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作者】 银都玛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幼儿学习语言不单让幼儿具有模仿语言的能力,还应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合理地运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使孩子在快乐、有趣的活动中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幼儿语言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引导孩子,抓住一切教育契机,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得到发展。
关键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
在开学初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的就是首先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一学期来,我们就是本着这种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级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从不会说到完整讲述,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让孩子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二)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学。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3、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让孩子乐说。毋庸置疑,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如何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学会应对和交流,它是旨在使学生“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认知与学习活动。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学生首先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以满足对方获得尊重的精神需求。其次,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一般地说,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眼睛要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胸部以上的部分,面部表情则应自然、放松,态度大方、友好。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交际时有的节节巴巴,或词不达意,语病百出;有的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有的害羞拘束,或畏缩扭捏等,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加强在语言实践中的训练规范。幼儿口语交际的内容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提示。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口语交际的主题,文字提示指出说话的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再借助文字的提示,使学生明白应该说什么,怎么说。模仿是学习者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所以,做出样子给学生看,让他们学,常常是最为有效的指导。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被别人赏识的愿望,幼儿更是如此。教师应该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不必重在结果的评价。口语交际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只有人人都参与实践,才有可能做到人人都得到提高。大家各抒己见,鼓励说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既训练了幼儿听的能力,有训练了幼儿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老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用多种形式,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
的确,充分挖掘教材的利用价值,激发了幼儿阅读、观察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画,去思考,表达,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乐说,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用心去引领,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孩子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乐有所学,乐有所成。我们的幼儿教育也一定会开辟出更好的新天地。
关键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
在开学初发现班级的幼儿在语言方面较为不足,表现在:同伴间缺少交流,上课多数幼儿不愿上来发言、不敢大方地面对集体发言,讲述时不完整等。而要改变这种现状,要做的就是首先让孩子想说,只有有了说的欲望,孩子才会忘却害怕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意思大胆地说出来,有了交流,孩子之间、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也就多了,语言也就在这种自然的交流、沟通里得到了发展。一学期来,我们就是本着这种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班级幼儿从不愿说到想说,从不敢说到争着说,从不会说到完整讲述,整个课堂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一)让孩子想说。依据班级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方式、互相激励的办法让幼儿产生说的欲望。如,对于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以贴红点、拥抱、送大拇指、鼓掌等方式给予肯定,同时以点带面刺激其他幼儿也积极上台发言;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急于要求他能同其他孩子一样一开始就能站出来说,而是进行个别交谈,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从能站出来——能和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一起说——独立说——大声地说,最后大方地与人交谈。
(二)让孩子敢说。其实有些孩子他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我们通过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说的机会,来逐步消除幼儿独立表现的恐惧,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餐前播报”、“故事大王”、“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学会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学通过自己的表现及说来传达给周围的人,与他人一起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提高了幼儿表达能力,树立了幼儿的自信心。
(三)让孩子会说。在孩子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我们就要引导孩子说好话,也就是把要说的话讲清楚、讲完整、讲的生动、贴切些。怎样去引导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在日常生活中学。如秋天来了,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发现好多树变了样,“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有树叶落下来想小船”、“松树好是很绿,看上去像一顶尖尖的帽子”、幼儿在观察议论、想象中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发展了口语表达能力。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如户外活动、谈话、种植等都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益资源,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2、在游戏中学。如在角色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地用语言交流活动,从而获得语言的发展。
3、在相互渗透的各科领域中学。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其他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互相渗透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如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感觉到了什么?然后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用语言讲述自己绘画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让孩子乐说。毋庸置疑,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规范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如何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学会应对和交流,它是旨在使学生“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认知与学习活动。在具体的口语交际中,学生首先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以满足对方获得尊重的精神需求。其次,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一般地说,交际双方在谈话的过程中,眼睛要有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胸部以上的部分,面部表情则应自然、放松,态度大方、友好。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交际时有的节节巴巴,或词不达意,语病百出;有的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有的害羞拘束,或畏缩扭捏等,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指导,加强在语言实践中的训练规范。幼儿口语交际的内容都配有图画和文字提示。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口语交际的主题,文字提示指出说话的要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画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再借助文字的提示,使学生明白应该说什么,怎么说。模仿是学习者一种非常重要的内在动机。所以,做出样子给学生看,让他们学,常常是最为有效的指导。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被别人赏识的愿望,幼儿更是如此。教师应该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不必重在结果的评价。口语交际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只有人人都参与实践,才有可能做到人人都得到提高。大家各抒己见,鼓励说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既训练了幼儿听的能力,有训练了幼儿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和敏捷性。老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用多种形式,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机会。
的确,充分挖掘教材的利用价值,激发了幼儿阅读、观察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观察图画,去思考,表达,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真正做到想说、敢说、会说、乐说,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用心去引领,在培养孩子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同时让孩子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我们的孩子们一定会乐有所学,乐有所成。我们的幼儿教育也一定会开辟出更好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