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作者】 国 淼
【机构】 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冰雪旅游产业在旅游业、体育、经济以及人类文化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已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冰雪旅游产业呈现多样化、高水平的发展态势。各级政府部门、各地冰雪旅游景点景区,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原则,注重开发国内客源市场,把黑龙江冰雪旅游品牌做得更响、擦得更亮,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和体育消费,冰雪运动是北方居民健身娱乐的最佳项目之一,它作为体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余暇时间,使人民向往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冬季体育不仅是适合我国北方居民的健身项目,同时对于南方居民来说,北方的冰雪环境及其运动项目也有着新鲜感和强烈的吸引力。近几年来,黑龙江冰雪旅游已初具特色,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和利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冰雪旅游是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龙头。通过借鉴国外冰雪旅游产业的经验及结合自身特点,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结合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现状,并根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
(一)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合理。由于黑龙江省在对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大量建造旅游设施,使原始的自然景观中引入了过多的人工成分,不仅破坏了冰雪资源固有的价值,同时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且较低,资金不足导致与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二)对冰雪旅游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下。虽然黑龙江的冰雪旅游表面上搞得很红火,但是垄断优势已不复存在。近些年,经营冰雪已成为一些有独特条件和优势的省份的首选。冰雪旅游越做越大,冰雪项目不断丰富,并在不断的瓜分市场份额,占领主导地位。无论何种产业都会经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再到品牌竞争的道路。而目前黑龙江还没有完全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战略。因此,黑龙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使之更加完善。
(三)虽然黑龙江省各地都将冰雪旅游提到了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地位,但在总体战略、投资倾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仍未给生态旅游业一个明确的定位。冰雪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规制,尤其在冰雪旅游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如此。但黑龙江省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影响了政府在冰雪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并成为了制约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瓶颈”。
(四)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理念。冰雪是非常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然而对于冰雪项目的开发仍处于资源利用阶段,冰雪体育旅游项目缺乏新、奇、文化性、品位性和个性吸引力,由于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低标准的重复建设过多,不利于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为把冰雪旅游业做大做强,并希望通过对策的实施使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强项突出,短腿弱化,使其优势得以发挥, 从而赢得更多游客对黑龙江冰雪旅游的认同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开发雪场夏季旅游,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注重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果雪场仅用于雪期的120天的使用,无论收益空间如何巨大,在其他时间里对于相关设施而言都是一种浪费,雪场附近茂密的森林,宜人的空气,若再加上室内滑雪场、冰场更是锦上添花,成为人们夏季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处,且能高效利用相关资源,提高雪场的利用率。
(二)加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针对当地旅游市场,辐射周边地区进行选产、研发和拓展
旅游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很强。因此在开发冰雪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注重滑冰、滑雪装备的研制、设计和开发以及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拓展,精心设计、统一布局。同时,制订出一条高科技的生产线,提升旅游纪念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价值,获得更多的效益。
(三)制定适用于冰雪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区域合作能够顺利开展
如何将黑龙江省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旅游业发扬光大,使其在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各旅游景区经营的商家及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要实现这些,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法规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区域合作顺利开展。
(四)为冰雪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业是常年重复性的行业,行业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其经济的效益,尤其是冬季体育旅游除具备良好的运动条件外,舒适温暖的宾馆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这对于在冬季户外归来的旅游者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旅游企业若招揽大批游客,就必需向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组织和安排好体育旅游的全过程,确保旅游活动的圆满成功。
(五)着力培养一批精干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选派优秀员工赴冰雪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省内高校尤其是管理学相关专业中定期的选拔人才并不断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开展冰雪旅游课程,实地调研考察,对国内外的冰雪旅游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得出有借鉴性的经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能使我省的冰雪旅游业有实质性的发展。此外,还要大幅度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待遇,防止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的外流。
总之,我国的旅游业正在稳步发展,到2020年将是个大的转折,来华的外国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会日益增多,必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黑龙江也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大胆更新观念,走特色创新之路,开拓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生产更多的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的、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产品, 使黑龙江的形象、地位和知名度大幅度的提升,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从而获得更好的旅游收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和体育消费,冰雪运动是北方居民健身娱乐的最佳项目之一,它作为体育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余暇时间,使人民向往和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冬季体育不仅是适合我国北方居民的健身项目,同时对于南方居民来说,北方的冰雪环境及其运动项目也有着新鲜感和强烈的吸引力。近几年来,黑龙江冰雪旅游已初具特色,旅游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和利用,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
一、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黑龙江冰雪旅游是我国冰雪旅游产业的龙头。通过借鉴国外冰雪旅游产业的经验及结合自身特点,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要结合黑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现状,并根据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对产业发展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和思考。
(一)冰雪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不合理。由于黑龙江省在对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大量建造旅游设施,使原始的自然景观中引入了过多的人工成分,不仅破坏了冰雪资源固有的价值,同时由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且较低,资金不足导致与冰雪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二)对冰雪旅游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下。虽然黑龙江的冰雪旅游表面上搞得很红火,但是垄断优势已不复存在。近些年,经营冰雪已成为一些有独特条件和优势的省份的首选。冰雪旅游越做越大,冰雪项目不断丰富,并在不断的瓜分市场份额,占领主导地位。无论何种产业都会经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再到品牌竞争的道路。而目前黑龙江还没有完全塑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战略。因此,黑龙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必须不断的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使之更加完善。
(三)虽然黑龙江省各地都将冰雪旅游提到了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地位,但在总体战略、投资倾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仍未给生态旅游业一个明确的定位。冰雪旅游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规制,尤其在冰雪旅游发展的关键期更是如此。但黑龙江省目前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支持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影响了政府在冰雪旅游业发展和旅游市场管理中的权威性,并成为了制约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的“瓶颈”。
(四)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可持续性理念。冰雪是非常有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高,然而对于冰雪项目的开发仍处于资源利用阶段,冰雪体育旅游项目缺乏新、奇、文化性、品位性和个性吸引力,由于缺乏整体战略规划,低标准的重复建设过多,不利于冰雪体育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二、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通过对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及其问题的分析,为把冰雪旅游业做大做强,并希望通过对策的实施使黑龙江冰雪旅游的强项突出,短腿弱化,使其优势得以发挥, 从而赢得更多游客对黑龙江冰雪旅游的认同感,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开发雪场夏季旅游,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注重相关产业的发展
如果雪场仅用于雪期的120天的使用,无论收益空间如何巨大,在其他时间里对于相关设施而言都是一种浪费,雪场附近茂密的森林,宜人的空气,若再加上室内滑雪场、冰场更是锦上添花,成为人们夏季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处,且能高效利用相关资源,提高雪场的利用率。
(二)加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针对当地旅游市场,辐射周边地区进行选产、研发和拓展
旅游业是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关联性很强。因此在开发冰雪旅游资源的同时还要加强城市间的交流合作,注重滑冰、滑雪装备的研制、设计和开发以及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拓展,精心设计、统一布局。同时,制订出一条高科技的生产线,提升旅游纪念品的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实现经济价值,获得更多的效益。
(三)制定适用于冰雪旅游发展的政策法规,使区域合作能够顺利开展
如何将黑龙江省具有地域特色的冰雪旅游业发扬光大,使其在旅游经济的产业链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就需要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各旅游景区经营的商家及更多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共同努力。要实现这些,没有完善的制度和政策法规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的。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区域合作顺利开展。
(四)为冰雪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
旅游业是常年重复性的行业,行业间竞争非常激烈。因此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其经济的效益,尤其是冬季体育旅游除具备良好的运动条件外,舒适温暖的宾馆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这对于在冬季户外归来的旅游者来说是非常需要的。旅游企业若招揽大批游客,就必需向旅游者提供优质服务,组织和安排好体育旅游的全过程,确保旅游活动的圆满成功。
(五)着力培养一批精干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选派优秀员工赴冰雪旅游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
在省内高校尤其是管理学相关专业中定期的选拔人才并不断的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开展冰雪旅游课程,实地调研考察,对国内外的冰雪旅游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得出有借鉴性的经验,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能使我省的冰雪旅游业有实质性的发展。此外,还要大幅度提高相关专业人才的待遇,防止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的外流。
总之,我国的旅游业正在稳步发展,到2020年将是个大的转折,来华的外国人、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会日益增多,必将进一步促进国内旅游市场的繁荣,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黑龙江也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期,大胆更新观念,走特色创新之路,开拓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生产更多的具有特色的、高品质的、吸引游客眼球的旅游产品, 使黑龙江的形象、地位和知名度大幅度的提升, 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从而获得更好的旅游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