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 杜玉霞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宽城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从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因材施教、语言魅力、情感培养等不同的方面,阐述了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困生实施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困生 教学策略
  学困生时刻困扰着教师的教学,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情绪,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在学困生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学习,而后是放弃学习,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正因为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的智力的发展,阻碍了学困生学习上的进步。因此关注学困生的教学,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对学困生进行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把被动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主动,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学习呢?首先,教师要为学困生创造愿学的情景。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把生字称为“生字宝宝”或“生字朋友”等学生喜欢的名字,让他们有一种亲切感,变识字过程为交朋友的过程,亲切的称呼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兴趣就调动起来了,学困生也能积极主动的去识字学习了。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承认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学好的机会,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都应在课堂上美丽的绽放。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跳起来够得着”,才能优生更优,中等生再提高一步,学困生有成功的希望。教师要做到:
  1、分层备课,让学困生有的放矢的学习。
  教师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学困生同时并进。
  2、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有趣的教学方法),使枯燥的识字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为学困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
  3、精心设计作业,加强辅导,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和个性化的内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为学困生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综合性的学习机会,在不同形式,不同层面的自由选择性作业中,使学困生扎实的掌握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困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4、适当降低学习标准,激发学习兴趣。
  如: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困生的问题要适当降低难度,尽可能多的给予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课堂互动交流的机会,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信心。鼓励学困生多读课文,多读课外书,向学生介绍一些有趣的课外读物,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所得,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加强语文语言的魅力的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体学生的情绪,更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他们对教师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去,对语文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老师要恰当的应用艺术性的语文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一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四、注重感情教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学困生的情感比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就会极大的促使他们主动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多种形式的表扬激励,使他们感觉到只要积极投入,自己也会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在班级用专栏展示学困生的优秀作业,对学困生颁发“学习进步奖”等来鼓励他们,大大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学习。
  五、培养学困生形成良好习惯。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语文的字、词、句、篇死记硬背,不愿意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找老师,甚至扔到一边不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意用启发式教学的方式,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筋,引导他们学会识字、释词、阅读、理解课文、写作的方法,不要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要允许他们出错误,并随时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形成“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独立学习”等良好习惯。
  六、用辩证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
  对于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的辅导,适当降低标准,而且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坚定,生活懒惰,上课思想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七、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有意识的出一些较易题目,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考前,对学困生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使他们经过努力有得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不比别人差,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从而使成绩搞上去。
  总之,用上述策略对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极大帮助,学习是一点一滴的事,只要教师在自己教学中认真、细心的引导培养,一定能让学困生焕发生命活力,学困生定能开出智慧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