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样化识字教学 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作者】 程志松
【机构】 四川省万源市沙滩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新课程倡导的识字教学新理念是“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要达到“多识字”的目标,还须构建开放的识字教学体系,将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越俎代疱,细嚼慢喂,将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识字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习的自主权大了,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教学中,我们允许学生识记字形方法的多样性,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二、利用有趣活动识字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 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如,“两个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么字,“二小、二小,头上长着草”(“蒜”)。还可以让学生也编一编“间”字怎么记。学生就说:“太阳外面有一门”。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也可以设计“帮妈妈找娃娃”的游戏来认字,比如学习“海”字时,告诉学生“悔”的妈妈是“每”,指导学生帮“每”妈妈找到它的孩子,在学生找出“梅、海、侮”等字时,可以比较字形,辨别偏旁的不同,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记住字形了。
三、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说出功法”“减法”“换法”。至于有的独体字,则引导学生说出“笔顺法”,稍难的字则是几种方法的“合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对照生字,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识记方法,记起生字来,简单有效,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学生情绪高涨。这样,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他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运用,持之以恒,不断训练,逐步形成能力。
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采取最合理、合适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某一个专题如水果、蔬菜、花草等集中地让学生学习一类汉字,既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汉字的意识,同时这样专题式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巩固汉字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地去创设一些像“字理识字乐园”或“字理识字宝箱”等,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内外进行交流,也可以制成一些小卡片,利用卡片来巩固学习到的汉字,并且卡片比较方便学生携带,可以随时去巩固汉字。同样是《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在卡片上注明拼音与汉字,让学生根据字音去写字,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汉字来认读字音。
五、应该随着课文进行汉字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比较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汉字,让单个的汉字转移到词,再放到特定的语句里去,或者也可以把那句话放到整段文字中去理解,争取可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减轻了学生集中学习汉字的负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看一些广告牌上的字自己学着认读,不认识的可以自己记下来,认识的也记下来,然后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
多样化的识字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通过识字教学的多种性,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识字教学的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为一杯加糖的咖啡,驶上“一条高速公路。”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热情,促使其主动参与。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越俎代疱,细嚼慢喂,将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识字教学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学习的自主权大了,利于学生自我表现,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富有情趣,富于激励。教学中,我们允许学生识记字形方法的多样性,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二、利用有趣活动识字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识字的乐趣。识字是枯燥的,想让学生对识字有兴趣,那我们可以利用有趣活动来达到让学生牢记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减、拼、画、猜、讲故事等多种活动来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寓教于乐,喜欢汉字。所谓“加”、“减”,就是利用汉字结构部首的增减,从而形成不同汉字的方法,来强化学生认字,给学生带来乐趣。比如“日”加“月”是“明”,同样用减的方法:“明”减“日”是“月”。而“拼”则是利用汉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品字结构这些特点,来加快认字,如“一木是木,二木是林,三木是森”“一人是人,二人是从,三人是众”“一火是火,二火是炎,三火也是焱”等等。所谓“画”和“猜”,就是利用汉字音、形、义合一的特点来加快识字。“画”就是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认字,这种手脑并用的方法,在识字教学初期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认识“日”字,可以画画太阳,认识“水”字,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水,等等。而“猜”则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00 个左右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识字。如,“两个人在土上”猜一猜是什么字,“二小、二小,头上长着草”(“蒜”)。还可以让学生也编一编“间”字怎么记。学生就说:“太阳外面有一门”。对于一些容易记错的形近字,也可以设计“帮妈妈找娃娃”的游戏来认字,比如学习“海”字时,告诉学生“悔”的妈妈是“每”,指导学生帮“每”妈妈找到它的孩子,在学生找出“梅、海、侮”等字时,可以比较字形,辨别偏旁的不同,这样学生自然也就记住字形了。
三、引导发现,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说出功法”“减法”“换法”。至于有的独体字,则引导学生说出“笔顺法”,稍难的字则是几种方法的“合法”。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对照生字,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识记方法,记起生字来,简单有效,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学生情绪高涨。这样,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他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不依赖于任何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主动运用,持之以恒,不断训练,逐步形成能力。
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采取最合理、合适的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着某一个专题如水果、蔬菜、花草等集中地让学生学习一类汉字,既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汉字的意识,同时这样专题式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巩固汉字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自主地去创设一些像“字理识字乐园”或“字理识字宝箱”等,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内外进行交流,也可以制成一些小卡片,利用卡片来巩固学习到的汉字,并且卡片比较方便学生携带,可以随时去巩固汉字。同样是《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在卡片上注明拼音与汉字,让学生根据字音去写字,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汉字来认读字音。
五、应该随着课文进行汉字的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比较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汉字,让单个的汉字转移到词,再放到特定的语句里去,或者也可以把那句话放到整段文字中去理解,争取可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同时减轻了学生集中学习汉字的负担。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看一些广告牌上的字自己学着认读,不认识的可以自己记下来,认识的也记下来,然后在班上与同学进行交流。
多样化的识字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自动识字的习惯,还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挖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通过识字教学的多种性,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实现识字教学的情趣化,使识字教学成为一杯加糖的咖啡,驶上“一条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