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几点思考

【作者】 徐一雷

【机构】 山东省昌乐二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基础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好学的心理、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应该在培养学生方面有更好的办法,本文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发挥他们应该有的主体作用,防碍学生学习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以及从教师、学生的角度分析应该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 兴趣 主动权
  传统化学教学中,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地位,老师是课堂的主宰,领导要求老师要严格的控制好课堂,把握好课堂,所以,难以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新课程改革在学习方式上提倡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改变过去的老师控制课堂为学生主宰课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那么,到底怎样把课堂还给学生呢,我在此提出我的一点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在之前课堂之所以不能还给学生,原因主要有这么三点,一是:学生没有兴趣,“他们不要”。二是:老师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越俎代庖,不敢放给学生主权。三是:课程的设置不利于学生的发挥,需要老师的讲解太多,需要学生的思考太少,大多是记忆性的东西。
  一、课堂没有还给学生原因的具体分析
  1、学生没有兴趣,不要主动权。
  我们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学科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的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是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已知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经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此外,课堂也大多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教师准备的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太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和机会。
  2、教师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敢放给学生主权。
  考试作为一种外部的激励手段是有一定的作用的。虽然近年来一再强调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然反映处偏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上实验课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的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等,长此以往,化学课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兴趣的意义。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教师的要求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有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基础
  “课堂还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要有学习的动力,学生要是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则对他们来说,学习便成了一种享受,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了兴趣,学生总是在被迫的学习,则学生的学习往往会是事倍功半。
  2、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基本保障
  独立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丧失,是传统教育的弊病,使学生能够自主的学习,则必须要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可以说,中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都有增强自己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欲望,这就为自主学习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也为“把课堂还给学生”提供了基本保障。
  3、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最终要求
  课堂给学生以后,要求学生对于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如何学习等要有自己的意识与反应,他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强化等方面,只有将学习的责任真正的从教师的身上转移道学生的身上,学生能够自觉的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性学习。课堂也才能真正的大胆、放心的放给学生。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对教师的要求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会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化学教师必须明白自己在“学生的课堂上” 应该扮演的角色与应该具备的素质。
  1、引导者,组织者
  在“把课堂还给学生”后,学生直接参与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角色不是简单的传授者了,而应该更多的扮演着引导、组织学生学习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勇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即使学生犯了错也要注意方法和措施,以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教师的职责从现在的传授知识变成了激励思考,成为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直接拿出现成的真理的人。
  2、合作者
  传统教育中,强调“师道尊严”,在学生面前教师是绝对的权威,这种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精神、科学品德的形成将会起到抑制的作用。
  在“学生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师生一起探索、一起思考。教师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质疑,在教学中既要授以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创造。
  3、学习者
  教师要想适应新的课改,就只有不断的学习,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该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发展,懂得一定的科研程序,最好能进行跨学科的进行研究等等。
  4、良好的教育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观念
  良好的教育技能对于一个优秀的化学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化学教师应具有的技能有:能准确的掌握学生实际情况的能力;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能力;运用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现在的教育应该着眼于未来,要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要适应个体的需要,要教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围绕培养学生的能力,教给学生方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等方面进行尝试。
  总之,要想“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更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作者简介:徐一雷,山东省昌乐二中,:教师,本科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