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职业教育要以“德”为先

【作者】 扎西顿旦

【机构】 西藏山南地区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所以,在职业教育当中,要以“德”为先,通过人才方案培训制定,校企合作、实训练基地建设等打造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素质;以德为先
  一、以德为先打造高素质职教人才
  1. 优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对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第一是敬业的精神。职业教育想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一定要先培养他们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第二是诚信方面的教育;第三是团队的合作精神。
  2. 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方面教育
  就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而言,技工类的劳动力缺乏,已受到了广大教育界、企业界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所以,作为职业学院的教师,应该要去引导学生走出思想上的认识偏差,帮助他们转变原有的思想观、明确新的人才价值观念;努力帮助学生全方位去认识技能型人才才真的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积极介绍给学生专业的新发展与动向,告诉他们专业的前景性,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构建起让自己成为高素质人才的自信心。
  3.优化教师方面的道德构建
  教师一定要努力和学生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师一定要努力做好一个在道德上和思想上都优秀的人,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
  二、以德为先实行正确办学思路?
  1.认真拟定相关的人才培养计划
  职业教育一定要抓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初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拟定出科学、合理、具有层次的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师有机结合,最大限度运用网络、电视广告、报纸、深入企业等多种方法,充分了解岗位的人才需求情况,加大社会调查,同时加大和企业的合作,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计划拟定中,对专业进行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型职业素质。
  2.执行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当前,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成为了主流发展形势。职业教育也应该要顺应这一潮流,广泛开展学校、企业的联合活动,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融合,扩展合作的深度、广度,请一些行业的专家、企业精英参与到学校的教科研、课程改革等,多请企业的实践老手,作为学校的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还可以让专业的教师参加到企业的营销活动当中,在优化教师能力的同时也可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3. 培养“双向”教师
  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努力成为技术的能力以及专业教师。职业学校要构建起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并把这一工作作为重点,为职业教育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经验、思路。定时、定量从科研单位以及企业中引进技术能手来充实教师的队伍,或是让青年教师到各类岗位进行实习,全方位打造出高素质的师资力量。
  4. 加大实际训练基础的建设,努力提高办学的水平
  实际训练基础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平台,同时也是学校、企业合作的桥梁。所以,职业学院一定要面向市场进行相应的专业设置、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的优化、实际训练产地的建设,构建广泛而且稳定的实际训练基地来满足学生顶岗的实际训练需求。
  三、以德为先深入职业教育的改革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学习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是学习组织、引导及合作者。在新课改中,要求我们在教学当中,要转变原有只关注知识教授的问题,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价值等的和谐发展。因此,在职业教育当中,要努力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建立起以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交流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转给学生。
  2. 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
  在以就业为向导和能力为实际的教学指导下,职业教育工作要和市场需求与企业实际需要联系在一起,积极推动课程方面的改革,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灵活。比如:
  第一,推进项目教学。以教学项目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打破原有的传统学科界限,以能力作为中心,根据工作过客构建教学的内容。
  第二,采用探究-讨论-实践的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开发学生学习能力、创新力、实践力为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
  第三,开展工厂式教学。工厂式的教学已成为了形势所在,职业学校一定要实现和当前行业的对接,给学生提供相似的工厂环境,进行各类技能训练。
  3. 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实践教学应该作为重点。当前,职业学校一定要将实践知识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定期、定时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开展现场参观、学习,或是请企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教学,对学生给予技术指导,实现学、做的统一。
  技能水平以及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也是职业教育特色的建设重要标志。职业学校可广泛开展技能竞争、创新竞争等等活动,打造技能培养以及锻炼的机制和氛围。例如每一年都可以举行一次全校的技能比赛,包括宾馆服务、网页制作、烹饪、家电营销、会计记账、英语口语翻译、汽车维修等项目。通过开展这样的职业技能竞争,不但给学生提供了比较的机会,同时也打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更可以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学会去尊重他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道德、智力、体力、审美全方位发展的高技能生活、管理、经营的一线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将“德”放在首要的位置,以德为先打造高素质职教人才、以德为先实行正确办学思路、以德为先深入职业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5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6的实施意见.
  [2] 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 1995(06).
  [3] 张健.论职业教育内涵与特色的建设[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4] 卢飞跃.关于高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D].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