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作者】 高贵银

【机构】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呼应的具体场景或教学资源,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创设适合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将学习主体带进和谐、求知殿堂的兴奋剂。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是非零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精心设计情境,通过情境的设计把学生带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设计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
  一、以学生的身体为媒介,利用学生的直观感受设计情境。
  例如在学习摩擦力的时候,我让学生两手相搓,告诉他们这就是摩擦,实际做一做,想一想,摩擦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交流讨论,分享你的见解。几句话使学生投入到主动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对摩擦有了切身的体会,这样的设计学生参与度高,兴趣高,体会深。其他如压强教学中用两个手指顶住一端削尖的铅笔来感受压强的不同;手拍桌子感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快跑之后不能立即停下感受惯性;两手相搓感受摩擦生热;用手举着书感觉很累,但是没有做功感受物理做功的特殊含义等等。
  二、利用物理插图设计教学情境。
  物理教材上有许多插图,提供了生动的教学资源,这些插图直观形象地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材料,有利于我们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如果在教材中没有适合的素材,我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搜索,找到适合的图片,使我们的教学设计直观生动。例如在进行功率的教学中,我在出示了挖掘机和铁锨的图片,问要挖楼基,你选择哪一个工具?学生笑着说选择挖掘机,理由是快,我继续追问:什么快?回答做功快。从而顺利地引入了功率的教学。
  三、利用实验设计情景。
  利用实验设计情景是物理上最常用的情景引入方法,实验引入不但直观而且由于结果出其不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做了硬币跳高实验,然后又演示伯努利实验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我们所做的实验,不一定是教材上现成的实验,也可是由一道题改编的实验,或是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的小实验。例如在学习电功率的时候,比较两个灯泡的亮度,我们将“220V、25W”与“220V、100W”的两只灯泡串联在一起,让学生猜想那只灯泡会亮一些?另一只是亮还是不亮?然后给学生演示,结果是“220V、25W”的发光,而“220V、100W”的根本不发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思考和探究就成了自身的需要,从而提高了学习情趣,主动学习。
  四、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情境教学设计。
  视频资源动感十足,情境直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计算机网络发达的年代,寻找我们需要的视频资源也更加容易。例如在将机械能的教学中,我用视频播放了流动的水推动水磨转动,风力发电,冰雹损伤农作物的视频,然后讲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它就具有能量,刚才你看到了哪些物体具有能量?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每人写出几个,然后跟小组的同学交流分享。学生通过视频受到启发,思维活跃,参与的兴趣提高了。
  五、利用问题设计情境。
  例如在电热的教学中,我问学生要烧开同一壶水,用1000W和2000W的电热丝,哪一个更快?学生回答用2000W的快。然后问能不能把这两个电热丝组合在一起使用,变成两个档位的电热器?如果能,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拿出你们组设计的方案。学生很快的投入到电路设计中,有的还设计了三个档位的电热器,最后讲解有关多档功率计算就简单多了,学生也容易理解,在复习课中我们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六、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设计情境。
  例如在力的作用效果的教学中,我问学生弹簧受力后会怎么样?手拉橡皮筋,橡皮筋有什么变化?在举几个相同的例子,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然后问守门员将飞向球门的球抱住,排球运动员拦网将球推向另一侧,举几个相同的例子,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这些现象学生熟悉,常见,只是从来没有引发过学生的思考,我们今天只是将这些现象重提,让他们思考背后的物理知识,同时告诉学生,牛顿就是从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苹果落地中思考发现万有引力的,我们要学会向科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从现象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就是科学探究的开始。
  总之,情境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激发求知欲,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使学生沿着这条线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情景教学如同给知识建立一个根,学生沿着这条跟去寻找,就能找到知识的全部,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感受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享受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