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中职护理专业女生班管理体会
【作者】 霍晓云
【机构】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职业中专,甘肃天水)
【摘要】【关键词】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其管理思想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因而工作方法十分重要。中职护理班均是女生,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抓住女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才能做好班级的全面管理。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中护女生 心理特征
在多年担任中职护理班班主任工作,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当好中职班主任不容易,当好中职护理班班主任更不容易。中职护理专业基本上都是90后的女生,一般人认为,学习护理专业的女生应该都是很文静、很听话的,管理好这样一个纯女生班级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实不然。我们常说“女为悦己者容”,一个班级的构成全是女生,女同学之间少了在男生面前的害羞感和拘谨感,所以在言谈举止方面就显得随便和放纵,管理也比较麻烦。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为独生女,即便是来自农村家庭的女生,虽然不是独生女,往往一个家庭甚至亲戚关系紧密的几个家庭就一个女孩,家庭在养育方面无论是投入金钱,还是精力,都是处于一种相对优越的状态。再加上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使她们的生理成熟更早,心理世界也十分复杂。
在对护理班的班级管理中,笔者通过与女生们的长期近距离接触,摸索到了她们的一些心理特点,而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正是由于抓住了这些青春期女生们的心理,才使得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学生之间友好和谐,学习气氛浓郁。
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不懂心理学,而且在自己全部创造性生活过程中也不去丰富自己的心理学知识,这就如同一个心脏病专科医生不了解心脏的构造,眼科医生不懂得眼睛和脑半球皮层的神经联系的最细微的机制一样。”
中职护理专业女生入学年龄多在15-17岁,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她们心理上的特点也逐步明朗化。概括而言,这个年龄阶段女生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情感丰富易分心,情绪易变不稳定。
女生与同年龄的男生相比,更富于幻想,易于被感动,被吸引。一篇小说、一部电视剧,或者只是一个虚拟的人物,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引起她们强烈的情绪波动。一会儿欢天喜地,一会儿又涕泪俱下,仿佛自己真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她们会为师长的一两句严厉的批判话语而忧心忡忡,她们会为同学间的一点小摩擦而耿耿于怀。而且,她们的情绪常常表现为不稳定,不成熟,容易被动失控,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甚至难以控制,可以用“六月天孩子脸”来形容。笔者带过的班里就有一个女生,痴迷于网络小说,竟然准备了两部手机,一部手机电耗尽了,马上换另一部手机接着看,好多时候处在小说场景中,情绪变化莫测,根本无心专注于专业和文化课的学习。而另外一个女生,仅仅因为在买早餐的时候被其他女生不小心撞了一下,就感觉自己被欺负了,被轻视了,马上去找相熟的男同学帮忙要教训撞她的女生。
(二)心胸狭窄气量小,性格懦弱易受伤。
与男生相比较,大多数的女生性格都比较懦弱,胆小怕事,且遇事时往往表现出心胸狭窄,气量很小的一面。比如课堂上老师提问,很多女生不敢大声回答问题;小动作太多被老师批评时就觉得老师让自己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心里愤愤不平。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生之间的是非较多,同学之间交往时往往因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立刻针尖对麦芒,互不示弱,互不让步,让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生疏无比,同一个宿舍住的要搬出去另住,甚至出现了因为关系搞僵了不想再看到对方而要退学的极端情况。
(三)身体发育迅速,爱美之心显现。
刚进校的一年级女生,往往对穿着打扮不在乎,梳个简单的马尾辫,穿一身松松垮垮的校服就是在校的着装标志。而到了二年级,女生们就开始注意自身面容和穿着打扮了,再不会像丑小鸭一样出现于大庭广众之下。一些变化悄然出现,原来粗粗的眉毛开始变细了,脸上长个痘痘就想马上挤掉,嘴唇上开始涂上淡淡的唇膏。在肥大的校服下穿件别致的衬衣,脖子上戴条个性的项链,甚至有的女生留着长长的指甲,并把指甲染得五颜六色,发型一天一个样,头发一缕一缕染成很鲜艳的颜色,衣着打扮完全不合乎个人实际和以后的职业身份。宁愿少吃也要在穿着上多投入,宁愿少睡早晨起来也要在梳妆上下功夫,甚至在课堂上时不时掏出小镜子左照照右照照。
(四)依赖性强,意志力弱;自信不足,怕受挫折。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家长们出于“独苗难栽”的心理,不仅不让孩子做家务,连自理劳动也由家长包办,很多女生,越养越娇,弱不禁风。即使在班级里担任了班干部,但做事时往往缩手缩脚,患得患失,畏葸不前。本来依靠自己的能力就能做的很好的事情,也要先入为主地寻求老师或其他人的帮助。一旦遇到困难,很少能去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而是选择甩手不干。
那么,面对中护女生的这些心理特征,班主任该如何帮助她们呢?笔者认为用一句话就能总结:
一切从“心”开始。
热心、爱心、同情心、责任心、信心、,五“心”并用。
1、热心爱心和同情心: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每个女生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各行其事,班集体就是一盘散沙。而班主任就要做一个把散沙拢起来最终成为一个沙雕的雕塑家。所以班主任首先对自己的工作要热心,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探索,用心去工作。??那么就能以真诚之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富于同情心,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学生把班主任当作可以信赖的人[1]。而对于自己信赖的人,就能敞开心扉,把自己内心的困惑、忧愁向你倾诉,把自己感受到的幸福快乐和你分享。也正是本着这样的带班原则,在和学生长时间的相处中,慢慢地学生就适应了自己所处的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情绪逐渐变得稳定,人变得成熟起来,生活上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也不会轻易冲动行事了;和同学之间发生不愉快时也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对方了。而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在于虽然是服务类专业,但又属于卫生事业,是和人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专业,也就是说,护理专业服务的对象是“人”而非“物”,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和较强的自控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仁间相互尊重、友爱、团结、协作;具有同情心和爱心,能尊重病人人格[2]。而我们的护生培养就是要让学生具备这样的素质,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付出更多的心血。
2、责任心、信心:
责任心,是一个人爱岗敬业的标志;责任心是道德的基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也不应当专读书,其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班主任是和学生们接触最多的老师,她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班主任工作完全是一种心中的责任,一种问心无愧的责任。可以说,班主任的责任心体现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课内课外、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无处不在。简言之,对学生的负责就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责无旁贷[3]。处在青春期的花季少女,爱美是天性使然,作为班主任有责任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首先从护士的着装要求上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着装风格,作为护生在学校的着装首先要简洁大方,不穿奇装异服;花季少女,面目自然清秀,不需要涂脂抹粉,描眉画唇,天然去雕饰,充分展现一种自然美。其次利用自习时间学习护理礼仪,从护士的站立行走坐蹲姿练起,改变平时生活中的不雅姿态;两人一组,互扮护士和病人,练习语言沟通,纠正平时言语中不礼貌的语言习惯。王尔德说过,“起先是习惯造就我们,后来是我们造就习惯。”良好的习惯对人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虽然很多学生起初觉得按护理礼仪的要求做感到很吃力,也很害羞,不好意思挺胸抬头走路,也不习惯轻声细语地说话。但我一点也不气馁,先是播放护理礼仪示教视频,然后自己和几位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学生一起练习,慢慢地那些平时胆小害羞木讷内向的学生也开始跟着做,做着做着,大家的信心越来越足,动作也越来越规范。逐渐地班级的气氛越来越和谐,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初入学时大不一样,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为了让女生们对自己更了解,以利于今后的发展,还为女生们做了一个心理测试,包括你是一个乐观的女生吗?你是一个自信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宽容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勤奋的女生吗?你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女生吗?你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易于沟通的女生吗?你是一个懂得关心他人的女生吗?通过相关的项目测试,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有所了解,判断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把自己性格中优秀的品质保持下来,把自己身上不利于今后发展的劣习摒弃掉,让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将来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女生班班主任的工作更是千丝万缕,不易理清,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工作。作为一位女性班主任,以女性特有的细心与气质去管理一个纯女生班其实对学生是很有益处的,既可以从母亲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让孩子在学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又可以从老师的角度去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因为我们的学生三年级进入医院实习时在待人接物方面落落大方,干练利索,做基本的护理操作时认真细心,动作敏捷,获得了医院护理部和病人的称赞。
参考文献:
[1]高胜礼,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4年第18期,总第518期。
[2]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
[3]张芬,孔雪敏,以女生为主的班级管理工作探讨[J],今日南国杂志,2009,01期。
作者简介:霍晓云,女,1965年8月出生于甘肃天水,1984年9月进入甘肃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89年7月毕业,大学本科,讲师,在天水市麦积区职业中专从事《护理学基础》及《内科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