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美术教育
【作者】 熊 建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我国教育的首要重大任务。而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最有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实施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特殊且无法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和无穷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道路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而这些创新就必须从“发现”问题开始,才能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传授传统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自创新教育提出以来,我也和无数教育工作者一样,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以绘画而言仅小学教材中就可以分为十几个面种,而每一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学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认识。学生看到国画大师齐白石仅用墨色就画出晶莹透亮、生动可爱的虾,徐悲鸿大师仅用数笔就画出造型生动、气势雄壮的奔马,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也就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墨才能表现物象,同时也会想到用这种技法去表现别的物象。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根据这一特征,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开展多方向、多角度的思维操作,以求获取更多的答案。如在教学装饰画《风景》一课,先让学们构思一幅《河边》的画,仅几分钟学生就纷纷举手,表述河边的美景。有的表现农妇洗衣的场景;有的表现夏天孩子们的戏水;有的表现河水映照夕阳的美景;还有的表现河边一望无际的水田等等,当问起如何将所构思的画表现出来时,积极性就不那么高涨了。这时我就请同学们欣赏表现同龄人河边生活的作品,并引导他们观察分析画法,最后找出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在人物、动物、太阳、树木等的造型上可以运用夸张、变形、概括等手法;色彩上不受客观事物色彩所限制;所描绘的形象不受时间、空问和物与物之间自然逻辑关系的制约,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画面,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懂得装饰画是可以不求形式来表现的。由于学生求知欲望强,一堂新课的内容就得到了圆满的完成,即使平时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都能胸有成竹地完成了当堂作业。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中得以锻炼。
三、鼓励多方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多方面联想,在联想过程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根据麻雀的基本画法,请学生进行联想,麻雀的形体与山雀、翠鸟等多种鸟的形体基本一致,只是在色彩上和个别特征上略有差异。学会了画麻雀可以掌握画类似鸟雀的面法。由联想升华到创造性的想象,学习中国画的进步就更快,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比如创作画《奥运之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题材创作教学时,要求学生如何运用想象来表现这一内容,既要体现主题,又要避免与他人雷同。有的同学就想到今年奥运在北京举办,人人都在积极参与为奥运贡献力量,为祖国争光,有画老年人、幼儿健康的运动会的,有画刘翔和男女老少晨练的,有画爷爷奶奶当奥运志愿者为外国友人引路等立意新颖的题材。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想象力,同时又渗透着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
由于每位学生的素质和表现事物的能力不同,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练习是很必要的。在布置装饰画的创作作业时,在讲清如何运用装饰画的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以及如何进行构图创作的同时,我布置了一个有趣味性的题材《我的家乡》,告诉同学我的家乡在塔里木河边,是近几年富裕起来的小康城镇。家乡有低矮的旧砖房,也有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这里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为建设边疆辛勤劳作。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幅画面,作业里面蕴藏着给予学生多方面联想的机会,如旧砖房是怎样的,高楼大厦又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又是什么样的,人们都在干什么等,这样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同学表现的角度各自不同,很快都完成了一幅幅非常优美的装饰画,画面非常丰富有创意。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维能力的办法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不断地积极探索,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积极开展美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这样,等孩子们长大了,就会由他们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美术教育培育的创新人才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由于美术学科的特殊性和无穷的艺术表现力,艺术创作道路和表现形式不断创新,而这些创新就必须从“发现”问题开始,才能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传授传统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造型的人才。自创新教育提出以来,我也和无数教育工作者一样,一直在思考和探索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就谈一下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一、保护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好奇是未成年人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以绘画而言仅小学教材中就可以分为十几个面种,而每一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学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并力求获得认识。学生看到国画大师齐白石仅用墨色就画出晶莹透亮、生动可爱的虾,徐悲鸿大师仅用数笔就画出造型生动、气势雄壮的奔马,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也就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墨才能表现物象,同时也会想到用这种技法去表现别的物象。因此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引导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创造思维的显著特点,是其思路具有多向性,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的范围,产生出大量的变异见解。根据这一特征,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开展多方向、多角度的思维操作,以求获取更多的答案。如在教学装饰画《风景》一课,先让学们构思一幅《河边》的画,仅几分钟学生就纷纷举手,表述河边的美景。有的表现农妇洗衣的场景;有的表现夏天孩子们的戏水;有的表现河水映照夕阳的美景;还有的表现河边一望无际的水田等等,当问起如何将所构思的画表现出来时,积极性就不那么高涨了。这时我就请同学们欣赏表现同龄人河边生活的作品,并引导他们观察分析画法,最后找出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在人物、动物、太阳、树木等的造型上可以运用夸张、变形、概括等手法;色彩上不受客观事物色彩所限制;所描绘的形象不受时间、空问和物与物之间自然逻辑关系的制约,作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画面,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懂得装饰画是可以不求形式来表现的。由于学生求知欲望强,一堂新课的内容就得到了圆满的完成,即使平时自信心不足的学生也都能胸有成竹地完成了当堂作业。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课堂中得以锻炼。
三、鼓励多方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多方面联想,在联想过程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在教学《麻雀》一课时,根据麻雀的基本画法,请学生进行联想,麻雀的形体与山雀、翠鸟等多种鸟的形体基本一致,只是在色彩上和个别特征上略有差异。学会了画麻雀可以掌握画类似鸟雀的面法。由联想升华到创造性的想象,学习中国画的进步就更快,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想象是比联想更高级的创造性活动,它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比如创作画《奥运之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题材创作教学时,要求学生如何运用想象来表现这一内容,既要体现主题,又要避免与他人雷同。有的同学就想到今年奥运在北京举办,人人都在积极参与为奥运贡献力量,为祖国争光,有画老年人、幼儿健康的运动会的,有画刘翔和男女老少晨练的,有画爷爷奶奶当奥运志愿者为外国友人引路等立意新颖的题材。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既锻炼了想象力,同时又渗透着爱国主义的教育。
四、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独创性
由于每位学生的素质和表现事物的能力不同,根据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精心设计练习是很必要的。在布置装饰画的创作作业时,在讲清如何运用装饰画的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以及如何进行构图创作的同时,我布置了一个有趣味性的题材《我的家乡》,告诉同学我的家乡在塔里木河边,是近几年富裕起来的小康城镇。家乡有低矮的旧砖房,也有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这里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为建设边疆辛勤劳作。我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一幅画面,作业里面蕴藏着给予学生多方面联想的机会,如旧砖房是怎样的,高楼大厦又是怎样的,环境怎样,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又是什么样的,人们都在干什么等,这样的题目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高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同学表现的角度各自不同,很快都完成了一幅幅非常优美的装饰画,画面非常丰富有创意。
总之,培养学生创造性心维能力的办法很多,在教学中我们只要不断地积极探索,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能力;积极开展美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这样,等孩子们长大了,就会由他们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美术教育培育的创新人才的目标也就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