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
【作者】 王晓磊
【机构】 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中学数学新教材在每章开头的序言,问题引入,“研究性课题”中都编排了大量的应用题,可见应用题的重要性。根据初中学生的特征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题意识和解应用题的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数学 应用题 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应用题是把纯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因此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且通过应用题的解题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创新能力。以下是我近几年来对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加强学生的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题目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就是题目文字冗长、烦杂,常令学生抓不住要领,不知如何解题。这就要求学生能从所给的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寻找有用的条件。许多学生一见到题目那么长连读的勇气都没有了(必须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静,认真对待,不能随意放弃)。也有许多初中生阅读应用题后往往对题意理解不透,给解题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功底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是让学生划去题目中的修饰词,找到关键词,有必要时多读几遍题目,加深理解,能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并能找到隐藏在题目中的条件。如关于追击问题的一道应用题: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时,半小时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20分钟内把命令传达给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6千米/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此题题目较长,涉及到的量也比较多。我让学生先分析连队行军的时间、速度、路程。再分析小王骑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寻找到两者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利用图解、列表、框架等形式,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确定哪个量是最终要求的未知量。这样一个个量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复杂的问题就显得简单了。
二、选择身边的应用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巧妙地结合各个知识点,选择和编制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题。比如:环保问题、节水问题、利润计算问题等等,教师选择应用题要广泛联系实际,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有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我们很多学生都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说出顺水行船比逆水行船要快些,这就是水流速度的影响。那么水流速度起到的作用是推动或者阻止船的行驶速度,也就是顺流行驶的速度是船自身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而逆水行驶的速度就是船自身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这样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顺水逆水行船的问题。
三、对应用题进行总结归纳,分类教学
初中数学应用题一般可以分为这几类: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商品价格问题、人员分配问题、产品配套问题、商品利润问题、数字问题等等。尽管应用题灵活多变,但是,数学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还是非常相近的,只要把相近相似的同类问题总结归纳,逐一分析然后综合理解,那么学生就会掌握此类应用题的总体解题思路,在面对新题型时就会镇定自若,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利润问题,而且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变式,但是利润问题所涉及的无非就是那几个利率计算公式,所以只要注意好公式的正确运用以及对利润问题的整体把握,多注意各个题目中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那么解决利润问题就会变得轻松容易了。还有,路程问题会涉及多方面的解题思路,其出题方法也可以与多种问题混合起来命题,相应会增加题目的难度。所以对于路程问题要找到各类运动的相同之处,明确运动的总体过程,了解什么时候相向运动,什么时候相遇,什么时候相背运动,什么时候又发生追击问题等等,只要过程明确,那么无论题目怎么变化,其本质仍然是路程问题,涉及的量就是常用的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解题的总体思路仍然相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在强调学生各方面能力普遍提升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应用题教学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当然,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还需要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多注意积累,加上教师有效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 应用题 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应用题是把纯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是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来分析研究客观世界的种种表象并加工整理和获得解决的过程。因此应用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而且通过应用题的解题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归纳类比能力,创新能力。以下是我近几年来对应用题教学的一些想法。
一、加强学生的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找出相应的等量关系
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所以题目涉及的背景材料十分广泛,涉及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就是题目文字冗长、烦杂,常令学生抓不住要领,不知如何解题。这就要求学生能从所给的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寻找有用的条件。许多学生一见到题目那么长连读的勇气都没有了(必须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冷静,认真对待,不能随意放弃)。也有许多初中生阅读应用题后往往对题意理解不透,给解题造成很大障碍。因此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言功底是势在必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是让学生划去题目中的修饰词,找到关键词,有必要时多读几遍题目,加深理解,能清楚的知道哪些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并能找到隐藏在题目中的条件。如关于追击问题的一道应用题:某连队从驻地出发前往某地执行任务,行军速度是6千米/时,半小时后,驻地接到紧急命令,派遣通讯员小王必须在20分钟内把命令传达给连队.小王骑自行车以16千米/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连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此题题目较长,涉及到的量也比较多。我让学生先分析连队行军的时间、速度、路程。再分析小王骑车的速度、时间、路程,寻找到两者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利用图解、列表、框架等形式,把大问题分解成小问题,确定哪个量是最终要求的未知量。这样一个个量之间的关系就一目了然,复杂的问题就显得简单了。
二、选择身边的应用问题,让学生更多地关注生活中的数学
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需要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既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现实生活中的题材,巧妙地结合各个知识点,选择和编制一些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题。比如:环保问题、节水问题、利润计算问题等等,教师选择应用题要广泛联系实际,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现象描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数学应用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如有一道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我们很多学生都坐过船,对顺水行船、逆水行船、水流的速度有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会说出顺水行船比逆水行船要快些,这就是水流速度的影响。那么水流速度起到的作用是推动或者阻止船的行驶速度,也就是顺流行驶的速度是船自身的速度加上水流的速度,而逆水行驶的速度就是船自身的速度减去水流的速度。这样讲,学生就很容易理解顺水逆水行船的问题。
三、对应用题进行总结归纳,分类教学
初中数学应用题一般可以分为这几类: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商品价格问题、人员分配问题、产品配套问题、商品利润问题、数字问题等等。尽管应用题灵活多变,但是,数学问题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还是非常相近的,只要把相近相似的同类问题总结归纳,逐一分析然后综合理解,那么学生就会掌握此类应用题的总体解题思路,在面对新题型时就会镇定自若,游刃有余。例如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遇到利润问题,而且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变式,但是利润问题所涉及的无非就是那几个利率计算公式,所以只要注意好公式的正确运用以及对利润问题的整体把握,多注意各个题目中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那么解决利润问题就会变得轻松容易了。还有,路程问题会涉及多方面的解题思路,其出题方法也可以与多种问题混合起来命题,相应会增加题目的难度。所以对于路程问题要找到各类运动的相同之处,明确运动的总体过程,了解什么时候相向运动,什么时候相遇,什么时候相背运动,什么时候又发生追击问题等等,只要过程明确,那么无论题目怎么变化,其本质仍然是路程问题,涉及的量就是常用的路程、速度、时间三个量之间的变化与联系,解题的总体思路仍然相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在强调学生各方面能力普遍提升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应用题的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作为数学教师,要根据应用题教学的特点,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当然,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还需要学生平时在课堂上多注意积累,加上教师有效的教学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