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校园网网络安全分析与解决方案
【作者】 姜 超 杨春梅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有3种: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数据安全。硬件包括网络中的各种设备及其元配件、接插件及电缆;软件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各种驱动程序、通信软件及其他配件;数据包括系统的配置文件、日志文件、用户资料、各种重要的敏感数据库及其网络上两台机器之间的通信内容等机密信息。
关键词:安全 计算机病毒 漏洞
一、校园网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法
(一)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中,病毒已从存储介质(软、硬、光盘)的感染发展为网络通信和电子邮件的感染。所以,防止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网络安全隔离。网络和网络之间互联,同时给有意、无意的黑客或破坏者带来了充分的施展空间。所以,网络之间进行有效的安全隔离是必须的。
(三)网络监控措施。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网络资源保护。
(四)借助软件解决网络安全漏洞。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无法确切了解和解决服务器系统和整个网络的安全缺陷及安全漏洞,因此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来解决此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第三方软件要包含以下功能:过滤不当内容网页;IM即时通信使用管理;流媒体下载管理;阻挡P2P点对点档案分享;阻挡Spyware间谍软件封包;防范诈骗网站与恶意程序代码攻击;提供完整的在线的网络活动分析报告;完整记录学生上网行为;提供各种详细的网络应用与潜在网络威胁风险分析报告等。
(五)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一旦被破坏或丢失,其损失是灾难性的。所以,做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是校园网迫切需要的。
(六)有害信息过滤。对于大中型校园网络,必须采用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和信息过滤相结合的系统,实现对整个校园内电脑访问互联网进行有害信息过滤处理。
(七)网络安全服务。为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有必要对整个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配备方案。
二、网络安全保护
(一)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目前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的方法主要有:MAC地址过滤、VLAN隔离、IEEE802.1Q身份验证、基于IP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和防火墙控制等等。
(二)物理隔离
首先要明确,物理隔离是网络隔离的早期描述,这里沿用物理隔离,而不用网络隔离这个概念。物理隔离的指导思想与防火墙截然不同,防火墙是在保证互联互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安全;而物理隔离则是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互联互通,如果不安全,则断开。
(三)逻辑隔离
对大多数机关用户来说,逻辑隔离应该是最为经济实用的方法了。广泛地来看,我们所知的各种安全技术都是在使用逻辑隔离。
也就是说,在保持网络连通(包括直接或者间接)的同时,对网络流量有所取舍。包括VLAN(虚拟局域网)、访问控制、VPN(虚拟专用网)、防火墙、身份识别、端口绑定等等在内的方法都是在某种限定下实现隔离。
(四)防火墙技术概述
为了使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占有性等方面得到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尤其在Internet 环境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考虑和选择尤为重要。采用传统的防火墙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选择方案。随着安全问题上的失误和缺陷越来越普遍,对网络的入侵不仅来自高超的攻击手段,也有可能来自配置上的低级错误或不合适的口令选择。而防火墙的作用就是防止不希望的、未授权的信息进出被保护的网络。因此,防火墙正在成为控制对网络系统访问的非常流行的方法。
(五)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应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几种典型的攻击检测系统。
典型的IDS通常采用静态异常模型和规则误用模型来检测入侵,这些IDS的检测是基于服务器或网络的。早期的IDS模型设计用来监控单一服务器,是基于主机的攻击检测系统;而近期的更多模型则集中用于监控通过网络互连的多个服务器。
(六)网络安全漏洞防范
网络安全漏洞的威胁。对于网络漏洞的威胁可以按照风险等级给予说明。对那些具有低严重度和低影响度的网络安全漏洞可以归纳为低级别的安全漏洞;而那些具有高严重度和高影响度的安全漏洞可以归纳有高级别的安全漏洞。
(七)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等等危害使人们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网络防病毒的技术,了解网络防病毒的方案。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普及,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国家和企业都对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特定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应建立在对网络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实际应用而做。由于各个系统的应用不同,不能简单地把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固化为一个模式,用这个模子去套所有的信息系统。
本文根据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的总体规划,从桌面系统安全、病毒防护、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加密、信息完整性校验、抗抵赖、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方面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出一整套解决方案,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关键词:安全 计算机病毒 漏洞
一、校园网网络安全的解决方法
(一)网络病毒的防范。在网络中,病毒已从存储介质(软、硬、光盘)的感染发展为网络通信和电子邮件的感染。所以,防止计算机病毒是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
(二)网络安全隔离。网络和网络之间互联,同时给有意、无意的黑客或破坏者带来了充分的施展空间。所以,网络之间进行有效的安全隔离是必须的。
(三)网络监控措施。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网络资源保护。
(四)借助软件解决网络安全漏洞。对于非专业人员来说,无法确切了解和解决服务器系统和整个网络的安全缺陷及安全漏洞,因此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来解决此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安全解决方案。第三方软件要包含以下功能:过滤不当内容网页;IM即时通信使用管理;流媒体下载管理;阻挡P2P点对点档案分享;阻挡Spyware间谍软件封包;防范诈骗网站与恶意程序代码攻击;提供完整的在线的网络活动分析报告;完整记录学生上网行为;提供各种详细的网络应用与潜在网络威胁风险分析报告等。
(五)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一旦被破坏或丢失,其损失是灾难性的。所以,做一套完整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措施是校园网迫切需要的。
(六)有害信息过滤。对于大中型校园网络,必须采用一套完整的网络管理和信息过滤相结合的系统,实现对整个校园内电脑访问互联网进行有害信息过滤处理。
(七)网络安全服务。为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有必要对整个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配备方案。
二、网络安全保护
(一)网络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策略,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它也是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护网络资源的重要手段。
目前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的方法主要有:MAC地址过滤、VLAN隔离、IEEE802.1Q身份验证、基于IP地址的访问控制列表和防火墙控制等等。
(二)物理隔离
首先要明确,物理隔离是网络隔离的早期描述,这里沿用物理隔离,而不用网络隔离这个概念。物理隔离的指导思想与防火墙截然不同,防火墙是在保证互联互通的前提下,尽可能安全;而物理隔离则是保证安全前提下,尽可能互联互通,如果不安全,则断开。
(三)逻辑隔离
对大多数机关用户来说,逻辑隔离应该是最为经济实用的方法了。广泛地来看,我们所知的各种安全技术都是在使用逻辑隔离。
也就是说,在保持网络连通(包括直接或者间接)的同时,对网络流量有所取舍。包括VLAN(虚拟局域网)、访问控制、VPN(虚拟专用网)、防火墙、身份识别、端口绑定等等在内的方法都是在某种限定下实现隔离。
(四)防火墙技术概述
为了使网络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和占有性等方面得到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尤其在Internet 环境中,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考虑和选择尤为重要。采用传统的防火墙网络安全体系结构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选择方案。随着安全问题上的失误和缺陷越来越普遍,对网络的入侵不仅来自高超的攻击手段,也有可能来自配置上的低级错误或不合适的口令选择。而防火墙的作用就是防止不希望的、未授权的信息进出被保护的网络。因此,防火墙正在成为控制对网络系统访问的非常流行的方法。
(五)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已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国外一些研究机构已经开发出了应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几种典型的攻击检测系统。
典型的IDS通常采用静态异常模型和规则误用模型来检测入侵,这些IDS的检测是基于服务器或网络的。早期的IDS模型设计用来监控单一服务器,是基于主机的攻击检测系统;而近期的更多模型则集中用于监控通过网络互连的多个服务器。
(六)网络安全漏洞防范
网络安全漏洞的威胁。对于网络漏洞的威胁可以按照风险等级给予说明。对那些具有低严重度和低影响度的网络安全漏洞可以归纳为低级别的安全漏洞;而那些具有高严重度和高影响度的安全漏洞可以归纳有高级别的安全漏洞。
(七)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占用磁盘空间和对信息的破坏、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给用户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等等危害使人们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要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网络防病毒的技术,了解网络防病毒的方案。
三、结束语
随着网络应用的深入普及,网络安全越来越重要,国家和企业都对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特定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应建立在对网络风险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实际应用而做。由于各个系统的应用不同,不能简单地把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方案固化为一个模式,用这个模子去套所有的信息系统。
本文根据网络安全系统设计的总体规划,从桌面系统安全、病毒防护、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信息加密、信息完整性校验、抗抵赖、安全审计、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方面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设计出一整套解决方案,目的是建立一个完整的、立体的、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