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群众文化发展系统论
【作者】 陈素平
【机构】 山东省东明县总工会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群众文化发展,是群众文化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与动力。而群众文化发展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内容的多元性、形式的多样性三大理论层面,对群众文化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对于群众文化发展,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具体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关键词: 群众 文化 发展 意义 内容 形式 多重 多元 多样
群众文化发展,是群众文化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与动力。而群众文化发展本身,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对群众文化发展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这一大系统,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子系统,分层次进行解读与研究。
一、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系统,属于“软实力”系统,是一种“隐形工程”。只有充分正确、全面深刻地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正确、健康、长期的发展。而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又具有多重性特点,这种多重性,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充分认知文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文化又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智力支撑,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与动力之源。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这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大趋势。文化的重要意义,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我国已把文化同政治、经济一起,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之中,文化素质的提高列为首位。
(二)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充分认知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个文化的基础与中心。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不是“小众文化”。只有群众文化发展,才能有精英文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群众文化的大普及,才能有专业文化的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源泉与主流。
二、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二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系统,是“硬实力”系统,是一种“主体工程”。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一)主化主体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农村文化发展、企业文化发展、部队文化发展、学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二)文化特质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特质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思想文化发展、道德文化发展、伦理文化发展、艺术文化发展、体育文化发展、科技文化发展、教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发展、娱乐文化发展、饮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三)文化空间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活动空间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广场文化发展、街道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发展、家庭文化发展、田间文化发展、车间文化发展、军营文化发展、校园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同样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同样具有多元性特征。
三、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三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系统,是“载体”系统与“依托系统”,是一种“保证工程”。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也呈现明显的多样性特点:
(一)文化属性的多样性。群众文化中文化属性本身,即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例如艺术文化中,就包括戏剧、曲艺、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等,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多样性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阅读、座谈、排练、演出、创作、研讨、讲座、咨询、辅导、观摩等等。活动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三)文化场地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场地,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文化活动室、棋牌室、球场、广场、剧场、家庭、庭院、田间、车间、校园、教室、军营等等。不同场地有不同的文化活动形式,总体上也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858.
[2]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转引自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P4.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转引自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P14.
关键词: 群众 文化 发展 意义 内容 形式 多重 多元 多样
群众文化发展,是群众文化的生命与灵魂、核心与动力。而群众文化发展本身,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群众文化工作的具体实践与理性思考,对群众文化发展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这一大系统,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子系统,分层次进行解读与研究。
一、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一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意义的多重性。
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系统,属于“软实力”系统,是一种“隐形工程”。只有充分正确、全面深刻地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确保群众文化正确、健康、长期的发展。而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又具有多重性特点,这种多重性,又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层面:
(一)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充分认知文化的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大概念,“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1]文化又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种,其中精神文化是核心,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与智力支撑,也是一个民族的思想基础与动力之源。在“知识经济”的21世纪,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文化热”,这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大趋势。文化的重要意义,得到前所未有的凸显,我国已把文化同政治、经济一起,作为综合国力的三大要素。在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之中,文化素质的提高列为首位。
(二)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要充分认知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还必须充分认知群众文化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整个文化的基础与中心。群众文化,顾名思义,是人民大众的文化,而不是“小众文化”。只有群众文化发展,才能有精英文化的发展,也就是说,只有群众文化的大普及,才能有专业文化的大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文化是整个文化的源泉与主流。
二、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二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内容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系统,是“硬实力”系统,是一种“主体工程”。内容是事物内部诸要素的总和,群众文化发展的内容丰富多彩,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一)主化主体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主体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农村文化发展、企业文化发展、部队文化发展、学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又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二)文化特质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特质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思想文化发展、道德文化发展、伦理文化发展、艺术文化发展、体育文化发展、科技文化发展、教育文化发展、旅游文化发展、娱乐文化发展、饮食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具有明显的多元性特征。
(三)文化空间的多元性。群众文化发展,按文化活动空间的不同而有不同文化的发展,其中主要有广场文化发展、街道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发展、家庭文化发展、田间文化发展、车间文化发展、军营文化发展、校园文化发展等等。每一种文化发展的内容,同样各不相同,分别具有本身的特点,总体上同样具有多元性特征。
三、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群众文化发展大系统中的第三个子系统,是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系统,是“载体”系统与“依托系统”,是一种“保证工程”。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而言,群众文化发展的形式,也呈现明显的多样性特点:
(一)文化属性的多样性。群众文化中文化属性本身,即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例如艺术文化中,就包括戏剧、曲艺、文学(小说、散文、诗歌等)、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等,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多样性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二)文化活动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本身,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阅读、座谈、排练、演出、创作、研讨、讲座、咨询、辅导、观摩等等。活动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发展形式的多样性。
(三)文化场地的多样性。群众文化活动场地,也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点。其中主要有文化活动室、棋牌室、球场、广场、剧场、家庭、庭院、田间、车间、校园、教室、军营等等。不同场地有不同的文化活动形式,总体上也呈现明显的多元性特点。
由此可见,群众文化发展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不争的事实。
参考文献:
[1]辞海[M]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P1858.
[2]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转引自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P4.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转引自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