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计算机考证教学与辅导的实施方法

【作者】 肖钢铁

【机构】 广西柳州市鹿寨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证是中职学校实行“双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深化学生对考证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实施职业资格考证的基础,把学生考证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当中是实施职业资格考证的核心。本文阐述了中职学校实施计算机专业职业资格考证的方法,提出了分3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考证辅导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考证教学;辅导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中职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计算机及相关行业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人才层次和标准以是否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为重要依据。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能不能顺利就业与计算机考证情况密切相关,学生的考证通过率与教师的教学辅导水平密切相关。本人2006年至今承担计算机专业教学与学生考证辅导的任务,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掌握了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考证教学与辅导的实施方法。年近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考证(中级)一次性合格率都在96%以上,有力的推动了中职学校“双证”制度的实施。
  一、深化学生对考证重要意义的认识是实施职业资格考证的基础
  中职新生入学,学校会在校会上和专业学习介绍会上对学生说明要求所有人参加职业资格考证,并阐述考证的重要意义。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重视会议的内容,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考证更具体的情况,因此,任课教师有必要在会后做更详细更具体的工作。
  1、分班级召开专业学习座谈会,与学生个别谈话,全面了解和深化学生对职业资格考证意义的认识程度。教师以往届毕业生为例子,作是否持有职业资格证的就业、待遇等方面的对比介绍,深化学生对国家实行职业资格制度和中职学生参加考证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良好动机和产生要参加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证的冲动。
  2、印发专业教学计划与职业资格考证的时间、种类名称和内容。印发专业教学计划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证的关系;考证的时间应安排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第一个月内。计算机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不只一种(如计算机操作员、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等),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对专业理论与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报名参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意识地选择职业发展方向是成就人生的基础。帮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树立考证必过关的信心。
  二、把学生考证纳入整个教学计划当中是实施职业资格考证的核心
  1、在教学中密切联系考证内容,精心安排作业和练习。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有《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动画设计Flash8》及《Photoshop CS3》等课程,不是所有这些课程都是学生考证的内容,但大多与考证内容有关。任课教师应当建有近年考证的试题库,熟悉考证的内容和题型,在备课中可以选用试题库中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试题作为学生作业和课堂练习,并且有意识地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心中有底。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第3章“搜索网上信息”内容时,教师从计算机考证试题库中调出题目:“利用搜搜首页www.soso.com,进行图片高级搜索:设置搜索关键词为‘草’,图片尺寸为中图,图片格式为png的格式”让学生进行练习。
  2、在学生考试和全校性的计算机技能比赛中渗透考证的内容。
  学校组织的阶段考试、期末考试和技能比赛都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的考试和比赛都应该分成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教师在组织试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将来的考证内容,把它渗透到本次的考试和比赛试题当中。
  3、建立考证奖惩机制。
  奖惩作为学生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学校要认真制定考证的奖惩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考证的积极性。制定考证奖惩制度时既要有学生奖惩,也要有任课教师、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奖惩。学生奖惩以精神鼓励为主,意在激励其本人和为其他同学特别是下一届同学树立榜样;教师奖惩要与年终考核、评优、职称评聘、绩效工资等挂钩,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调动教师教学和辅导学生考证的积极性,提高考证的合格率。
  三、精心组织和安排考证辅导是实施职业资格考证的重要环节
  1、开好动员会,鼓励学生积极报名参加考证。中职学校实行“双证”制度,学生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是获得毕业的必备条件,也是向社会证明自己技术和能力的重要凭证,能增加就业的份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市场逐步规范,一些岗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是必然的。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接轨,需要持职业资格证上岗的岗位会越来越多。因此,中职生积极参加考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符合教育部关于实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也有利于促进中职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所有的专业课教学在第四学期已结束,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具备了参加职业资格考证的条件。但是,此时学生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往往还是“夹生”的,还需要再加一把“火”,需要学生特别是在操作技能上更进一步做抓差补缺工作。开动员会,不只是要求学生报名参加考证,更要激励学生利用考证辅导时间把操作技能练得精熟,帮助学生树立考证必过关的信心。作为计算机教师,要当好计算机专业学生考证报名的“参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学生报考“中级证”还是“高级证”,选择报考“计算机操作员”还是“网络工程师”等等。
  2、选择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的教师作相应的考证辅导。计算机考证辅导与平时教学是有区别的。一种计算机职业资格证的考试内容往往是几门计算机课程的综合,这就要求考证辅导教师对计算机的知识技能掌握得比较全面,对计算机职业资格考证的组织形式有全面的了解,懂得计算机各知识点和技能操作在考证当中所占的权重,能正确对待学生和区别对待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教师在考证辅导过程中才能轻车熟路,有针对性,提高效率。经验丰富的考证辅导教师是从长期的实践磨练培养出来的,提高考证合格率更需要教师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学校在安排考证辅导教师时考虑“以老带新”,这样能让学校在考证辅导方面的人才辈出。
  3、处理好分类辅导与个别辅导的关系。由于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水平和侧重不同,各人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不同,因此学生报考的职业资格的层次和种类也不尽相同。有报考高级的,更多的可能是报考中级的;有报考“计算机操作员操作机”的,也有报考“网络工程师”和其它的。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学生报名情况按种类和层次编班:把报考“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证)”的编在一个班,报考“网络工程师(中级证)”的编在另一个班等等,然后派相应的教师跟班辅导。即使是报考相同层次相同种类的职业资格的学生,其掌握的计算机技能水平也是有差别的。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对所带班级的每个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水平要了解,要安排时间对个别学生“开小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对考证过关把握性不大的学生,指导他们进行有侧重地强化训练。合理分配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时间,在辅导内容上既全面又有所侧重,是提高考证合格率的重要方法。
  4、分阶段进行辅导。第一阶段:全面辅导。安排2周约60个课时的时间对考证内容进行全面梳理,对每个要求掌握的技能安排作业和练习。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上稳扎稳打,防止“为考证而教学”的现象发生。正常教学的时候,教师应按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运用逐一组织对教材内容的教学,而不是自认为考证不会考的内容就让学生自学和不组织教学。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实用人才。如果只是“为考证而教学”,培养的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不全面的,从而会影响学生今后在岗位上的发展。
  2、辅导上讲练结合,防止用“模拟考”来包办代替。计算机考证辅导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讲解与练习,既是针对知识与技能,又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因而辅导效率高,学生进步快。一味地只进行“模拟考”训练,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做大量的重复练习,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未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又得不到有效的辅导和训练,这样学生的技能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从而影响考证。
  总之,要抓好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工作,在思想上要激发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教学上要密切联系考证的内容,在辅导上要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精心设计方法和训练。考证辅导是常规教学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有利于密切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有利于推动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黄耀.浅谈考证在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信息与电脑,2010,03
  [2]李志伟.中职学校实施“双证”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3]刘萌.中等职业学校“双证制”模式初探[J].科学导刊,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