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作者】 梁 宏

【机构】 广西博白县博白镇第三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过程囿于固定的、狭窄的认知框框中,把传授知识和技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如何体现新课程理念,以适应、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
  一、新课标对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当实现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历史教师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引导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历史问题。
  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新课标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对教师的自身素质的要求。很多教师参加工作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知识结构跟不上需求,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有权威人士指出:“那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真理,而产生的知识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迷信和以固定观念看待事物,以老经验处理新问题等都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因此,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具备追综历史学科学术动态和学术研究的能力,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对基本知识的进一步提升。教师要抓好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才能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实现思维的创新。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同样重要的。只传授历史基础知识而忽略创新精神的思维训练也违背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学生形成自己在接近客观历史原貌的前提下对历史现象的一点认识,而不是去死记硬背。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定势,展开思维飞跃的翅膀,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寓论于史,史论结合,活学活用。 
  四、爱国主义教育便是高中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
  由于历史课的特殊功能,爱国主义教育便是高中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之一,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源流长,是世界文明古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过深远影响。从四大发明到敦煌莫高窟,从万里长城到秦陵兵马俑等等,这一切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和集中体现。使学生认识到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对世界的贡献和责任,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忱。同时,要联系现实,进行国情教育,如讲戊戍变法、明治维新时要联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使学生懂得,一个国家结合本国的国情,通过学习他国的经验和长处来发展壮大自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闭关自守是不行的。学生不仅了解历史,而且接触了现实,把改革开放的观念植于脑海,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积极投身于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去。再次,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论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性,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坚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教育学生树立好用科学技术报效祖国的决心,为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青春和力量。
  五、倡导教学形式多样化,但不能丢弃教学重点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而对教学内容重点的把握,一堂课的时间有限,需要选定重点的内容,组织重点的活动,而重点活动是应该围绕着重点内容来设计的。但现在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围绕着重点内容展开教学,而是舍本求末,追逐形式,或是就一些枝节性的问题组织讨论;或是对重点的内容轻描淡写,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其他的内容上。
  六、运用多媒体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随着电脑和网络的逐渐普及,多媒体走进了教学课堂。多媒体教学通过网络平台,无限放大了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与全国各地的师生共同分享教学成果,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现在众多初中课堂还配备了“交互式白板”,白板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更多便利,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通过有声的画面、丰富的素材、动人的视频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种感官的享受,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会,他们对教学内容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与学生交流学习的多媒体平台,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总之,初中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修养,以适应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求真谛,进一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为初中历史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