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议学校文化建设

【作者】 袁瑞庆

【机构】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学校物质文化,属于学校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学校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学校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学校师生的情操,将塑造学校师生的美好心灵,将激发学校师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学校师生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学校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方面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学校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并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学校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在校风体现形式上,校风主要表现在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上。好的校风具有深刻“强制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学校人的集体感受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对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激发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对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具有保护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
  2.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作风和风格,是教师道德品质、文化知识水平、教育理论、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要抓好校风建设首先必须抓好教风建设(包括工作作风建设),因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人才的摇篮,而教师是人才的培养者,理应在“三育人”(即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只有在师生员工中树立起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勤政廉政、团结协作、高效严谨、服务周到、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治学严谨、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开拓进取的教风,才能引导和促进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严谨求实、尊师重教、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的优良学风的形成。总之,没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教风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学风。
  3.学风建设。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像校风、教风一样,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三、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师生的行为,才有可能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才能保证学校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但仅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负责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的组织机构和队伍,因此,还必须加强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也就是说,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是确保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并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学校师生员工言行的关键环节,学校文化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学校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学校文化活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
  四、学校文化建设方案
  1.学校文化改造
  学校是每个孩子学习生活的地方,是他们成长的摇篮,也是实现他们理想,放飞梦想的地方。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良好的学校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温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那种漫步林荫大道,与同学们一起端坐在草地上,仰望苍天,激扬文字那种豪迈之情;走进古香古色而又富有现代气息的图书馆内,那种宁谧、神圣的氛围让你融入到书海的世界里,享受那五千年的人文情怀;一方池塘,芬芳的花香,让我们感受那花园般的清新。对学校文化进行改造就是对学校的整体布局进行调整,以及对学校环境进行升华,让学子们有着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2.学校文化宣传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各种各样的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较深的影响。学校文化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一是宣传教育,即以形势政策、爱国主义主旋律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各种报告、讲座、媒体宣传等。二是各种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演讲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比赛、体育运动会、文化艺术节等等。三是社会实践,即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四是社团活动,既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活动。五是寝室文化活动,即以寝室为单位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宿舍文化活动等。六是心理咨询,即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学校文化的推行除了对内加强宣传,也要加强对外的宣传方式,这样才能达到将学校文化的精神传递到每个人的脑海里。
  总之,我们是站在21世纪的起跑线上,思考21世纪学校文化的创建:只有“用文化立校,用文化理校”,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学校,才能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构建出富有时代精神感召力的教育乐园。并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师生发展为本,明确学校的文化定位,创造良好物质、人际、学习发展氛围,激发师生学习、教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围绕着学校文化建设任务,群策群力,才能创建出新时代的学校,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