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怎样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作者】 姚艾伶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教师教,学生学。这种“填鸭式”仍然存在。这只能导致一个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的累。时间一长,很多学生的精力就会跟不上,注意力自然就不会集中。因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这个时候的学生更容易对有吸引力的东西感兴趣,一旦他们感到疲劳,就更不可能对这种枯燥、乏味的“填鸭式”感兴趣,自然注意力就会分散,长时间下来,成绩肯定会下降,该掌握的知识得不到及时掌握,这就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与否,也是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保证。我认为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它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连他们也不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那老师再出色也无济于事。那要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呢?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三、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当然,可能还有别的方面,我想就这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有人会说,这几点中有些是次要的,何必着重讲出呢?但我想,以上每个方面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缺了哪一点,这堂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即使低了百分之零点一,都是这堂课的失败,都会影响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我想这几点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虽然原来也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味地强调过去,就会落后了。结果我有时在这样处理问题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听原来我老师这样教我们的。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更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已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知识相当程度上来自老师。就拿语文来说,由于涉及面广,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古今中外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还包括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六年教学下来,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只要我在上课中穿插一些文学故事的内容,哪怕只有一小点,决大部分的学生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有的还要求再讲。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教师应该也在这方面注意积累,这也恰恰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因为你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样再你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效率就有了保证。
三、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老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算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我想,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交流,比如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三年下来,我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这些交流的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课。这样的老师上课,有哪些学生不愿听呢?这也无形中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还有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
以上这几点我认为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三、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当然,可能还有别的方面,我想就这几方面谈谈我的体会。有人会说,这几点中有些是次要的,何必着重讲出呢?但我想,以上每个方面都会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缺了哪一点,这堂课的效率就会打折扣,即使低了百分之零点一,都是这堂课的失败,都会影响到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我想这几点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
一、教师自身应改进教学方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课堂教学
社会在不断进步,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进步和变化的。如果我们一味地沿用老的一套教学模式,那么作为教师就会跟不上形式,教学势必要落后。在我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我们读书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虽然原来也有好的学习方法,但是一味地强调过去,就会落后了。结果我有时在这样处理问题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而这种方法也是我听原来我老师这样教我们的。所以,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因为学生只是在很被动地接受知识,就像完成某项任务一样,不是用心去理解、接受。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吗?那课堂效率怎么能提高呢?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课更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改进教学方法当然还要先进的、正确的教学理论来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不断地学习、补充这方面的知识。
二、教师应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现代社会已是一个飞速发展的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现代的学生所接触的事物也越来越多,只靠书本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要。他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识,由于条件限制,这部分知识相当程度上来自老师。就拿语文来说,由于涉及面广,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对古今中外文学有一定的了解。还包括这些国家的风俗习惯、人文等。六年教学下来,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只要我在上课中穿插一些文学故事的内容,哪怕只有一小点,决大部分的学生立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有的还要求再讲。此刻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高了。所以,教师应该也在这方面注意积累,这也恰恰是一个教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因为你给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越多,学生就越容易感兴趣,课上注意力也就越集中,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而且,学生会对你产生一种钦佩之情。这样就大大增强了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样再你上课时,学生注意力就会相对集中,课堂效率就有了保证。
三、应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相互的。假如说一个老师和学生只是简单的教和学的关系的话,那这个老师肯定是个不成功的老师。师生关系涉及好几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学习和生活。曾经听到过学生这样的言谈:“我不喜欢某某老师,他不关心我们的学习。上完课就算了,我喜欢某某老师,他上课时耐心地指导我,下课有时间尽量帮我解答难题,他很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学生的这些话,就是指师生之间有了情感交流。我想,后者上课的课堂效率会高于前者。因为他注意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假如你在上课时能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生交流,比如你一个赞许的动作,一句表扬的话,一个微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在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三年下来,我感觉所有的学生都喜欢有这些交流的老师,都喜欢上这样的课。这样的老师上课,有哪些学生不愿听呢?这也无形中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高了。还有课后和学生加强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觉得一个老师在平时如果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使学生感到这位老师很关心学生,那么这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就具有亲和力,师生关系融洽了,他上课时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这位老师,更容易积极参与这堂课的教学。正因为有了平时这些情感交流作为基础,此时课堂的氛围一定会很融洽,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很浓,热情会很高,注意力怎会不高度集中呢?
以上这几点我认为都很重要,不必分主次,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提高学生注意力、保证课堂效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心得,希望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