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理学分层次教学
【作者】 陈洁忠 马小根 周卫东
【机构】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河南 济源)
【摘要】【关键词】
摘 要:以岗位需求为量度确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拟定分层次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与护理过程相对接,有效开展基于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理学分层次教学,能够引领护理专业建设,是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
关键词:生理学;分层次教学;护理过程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明确指出,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实践中,着眼于学生学习基础差异,以岗位需求为量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有效开展基于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分层次教学是对这一指导思想的突出体现。
一、以学习基础为依据,划分护生层次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1]。由于分层次教学培优与补差并举,具有促进学生差异性发展、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共同提高等特点[2],日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综合课堂观察、辅导员反馈意见和实习医院调查研究,认为单招来源护生学习基础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口录取护生基础一般,有一定的临床案例理解、分析能力;高中来源护生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按照护生学习基础,将高中生源作为A层次学生,对口录取生源作为B层次学生,单招生源作为C层次学生,近年来开展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理学分层次教学。
二、以岗位需求为量度,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根据护理专业核心胜任力和基本胜任力要求[3],结合护理具体服务对象,将护理工作岗位分为医院临床护理岗位、养老机构老年护理岗位和社区护理岗位,其岗位需求见表1。根据岗位要求,以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以岗位需求为量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的连续性,结合临床高年资护士和护理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生理学分层次教学目标(见表2)。
根据不同就业岗位对生理学知识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经过教研室和医疗护理专家研讨,对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重组和适当的取舍。删除与护理工作关系不大的、过深过细的内容,缩减了陈旧、过于精尖和机制未明等内容;增加了与临床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内容,适量地融入了护理用药内容和专业课知识,保留了经典的、对学科起支撑作用的基本知识,既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又精减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训课学时。其内容设置见表2。
三、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理学分层次教学
为使护生加强护士角色认同感,早日认知护理岗位,在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中,根据岗位要求和专家意见,将专业训练前移,使课程内容的讲授和实训与护理过程有效对接,突出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和实用性,注重护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例如通过案例教学分析,对A层护生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临床护理程序训练,提高护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护生的职业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从饮食(消化和吸收)、代谢(能量代谢)、排泄(尿的生成与排出)等多方面加强老年生活护理内容的学习,增强B层护生对老年生理的认知,提高护生的观察、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在讲述O2在血液中的运输时,谈到CO与Hb结合率更高,易造成CO中毒,要求C层次护生掌握CO中毒的预防和判断,目的是提高护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有效开展社区服务能力。
在项目实训教学中,对教材中项目教学内容进行解构与重构,把工作内容相关度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重组了项目实训教学内容,并与护理过程相对接,严格按照培养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总目标,,提出了岗位能力目标(见表3),对不同层次的护生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进行项目实训教学,突出了技能训练,提高了护生的岗位需求能力。在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手段,坚持复杂问题简单化、基础知识专业化、理论问题形象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即“四化”教学,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极大地很高了效果[4]。
四、扩大影响,发挥专业建设引领作用
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生理学分层次教学实践表明成效显著。比如我校2012级高职护生生理学及格率较2011级提高3.2%[4],《生理学》已被建设成为校级优质核心课,“《生理学》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也被省教育厅评为应用成果二等奖。在生理学引领带动下,我校护理专业先后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推广了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分层次教学,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护理专业建设。一方面根据B、C层次护生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5],加大了项目实训教学在教学中的比重,鼓励护生参加护理技能大赛,有两名同学分别在国赛中获个人二等奖和三等奖;一方面加强了校医合作,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考核评价,学生实习表现令人满意[6];一方面有效推进了学历证书和执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护士执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连续两年都高达90%以上。
表1 护理工作岗位需求
表2 生理学分层次教学目标和内容设置(下转第71页)
表3护生项目实训教学内容和岗位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 邹纯才,鄢海燕.分层次教学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12,28(1):24-27
[2] 王晓莺,于涛,张晓威.分层次教学法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1,8(242):59-60
[3] 彭刚艺,成守珍,张莉.专业护理核心能力建设指南[M].广州:广东省科技出版社,2009:6-7.
[4] 陈洁忠.生理学分层次教学中的“四化”教学[J].教育研究与试验,2014,4:90-92
[5] 姜大源.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J].新课程研究,2012,9(270):5-7
[6] 陈洁忠,刘雪琴,杨巧玲.高职护理专业分层次教学目标的确定[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6(2):280-281
作者简介:陈洁忠(1974-),男,河南武陟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生理学和药理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Wjlx1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