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张宝金
【机构】 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杵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关键词:安全 和谐 心理健康教育
平安是福,和谐是美。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不断地摸索和付出艰辛的汗水。
一、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就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学校的系统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刻不容缓。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平安校园的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交通安全和溺水事故。近年来,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虽然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但终究这种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据统计,在2006年时,在全国的校园安全事故当中,交通事故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此外,学生溺水事故接连不断,屡禁不止,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溺水死亡。这一例例令人惨痛的例子不得不让我们的老师、家长吸取教训,加强防范。
2.食品安全。2008年湖南省出现了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4例,连续发生了3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2起学校甲型肝炎流行和1起学校副伤寒流行事件。首先很多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各种零食遍地都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卫生部门的许可证,卖的各种食品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其次,不少学校的食堂,饮水都存在严重问题。再次,很多同学没有一个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吃饭前不洗手,吃生瓜果不洗净,随便吃零食,这些都是导致卫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主要困难之一。
3.网络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迅猛发展。中小学生也开始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电脑的使用,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应看到由网络引起的一系列的校园安全事故。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万多个,网民1.23亿。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以上,而中学生上网的人60.7%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可见,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思考。
4.学生心理安全。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心理异常而引起的心理疾病现象,如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校园暴力现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心理安全已经成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困难。长沙宁乡县一个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不堪父母的长期吵架,在留下一封遗书后投河自杀。孩子在遗书中说:“我的心碎了”。红网3月27日讯“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了,我感到很难过”。与此同时,多起中学生不堪忍受来自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关注孩子的心理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5.师生矛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两者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立的,是矛盾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影响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大多数师生间的矛盾主要是教师的长期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育观念,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造成。
三、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生命诚可贵,自保价更高”。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训练。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溺水、防病、防盗、防骗、防电、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很多校园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网吧泛滥,零食满天飞。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校园的平安和谐必须对学校周边的摊点、文化市场、网吧进行清理、整顿,以维护学校周边环境,还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4.加强安全制度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教科研水平等对于促进平安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必须用良好校园文化去熏陶和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愿望,需要三者的紧密配合。一句话,平安和谐的校园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
参考文献:
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R].北京.2007
洪建杨 阎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
邹绍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N].天津教育. 2007.1
平安是福,和谐是美。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不断地摸索和付出艰辛的汗水。
一、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就是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落实到学校的系统工程,为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刻不容缓。从整体上看,2006年全国各地上报的各类中小学校园安全事故中,61.61%发生在校外,主要以溺水和交通事故为主,两类事故发生数量占全年各类事故总数的50.89%,造成的学生死亡人数超过了全年事故死亡总人数的60%。其中,交通事故导致受伤人数最多,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面对如此惊人的数字,平安校园的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建设平安和谐校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交通安全和溺水事故。近年来,学生发生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虽然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交通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但终究这种事故已经严重威胁到学生的安全,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据统计,在2006年时,在全国的校园安全事故当中,交通事故占全年受伤总人数的45.74%。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此外,学生溺水事故接连不断,屡禁不止,每年都有不少学生溺水死亡。这一例例令人惨痛的例子不得不让我们的老师、家长吸取教训,加强防范。
2.食品安全。2008年湖南省出现了因劣质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4例,连续发生了3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2起学校甲型肝炎流行和1起学校副伤寒流行事件。首先很多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各种零食遍地都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卫生部门的许可证,卖的各种食品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其次,不少学校的食堂,饮水都存在严重问题。再次,很多同学没有一个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吃饭前不洗手,吃生瓜果不洗净,随便吃零食,这些都是导致卫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主要困难之一。
3.网络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迅猛发展。中小学生也开始接触和使用计算机。电脑的使用,极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应看到由网络引起的一系列的校园安全事故。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万多个,网民1.23亿。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以上,而中学生上网的人60.7%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可见,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由此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这不能不引起学校和家长的思考。
4.学生心理安全。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率逐年上升,由于心理异常而引起的心理疾病现象,如强迫症、抑郁症、疑病症、神经衰弱、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校园暴力现象,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学生心理安全已经成为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要困难。长沙宁乡县一个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不堪父母的长期吵架,在留下一封遗书后投河自杀。孩子在遗书中说:“我的心碎了”。红网3月27日讯“又一个年轻的生命消逝了,我感到很难过”。与此同时,多起中学生不堪忍受来自学习、家庭等方面的压力而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关注孩子的心理安全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5.师生矛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两者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对立的,是矛盾的。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现阶段影响平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大多数师生间的矛盾主要是教师的长期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的教育观念,缺乏与学生的交流沟通造成。
三、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主要措施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生命诚可贵,自保价更高”。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的训练。学校可以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手抄报、校园广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溺水、防病、防盗、防骗、防电、防食物中毒、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很多校园周围环境污染严重,网吧泛滥,零食满天飞。为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为了校园的平安和谐必须对学校周边的摊点、文化市场、网吧进行清理、整顿,以维护学校周边环境,还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4.加强安全制度管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重大情况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要完善安全防范机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教科研水平等对于促进平安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就要必须用良好校园文化去熏陶和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他们有一个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愿望,需要三者的紧密配合。一句话,平安和谐的校园的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家的齐心协力,精诚合作。
参考文献:
2006年全国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R].北京.2007
洪建杨 阎璐.创建平安校园的几点见解[N].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3
邹绍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N].天津教育. 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