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新课改下如何构建高效美术课堂
【作者】 刘树娜
【机构】 山东省莒南县洙边镇新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比以前传统的美术教学依旧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如何使初中美术教学课堂变得高效,结合教学中的实践与总结,从教法、教学环境、学法(独学、对学、群学)、课堂展示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美术教学 高效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改后的教学时间里,对如何使初中美术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和总结。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从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目标的撰写单一,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引导学习什么样的线条、如何布局、怎样涂色。没注重其它能力的培养。(二)活动形式以示范临摹为主,把美术教学看作是接受美术专业技术培训,遵循“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学生作画、教师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三)在活动评价方面,教师主要以“像不像”、“好不好”等空洞的语言评价学生作品,以绘画技巧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且评价以老师说了算,不关注作画的主体——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常规,到底什么是好课、优质课(高效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高效)课呢?以上种种突显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如何提高高效美术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的高效。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例如在进行《平面图案构成》这课时,教师把挑选好的不同构成方式的优秀图案,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进行编辑,演示时直接拖动所选图层,就可以反映不同图案的不同效果,也可以将图案进行旋转、换位,就可以得到形式不同的图案构成方式。这样既快捷方便、又美观大方,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教师操作也方便,增加了知识量,而且学生学的直观、主动,进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习与教学环境合理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的科学性是直接反映出学习是否高效的关键。教学环境设计不光要考虑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情,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评价能力等都要做到相近的了解,难度太大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太过容易学生又学不到新知识、新技能,同样是无效学习。比如:我在《中国书法》一课中讲课堂设计成为一个竞赛形式,通过抢答、问答等形式并能得到比赛积分,对梅竹的优点品质、技法步骤等基础知识展示给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最后再评选出优秀的梅竹作品,让学生感觉是在“玩”,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梅竹的基本绘画技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独学、对学、群学。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实践中,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有生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死记硬背”。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就是学习的引导者,切不可简单地讲解传授基本技法、步骤,应该利用导学案适时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群学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知道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积极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小组成员有积极的沟通,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作品进行合作加工,以及对共同活动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等等。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在《让世界更美好》一课中,在学生设计环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提示他们商讨画什么主题,确定主题后进行明确的分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是一组非常有创意的合作学习的优秀体现。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也确实为他们的构思惊讶。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步骤,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对学生课堂展示的评价。
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保持对美术的兴趣,耐心倾听学生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地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听学生心中的语言,了解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等注重学生情绪体验,学校美术课程教育取向是低结构化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活动动机主要是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会使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可以放心地去做。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高效美术课堂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去不断发现困惑、不断去解决困惑,这就更需要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征等。会有助于更好地精心编制导学案、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独学、对学、群学的好习惯和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等,从而达到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 美术教学 高效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实施新课改后的教学时间里,对如何使初中美术课堂成为高效课堂有一些浅显的认识和总结。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存在问题。
从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许多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目标的撰写单一,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引导学习什么样的线条、如何布局、怎样涂色。没注重其它能力的培养。(二)活动形式以示范临摹为主,把美术教学看作是接受美术专业技术培训,遵循“出示范画示范、讲解、学生作画、教师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三)在活动评价方面,教师主要以“像不像”、“好不好”等空洞的语言评价学生作品,以绘画技巧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且评价以老师说了算,不关注作画的主体——学生。这样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常规,到底什么是好课、优质课(高效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该如何打造自己的优质(高效)课呢?以上种种突显出来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如何提高高效美术课堂教学。
(一)教学方法的高效。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需要采取生动的教学方法(如用多媒体、开设手工制作)。例如在进行《平面图案构成》这课时,教师把挑选好的不同构成方式的优秀图案,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进行编辑,演示时直接拖动所选图层,就可以反映不同图案的不同效果,也可以将图案进行旋转、换位,就可以得到形式不同的图案构成方式。这样既快捷方便、又美观大方,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教师操作也方便,增加了知识量,而且学生学的直观、主动,进而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学习与教学环境合理设计。
教学环境设计的科学性是直接反映出学习是否高效的关键。教学环境设计不光要考虑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学情,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评价能力等都要做到相近的了解,难度太大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降低,太过容易学生又学不到新知识、新技能,同样是无效学习。比如:我在《中国书法》一课中讲课堂设计成为一个竞赛形式,通过抢答、问答等形式并能得到比赛积分,对梅竹的优点品质、技法步骤等基础知识展示给学生,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最后再评选出优秀的梅竹作品,让学生感觉是在“玩”,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梅竹的基本绘画技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独学、对学、群学。
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实践中,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有生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死记硬背”。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就是学习的引导者,切不可简单地讲解传授基本技法、步骤,应该利用导学案适时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对学、群学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是知道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地责任分工,互助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有积极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小组成员有积极的沟通,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作品进行合作加工,以及对共同活动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估等等。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在《让世界更美好》一课中,在学生设计环节中,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提示他们商讨画什么主题,确定主题后进行明确的分工,学生积极性很高,这是一组非常有创意的合作学习的优秀体现。当我看到他们的作品时也确实为他们的构思惊讶。在实践制作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的方法、步骤,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对学生课堂展示的评价。
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和空间,展示自己所创造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对比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信心和保持对美术的兴趣,耐心倾听学生所表现的作品制作过程和内心世界并地欣赏他们成功的喜悦。听学生心中的语言,了解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语“不好”“不行”怎么这个样等注重学生情绪体验,学校美术课程教育取向是低结构化教学活动,它的特点是活动动机主要是学生的情感需要。因此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会使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可以放心地去做。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高效美术课堂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去不断发现困惑、不断去解决困惑,这就更需要去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发展特征等。会有助于更好地精心编制导学案、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养成独学、对学、群学的好习惯和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协作的精神等,从而达到高效的美术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