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多媒体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马美霞

【机构】 陕西省神木县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语言的发展与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相互渗透的各个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多媒体教学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思维,激发其表达欲望,多媒体能够营造动态情景,激发语言表达的积极性,对幼儿语言能力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发展状况 多媒体教学 语言发展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另一方面,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和交往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的生活、游戏和认知等过程,语言交流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首先,它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多媒体用于语言教学活动中,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为幼儿营造充满情感、如临其境的气氛,多方位的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受到特定气氛的感染,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幼儿听说能力。
  一、幼儿语言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1)小班的孩子学习用语言主动与人交流,大部分孩子愿意当众回答别人的问题,说话自然大方并能使用已经学过的简单词汇。而且可以用正确的发音来朗诵儿歌,在老师的帮助下可以简单的复述故事,并能表述故事中的事情。大部分孩子对阅读感兴趣我们老师也在阅读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活动中教会孩子从前到后一页一页的看,并辨认图中的人和物。
  (2)中班的孩子注意力集中,能注意别人说话,喜欢听故事,能听懂一段话或作品的主要意思并能通过想象进行简单的讲述。而且乐于与人交往,能大胆的当众说话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能较准确的回答别人的问题。学会观察身变的事物,能独立的背诵儿歌,复述的故事。能说清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且会对别人的一些行为和表现作简单的评价。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看书能根据书中的图画进行简单的讲述。
  (3)大班的孩子能有礼貌的倾听别人的说话,可以辨别文章中语气和语调的不同,能听出一段话的主要能容是什么,并且可以表述文章中的情景和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他们可以主动大胆的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乐于参加讨论和辩论能发表出自己不同的意见。而且可以大胆的独立朗诵儿歌,复述老师教过的故事,可以仿编进行创造性的讲述。在日常生活中大班的孩子可以清楚的说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述进行简单的评议。可以自己独立阅读,通过平时的阅读培养幼儿对认读汉字的兴趣,利用读书阅读识别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字、词、学习书写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姿势。
  二、在语言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多种信息同时呈现,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对语言教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欲的向导,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是一个人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幼儿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注意力最能集中。而多媒体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合于一身,融视、听、动觉于一体。多媒体教学手段富有艳丽的色彩、流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配音、逼真的音响效果具有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它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一旦幼儿对教学内容感兴趣,老师就掌握了教学的第一把金钥匙。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早就说过“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实施幼儿听读游戏,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语言易学且爱学、乐学。
  2、营造动态情境,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大班的幼儿,受个性和环境的影响,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的性格外向,能说会道,落落大方;有的沉默少语,胆怯害羞,见外人不说话。这样班级整体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如果在语言教学中没有丰富的语言素材,只有几张静态的图片等简单的教具,就不能很好地发展幼儿的语言。为此,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非常丰富的动态语言环境,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3、运用多媒体突破文学作品教学的难点,渲染欣赏气氛,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在语言教学中,欣赏优美的儿童诗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这些语言材料的理解、欣赏、朗诵,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以及语言表达的语感能力。但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他们对诗歌和儿歌内在意义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也就很难在朗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形成鲜明的画面,语感的培养受到了限制。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则能以文字、声音、动画三结合的方式,有效地烘托、渲染语言欣赏的氛围,促使幼儿入情、入境。
  4、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直接将知识、经验或答案告诉给幼儿,不再是拿出操作结果向幼儿讲解,而是通过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或学习别人是如何获得知识或经验的。通过学习实践,我感到: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因此,幼儿在语言方面的创造力也是值得挖掘开拓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完全可以为幼儿构建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激发幼儿运用语言的创造性。
  三、多媒体课件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
  1、多媒体课件能够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力。
  欣赏优美的散文诗及儿歌,也是幼儿语言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通过对这些语言文字的理解、欣赏、朗诵,能培养幼儿对语言美的感悟及语言表达能力。传统的诗歌教学,教师一般只能采用较为有声有色的朗诵将作品介绍给幼儿,然后进行讲述使幼儿理解作品。再者就是借助图片进行教学。而这些方法都不能完整地表现出诗歌的意境和内容,影响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而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效果就大相径庭了。如诗歌《春雨》,首先,画外音是滴答、滴答的下雨声,接着是配乐诗朗诵《春雨》,同时相应的动画画面也依次呈现在荧屏上:春雨下着,种子从泥土中长出小绿芽;梨树开出了小白花;青青的麦苗慢慢地长高;小朋友拨撒种子在种植。这一幅幅形象、生动、美丽的画面配以优美的配乐诗朗诵,立刻将诗歌的整体意境呈现在幼儿的面前,给了他们极美的视、听享受。孩子们都发出哇“哇”的惊叹声,不由地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优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通过多媒体的操作,他们很快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当我提问下小雨了,有谁在说话时,孩子们马上告诉我:种子、梨树、麦苗、小朋友。接着我又问:他们是怎么说的?同时,将一幅幅画面展现、定格,孩子们相继说出种子发芽、梨树开花、麦苗长高、小朋友种瓜的诗句。当我完整地操作时,他们已经能跟着朗诵整首诗了。多媒体课件将诗歌意境、内容和语言整合在一起,使幼儿在美的感染下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在学习、记忆的过程中,用语言、动作去表现自己对诗歌美好意境、美好情感的感受。这种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还能帮助幼儿扩大眼界,理解语言,增长词汇。
  2、多媒体课件能够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由于幼儿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语言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幼儿落落大方,能说会道,越在人前越能展示自己;而有的幼儿则少言寡语,生来羞怯,看见外人不愿说话,在这样存在着两极化的群体中,如果语言教学中教师没有丰富的素材,只能导致能说会道的幼儿没有语言表达的兴奋点,而能力差的幼儿又缺少语言表达的凭借物,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一个丰富热烈的动态语言环境,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  
  3、利用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课件,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我制作了一种集演示、操作、游戏为一体的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的多媒体课件,让幼儿跟随电脑娃娃玩丰富多样的游戏,在操作中感知,在游戏中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总之,幼儿园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悉心体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大大缩短了教育周期,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是推动幼儿自身创造性素质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