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浅谈小班环境下小学英语分层教学

【作者】 王小霞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现状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开设英语课程,由于英语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尚未转变,普遍认为在小学阶段只要学好语文、数学,万事就OK了,还没有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刚刚接触英语时,由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兴趣高昂,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语后,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习有困难,课堂中无法跟上教师的步伐,时间一长,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对自己也逐渐失去信心。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部分学生因接受能力强,学习习惯良好,加上家长的重视,课堂上感到“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相反,上课感到“吃不了”或“消化不了”。同一班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而且是越到高年级这种差异越严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地教学,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避免两极分化的现象进一步扩大,基于这种情况实施分层教学就非常有必要。
  2.理论支持
 “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分层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理想的教学就是采取一定的方法、手段将学生的潜在水平转化成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既要走在学生独立发展的前面,又不能脱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分层教学是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理论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的一种新的尝试。分层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具体步骤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 “力求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那么如何在每一节课中落实这些要求,避免差距进一步加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小班化教育的契机,在五(5)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尝试: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等把学生划分成三个层次:A、B、C层,A层为特殊困难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优秀生,五(5)班共有学生36人,可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各个小组中兼有A、B、C层学生各2名,小组中能力不同的学生在同一组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能提高他们的合作、探究、交际的能力。此类分组不会造成“标签效应”,避免学生一些潜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保证了学生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另外,学生的层次和组不是静止不可变的,而是动态可变的。为激励学生向更高层次递进,可以根据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变化,定期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小规模的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保证。在教学实际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并学有所获,才能达到激发各个群体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因此我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A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C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展开想象,发散思维,并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教学内容分层
  课堂教学内容分层是分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各层学生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我采取的方法是:对A层学生着重培养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能实现初步的语言交际;对B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对C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当然,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不能强行规定学生应该达到哪个教学目标,只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目标。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层级。当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
  4.作业分层
  作业分层是分层教学的另一重要环节。由于课堂教学目标不同,为巩固所学内容所设计的作业也应有所不同。
  5.评价分层
  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的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同时采取动态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对自己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
  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分层是为了无层”,这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此,它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充分分析所教的内容,而且还要仔细分析所教的学生。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的兴趣,还要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服务。小班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如何结合小班教学的契机,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去探讨、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