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

【作者】 谭太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女学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造成的。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得不到激励,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而得到激励,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非常注重练笔写作,“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那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呢?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写作 信心 评改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检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厌烦、畏惧的心理,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真可谓“畏作文如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不可忽视:即教师作文评价过于简单和严厉,这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腐蚀了学生的自信心。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努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推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行动,有收获,才能真正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断提高写作水平。那句话说的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作文的积极性,我们不妨采用民主开放的作文评价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其实,让学生爱上写作也很容易。
  一、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信心。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树立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其次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爱写,乐写。这要求教师做到:给学生营造自由表达和乐于表达的氛围。让学生感到作文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想,是一件轻松的事。
  刚开始教学生写作文时,学生都不敢下笔,记得那是四年级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四下午,我让他们写写自己,他们没有人敢写。我这时候拿出一本《读者文摘》给他们读《一滴水》的第一段,(我加以改编,编得很浅显)“这一滴水也许是(尼格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奇迹呢。)也许只是脸盆里的一个肥皂泡,也许是妈妈喝的茶,也许是天上落下的一滴雨,也许是快乐时发狂的一滴泪……”我读得很慢,读着,读着,学生就开始在座位上大叫起来,也许是“小弟弟的一滴尿,也许是姐姐伤心的眼泪;也许是花丛中的一滴露珠,也许是妈妈额头上的一滴汗珠,也许是婴儿嘴边的奶滴……”我打断了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把自己刚才想到的,说出的,甚至想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最好的作文。等学生写完后,我再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读的就是一个最有名的作家拉加托斯的最有名的作品《一滴水》,并肯定学生,你们多了不起啊,你们刚才写的作品与大作家齐名。学生明白了,写作原来就是如此简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二、品尝成功喜悦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1)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拟定作文题目时,要因人而异,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米可炊”,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能力,能够“摘到果子”。树立写作的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成功。
  (2)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发表时,那种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是无法言喻的。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然这“投稿”形式是灵活的,可以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网上发表;也可参加班级自编的作文报、班级作文选、校园作文展……让每篇作文都能发表,每位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学期来,我所执教的班级共出版作文集15本,课前课后总看见他们捧着这些作文集津津有味地看着,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时,那开心、自豪、幸福都绽放在脸上。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要动脑筋,多学习他人的经验,如给学生的习作真诚的评语,或进行课堂评议;或在黑板上直接写出“表扬小作家”及这些学生的名字”或墙报张贴;学校广播;参加竞赛;报刊发表……我的具体做法是: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每周一节的周记展读会,我会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上个学期刚让学生写日记时,学生写的日记真的很空洞,甚至有很多学生语句也不通顺,我拼命地找优点,每次表扬十余篇,让六个同学上台读自己的日记或者作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加以点评,这篇日记以某个句子写得好;另一个学生写的材料很新颖;这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很真实;那个学生的动作描写很准确……这样每周我有两个下午托管课,也就有12个学生可以上台读自己的作品。一个学期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此基础上,选出佳作编成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选择特别精彩的一句在班级凡人佳句栏内“发表”也未尝不可。争取一个学期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生活处处皆文章,写作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写作的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活动课作文,游览作文,师生日记沟通,为自己的画写故事,自编童话,想象作文,观察日记,抒情小诗……丰富多彩的作文形式犹如五彩缤纷的生活,于是学生的作品也像春天盛开在原野上的小花,有声有色,方兴未艾。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学生喜欢看电视,喜欢视觉刺激,这很正常,可以利用学生对电视的兴趣,给他们布置写电视剧的作业。学生会格外关注电视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再加上他本身对电视的兴趣,学生会对写作不在恐惧,甚至会对这样的作业充满期待。
  三、优化评改方式
  1、互相交流、学习
  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以(下转第34页)(上接第91页)往总是学生的作文一写完,教师就收起来一篇篇地改的。那么教师如此“辛苦”,效果是否就会好了呢?其实不然,作文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学习,培养自改能力。因而在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见?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评你认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修改。还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朗读,相互借鉴,阅读修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这样的活动既轻松又愉快,即让学生感兴趣又提高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多鼓励,少批评
  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品尝学生的习作,不然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或是一个优秀句子,或是一个好词……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既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尔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