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 田小芹 桑丽娜

【机构】 寿光世纪教育集团世纪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新修订的美术教学大纲指出:美术课对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以下结合我自己的十几年来的教学工作和当前新课改实施的有关要求,谈谈几点体会:
  一、了解学生心理,从兴趣入手,提高创造能力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美术产生了兴趣,其潜在力才能得到发挥。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应该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善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创造动机
  学生有了好奇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心理家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儿童处于具有好奇心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法设法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全身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1、用故事创设情境,启发想象力
  每个学生都爱听故事,故事能使儿童增长知识,陶冶心灵,并能激起儿童对故事情节的想象,进而用各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需要,对故事加以精选和提炼,恰到好处地运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去,创造故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悟道理。
  2、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等元素巧妙组合在纸上的空间艺术,作用于人的眼睛,触动观者的心灵。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形成时间艺术,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美术教学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创设了良好教学情境,而且活跃了美术课堂气氛。
  3、通过“公平的竞赛”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孩子的创作欲望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先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而在我们原有陈旧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中,孩子们只会机械地临摹老师的作品,如果这样长期下去,非常不利于美术学科知识的巩固和深化,也提高不了孩子们审美等多种能力,更不利于孩子们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更容易使孩子们失去对学习美术的兴趣。而竞赛,有一定的游戏成分,更强调竞争性,更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这样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更能够激发起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和创作的热情,更能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树立求异创新的意识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独特的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千人一面、异口同声,是创造活动的两大忌。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给学生—个想象创造的平台,激发学生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教师要运用合理的手段、恰当的措施,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诱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教育学生批判性地对待书本知识,不唯书,通过实践活活动,来证明书本上的方法不是唯一的,根据每个人个性特点,书上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提高创新思维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人们认识事物最先都是通过直观体验,多媒体正好顺应了这个认识规律,可以使学生较快的掌握知识,开阔视野,展开想像,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改变了以前老师只能用简单的“授——受”的教学方式。在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同时,加上教师的精讲与启发,再结合学生的质疑、问难和讨论,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和仔细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
  五、建立科学正确的评价机制,鼓励、扶持、促进创新
  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评价应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并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否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评价要鼓励探索与创新,杜绝平淡与重复,要重视个性的培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总之,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转变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并切实加以引导,就一定能够使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得到绽放!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