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高校学生辅导员工作的认识与反思

【作者】 鲁光启 张 超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高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咨询与服务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材和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辅导员工作的再认识与反思对做好辅导员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定位
  Abstract:College counselor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ngaged in is the backbon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service,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task of College Students'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service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fluence college students growing up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Therefor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k of counselors and Reflection on doing the work of counselors,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The counsel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高校学生辅导员又称政治辅导员,是一支工作在一线的特殊教师队伍。“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频繁,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扮演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1]”。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工作不断发生着变化,辅导员的工作也不断的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这也使得辅导员的职责定位在新的时期需要进行新的思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设立辅导员岗位,并不断完善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也对辅导员的发展和职责定位不断产生着变化,然而,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艰巨任务,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认识辅导员工作,如何开展和改进辅导员工作进行新的思考。因此,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否定的,也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笔者作为一名辅导员,通过一线工作实践,深深感受到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为建立新型的的辅导员职责定位产生一定的思考。
  1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
  1.1高校辅导员职责演变
  从1952年,国家提出设立政治辅导员以来,辅导员的工作定位也不断发生着变化,辅导员工作也由原来的主要做政治工作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再到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比如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也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越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0年、2004年分别出台文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16号文件,拓展了辅导员职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包括帮困、心理、就业、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并从很多方面为辅导员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2006年,教育部又签发第24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聘任、培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
  近年来,相继制定了《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提出到2010年培养和造就1000名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定国内影响的专家等目标。2013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2013-2017年)》(教党〔2013〕9号),提出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能力标准体系,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2014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的通知,调整和完善高校辅导员培养培训方案、工作职能设置、考评考核指标等。
  1.2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
  1.2.1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思考者、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长期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为频繁,对学生思想动态最为了解,是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思考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承担着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殊角色。
  1.2.2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航者。
  为人师表,行为世范。高校辅导员具有管理干部和教师的双层身份,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教师本身的职责,从做人、做事、做学问各个方面以身作则,加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与目标,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人生习惯。
  1.2.3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辅助者。
  辅导员长期在一线开展学生工作,善于沟通,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多,彼此相处时间长,对学生的各种状况较为了解,因此,辅导员较易于与大学生打成一片,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也有助于帮助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对当前辅导员职责定位的思考与建议
  2.1对辅导员职责定位的思考
  2.1.1当前高校辅导员职责的本质性工作逐渐被淡化与模糊。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转为大众化,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学生事务逐渐增多,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大。如今学校学生工作涉及到学生评优、评先、奖励、处分、资助、学籍管理、宿舍管理、医保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创业教育、党团建设、学生组织及社团活动指导等多个方面,还有较多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要进行处理,这也导致了如今的辅导员更多的是在做保姆式的学生事务办事员,过多的事务性工作占用了绝大多数时间,使得辅导员只有极少的时间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与设立“政治辅导员”岗位之初时的角色职责定位似乎产生了过大的偏离,也使得辅导员的专业化几乎成为流于书面或形式。此外,笔者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范围在不断扩大,层次在不断提高,仅仅依靠传统的课堂式灌输已不能有效的提高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也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当前,学校除了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些广为大学生所应付的考试型学习外,真正上到学生心里的思想与精髓确少之又少,且这些专业教师很多都上课如走马观花,没有进一步的让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实践中去。虽然辅导员被冠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由辅导员担任的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基本只有“形式与政策”,而由于学时有限又被课程内容所缚,两三次课的学习和交流也基本没有深入的思政教育作用,辅导员真正所能进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只能通过日常与学生的谈话、开会、指导学生活动和学生骨干思想传达等,虽然,笔者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尽可能融入大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但这种没有统一规范的教育形式就可能因为辅导员之间及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认识不同、层次不同、深度不同、理解不同和责任心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从而可能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流于空谈,辅导员的初始岗位职责流于书面。而这也不应该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为广泛的形式。
  2.1.2角色越位与较低职业认同
  随着辅导员工作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及综合化,在工作中,辅导员角色越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担任的工作繁多而复杂,和学校绝大多数职能部门均有工作联系,所以,高校各级职能部门均可向其布置工作任务,“各项工作都需要辅导员去落实,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任务繁重,常常陷入各种管理工作的泥潭中【2】”。此外,辅导员大量的日常学生工作使他们不能像专业课老师一样专心提高研究能力,科研成果少,质量低,多为按章办事与为人处事的事务性质和服务性质,专业技术壁垒低,专业离散度大,工作非常繁琐辛苦但满意度不高,常为外界人士认为是为难学生、迎合领导谁都能做的无技术含量的高校教师工作。
  此外,尽管在辅导员招聘时的要求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进入工作后,由于需要角色转变,仅仅通过很短的岗前培训就直接承担工作,致使辅导员队伍自身对工作状况不了解,缺乏工作经验,对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难以把握,自身职责和任务不清楚,以经验感觉开展工作的情况时常发生,导致很多辅导员自身成长如社会主义道路般在摸索曲折中前进,工作质量和效率急需提高。这些种种现象都对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有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2对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的建议
  2.2.1辅导员岗位的设立是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现实国情和现实条件下设立的,并在设立的60多年间,为国家教育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也将继续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承担重任。其工作职责、功能和定位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该有所发展,但,“辅导员职责定位在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前提下进行重新反思,其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从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历史、现实状态及其工作职责的影响因素来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都应当对辅导员职责重新反思、准确定位[3],”让辅导员工作的职责定位必须更加准确,理清思路、提高意识,更多的回归到自身工作的本质内容和要求即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线上来。
  2.2.2根据近年来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倡的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与目前的现实工作状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学习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的做法,首先,让思想政治辅导员从繁杂的日常事务工作中脱离出来,设立事务管理和服务工作人员;其次,辅导员应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并与指导学生组织和活动的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不空洞、不走马观花、不流于形式,真正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行动中去,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政治觉悟;此外,可从高年级或高层次品学兼优的学生中挑选若干学生分别担任某种日常事务工作人员,这既可培养他们自身的为人处事能力,又可形成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作用,还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以至于形成稳定的校园文化;另外,从庞多繁杂的事务中抽身的辅导员,既有更加充分的时间去探索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有更多是时间从事学术研究,总结、收获工作成果。使辅导员工作有成就感、有意义和有一条畅通的晋升之路也即是让这支队伍更加稳定,也更有利于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
  参考文献:
  [1]陈丹丹:《当代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关系构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3.
  [2]李磊:《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再思考》[J],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年第5期.
  [3]薄璐:《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的反思》[J],载《百家视野》,2013(7).
  [4]王胡英:《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演变》[J],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研究成果:大学生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与四强球队区域联防得分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