,又要从事繁重的医疗工作。需要配备专职人员为教师做好教学资料(如多媒体)以利于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2. 本学科教学内容不断更新和变化,但是教材的内容相对滞后,希望能通过加快教材新编速度、给学生编印补充教材,开设专题讲座等加以改进。
  3. 强调以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业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力度仍然不够。
  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进行,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如何处理好患者权益与学生临床实习之间的矛盾,临床教学要求与学生实践机会减少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吕峰、张潍纤.以精品课程促进高等医药院校课程建设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70-71.
  [2] 王丹、孟贺、彭伟.口腔内科学省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21(4):55-56.
  [3] 魏丽.试论高职高专口腔颌面外科学精品课程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2,(8):133-134.
  [4] 陈中柘、黄洪钟、钟世谋.精品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J].试验科学与技术,2013,11(2):47-49.
  作者简介:吴勇 昆明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生学历/医学硕士学位 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