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曹文渊

【机构】 甘肃平凉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如何在教学中选择与设计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本文从选择依据、设计原则两个方面作了分析说明。
  关键词:教学 多媒体 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信息社会。现代教育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多媒体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为各学科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听环境,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多维的信息,缩短了教学时间,扩大了教学规模。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同时补充了传统教学中实践环节的不足,使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程序组织教学,也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组织与修改,因人而异地调节教学进度,促进学员踊跃参加与讨论。这种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得以充分地发挥,对探讨新的教改思路,培养新的教与学的思维方式,启发活学活用的创新精神,寻找教学改革的创新点,具有现实意义。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与以往任何一种先进媒体的应用相比,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发生了更深刻的改革,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多媒体信息使得教学与现实有了更密切的结合。传统知识的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的,虽然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员需要领会,在脑中努力拼凑,去感受客观存在的一些东西,这是相当困难的过程,然而,有了多媒体技术,就可直接把现实世界表现出来。例如,宏观的宇宙世界,微观的物质结构,如用语言描述,得到正确的概念对教学而言是非常困难的。但在今天的多媒体时代,可以使用模拟仿真,使内容、结构变得非常直观、更容易了解。
  (一)增强感官效应以提高学习效率
  众所周知,人类的感知行为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三种不同的形态。人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自身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把外界信息传递到大脑,经过分析、综合从而获得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仅通过单一渠道吸收信息的状态,同时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信息最容易被人接受而且容易记忆,同时适应了不同个体在认识形态上的种种差异,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以往形式单一、直线展开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从而使学员更容易理解,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用信息的多维化来满足思维的多维化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人们主要是依靠语言、文字以及数据来表示、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即:学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和培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真正进入视觉、听觉与触觉等感官并用的境地,将抽象逻辑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融为一体,使之变为共同参与学习进程的多维动态方式,突破了抽象逻辑思维的难点和局限,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人的自然思维习惯,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更高的学习效率。
  (三)全方位的多媒体信息有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
  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中,主要引入的是多媒体的概念和方法,目的是将多维的教学媒体信息用于超媒体结构实施有效的组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易于控制的特点,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去引发学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能满足个体化的学习要求。这种多媒体和电脑的完美结合,以全方位的立体空间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灵感。这种充满创造性的学习过程,是其它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四)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信息广泛化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面对面地向学员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传统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传送的信息也是单向的,不能广泛的采集相关的教学信息与学员来分享,同时受条件影响,也极大地限制了授课的时间、地点和过程,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使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的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使得我们的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限制,同时我们可以重复观摩,学习课程内容。
  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选择与设计
  (一)选择依据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丰富多彩、功能各异的教学媒体中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的组合才最为合适,最为有效呢?这是教学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基本考虑,也是教学设计的策略要素之一,我认为在进行网络教学设计时媒体的选择依据应该是:满足教学目标,每次教学都有具体的教学要求。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输教学信息、依据教学内容,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运用的教学媒体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内各章节内容不同,运用的教学媒体要求不同。进行教学设计时就应该分别对待、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应该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征、依据自身网络条件,由于现在网络条件的限制,存在服务器瓶颈,带宽瓶颈等问题,网络传输速度受限,根据教学内容主要在局域网中,速度较快,带宽较宽,可选择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相反,在广播网络中应尽量少用这类媒体;依据交互能力选择,在网络教学中,尤其是远程教学中,当学生有疑问时,应能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回答,因而央选择媒体时,应选择交互能力强的媒体。
  (二)设计原则
  网络教学媒体设计主要是指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对网络教学中各种教学材料的设计,包括教学网页,网络课件等都是为了保证完成教学目的,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有更高的传播效率,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教学性原则,这依然是网络教学的最基本的原则,我们设计的媒体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传输教学内容的,如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再漂亮的媒体也不能用于网络教学中;标准性原则,网络教学媒体中涉及的媒体种类繁多,各种媒体又有很多种格式,那么我们选择时就应遵循一定的标准,而不能仅凭个人爱好作设计;技术性原则,在遵循网络教学媒体设计标准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条件来设计,不能单纯追求高科技面忽略了自身软硬件能否承载的问题;艺术性原则,在满足教学性、技术性的前提下,应该有一定艺术性的原则,使页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分类组织易于查找;实时性原则,网络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不一样,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更新,而传(下转第73页)(上接第74页)统媒体很难做到这点。网络教学媒体还应根据本学科的发展,随时更新内容;参与性原则,传统教学媒体一般由教师制作,但类似远程教学就脱离了这样一种模式,要求学生也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监督、指导、评价的作用;组合性原则,由于教学内容丰富,往往一种媒体很难表现教学内容,需要使用多种媒体组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传递;
  以上几种原则并不是孤立的,我们设计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不能拘泥于一点而忽视它,更不能生搬硬套,不然就不可能设计出好的教学媒体。
  综上所述,尽管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已经广泛应用,对传统教学方式形成了一种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要客观的认识到它不是教学的全部,从而不否定传统课堂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将各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不具备表达方式的所有优点,语言、手势和表情的交互作用,对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而言在目前还无法达到。目前,制约多媒体信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关键问题:一是大数据量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众所同知,多媒体信息特别是视频的数据量往往是大得惊人,对这些信息的合理存储及有效管理还需认真探讨。二是多媒体信息的快速查询与存取。教学不等人,信息必须快找、快用、快存否则,会影响教学的实施。三是多路并发即信息共享问题。如果还达不到信息共享就发挥不出网络的优势,与单机没有什么区别,这三项技术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急待解决的。应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必须能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能够应用于一线教学。如何保证在对基础知识精选的基础上,培养、拓宽创新思维能力?仍为教员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时应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技术与网页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12
  【2】程格佳 多媒体技术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创新建设 2009.10
  【3】《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王志强、蔡平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3
  【4】]王鹏远、王选勃、王珏.如何用几何画板教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10
  【5】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作者简介:曹文渊,兰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文字”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讲师(中学一级教师)职称,现任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