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民族地区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建设浅谈

【作者】 刘 燕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塔什店镇双语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民族地区幼儿园进行多文化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主流文化,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科学合理的设置要要从当地的人文背景出发,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特点,开发适合本民族幼儿学习的乡土教材和园本课程,既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又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融入主流社会,实现文化的融合,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幼儿园 多元课程 建设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教育有助于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课程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幼儿园课程发展立足于文化课程理论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民族地区的幼儿园课程科学合理的设置彰显民族特色显得十分重要,既肩负起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又在社会发展的激流中融入主流社会,实现文化的融合,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一、实现多元课程园本化和民族化的统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各界人士对少数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并保障少数民族儿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对民族地区幼儿园进行多文化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主流文化,并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实现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这一理念适应我国多元文化的大背景,符合我们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的要求。为实现少数民族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首先应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征相符合,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感知、体验。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贴近幼儿生活周围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社会经验、知识获取的活动。其次要彰显与少数民族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优秀文化传统,如:节日特点、民俗风情、生活方式等。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内容所决定,兼顾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采用集体活、分组、日常、游戏生活的形式把整个课程贯穿起来,从不同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民族地区幼儿园多元课程的本土化、园本化,要从当地的人文背景出发,充分挖掘本民族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结合幼儿特点,开发适合本民族幼儿学习的乡土教材和园本课程;注重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园本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开发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彰显课程的民族特色,是最终实现多元化课程的有利途径。
  二、目标设置兼顾幼儿的需求发展。
  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设置的目标应立足现实,充分考虑幼儿的特殊需要和未来发展,切实把握好目标达成的“度”。为了使少数民族幼儿能够顺利地适应未来社会,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应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重视对主流文化和多元文化的选择和利用。幼儿园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幼儿寻找并重视个人的意义,自我实现是人的基本需要,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发现自我的有利途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有助于个人发展的经验。人本主义课程以自我实现为课程目标,注重课程内容的切实性。对于少数民族幼儿来说,他们的自我实现就是学习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在未来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幼儿的特殊需要就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吸收,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课程内容,才是适合少数民族幼儿的学习。
  三、转变教育观念,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民族地区多处于高海拔、偏远的农牧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迟缓,艰苦的地域条件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导致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而师资力量的薄弱、家庭对学前教育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透视制约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因素,教育观及课程观的革新与转变是关键。一是通过多种宣传渠道使少数民族群众认识到学前教育对本民族发展和个体成长的重要意义,促使民族地区形成重视幼儿教育的氛围。二是民族地区幼儿教育不是停留于口头重视和对课程实践的机械模仿,而是积极落实幼教新理念,以先进的经验为参照,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方案和教学方法,建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教育活动内容,制定与幼儿相适应的目标,逐步形成适合本地本民族幼儿的多元课程体系和内容。三是重视幼儿教育倡导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人文、自然等社会资源,通过家庭、幼儿园及社会的有机结合提升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切实解决好多元课程的现代化及综合化问题。
  儿童的发展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儿童为本,是当今世界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基本共识。幼儿园课程的现代化主要是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程手段的现代化及课程观念的现代化。对于民族地区而言,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是为适应新形势,开设多元课程;课程手段的现代化是幼儿园在教学中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如运用投影仪、电视等现代教学媒体;课程观念是科学教学的新观念不断影响着幼儿教学实践,如主体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创新教育等。所以,民族地区幼儿园应着眼于幼儿的发展,不断创造条件、更新理念,使课程设置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是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一大趋势,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以主题为主、各领域相互渗透,不断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要注重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所设科目内容进行整合。一方面通过单元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对原有科目重复内容归类排编;另一方面围绕主题教学内容,各领域相互渗透,实现教学内容和手段的综合化。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进行整合。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融入民族文化的形式,梳理和整合课程内容,创新多元课程的组织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打造民族地区文化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