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数据统计在合理营养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刘 戈
【机构】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六中学
【摘要】【关键词】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是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章是按照“人从环境中获取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来源;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其中的营养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的思路编排内容,随后,又将视野投向这一节,也就是生活中和食物有关的现实问题——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一、教材分析
关于营养物质的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细胞生活中的主要作用。而这一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内容,立足点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教材并没有详细地讲述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的注意事项,而是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事例,以引起学生的关注。本文从另一个视角出发,以教材中附表提供的数据为基础,通过Excel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图表等数据管理功能,形象直观地让学生认识平时常吃的食物中的各种成分及含量,了解健康的饮食结构,促进学生拥有合理的膳食习惯。
二、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分布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每种营养物质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无机盐在人体内含量不多,但对人体健康十分重要。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下表是教材41、42页的附表——常见的食物成分表,
注:表中的食部为每100克含量,其他数据为食部100克时所含各种元素及微量元素的量。
表中列出九大类食物中的40种食物,我们利用Excel对六大营养物质排名前十位的食物进行由高到低的排序,分析营养物质主要分布在哪些食物中,并创建相应的扇形图(Excel又叫饼图),每个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1)糖类
从表2和图1 我们可以看出,糖类含量较高的食物主要有谷类、豆类、乳类、果蔬类等。其中谷类和豆类食物中糖的含量较高,我们的主食以谷类为主,谷类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科学研究表明,正常人每天要吃150克糖分,因为糖分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2)脂肪类
从表3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种类有油脂类、肉类、干果类、乳类等。特别是油脂类食物的脂肪含量最高,对照表1不难看出豆油和花生油每100克中含脂肪99.9克,含水分0.1克,含热量3761千焦。从这里我们得到一点启示:油脂类的食物含热量、脂肪量都很高,而其他的营养成分几乎不含,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少吃油脂类的食物,也就是少吃油炸类食物。
(3)蛋白质
从表4和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有豆类、乳类和肉类等,除黄豆含蛋白质最高到35.1克,其他9种食物蛋白质含量非常接近。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
水是人体各种细胞和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许多生理活动一定要有水的参与才能进行。从表1中可以看出,水果、蔬菜类食物含有大量的水分。油脂类、谷类食物含水较少。
(5)无机盐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钙的食物来源主要有乳类、豆类、鱼类、蛋类食物,此外科学研究表明,海带、紫菜、发菜、黑木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含钙也很高;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钙可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症等。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铁与人体的生命及其健康有密切的关系。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常见含铁的丰富来源有肝脏、豆类、瘦肉、谷类、部分蔬菜等。
锌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儿童缺锌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孕妇缺锌可导致婴儿脑发育不良、智力低下。常见含锌丰富的食物是肝脏、乳类、蛋类、鱼类等。
人体80%的磷在骨骼与牙齿中,严重缺磷可导致厌食、贫血等。磷在食物中存在也很广泛。磷的丰富来源有牛乳粉、豆类、猪肝、花生、鱼类、蛋类、谷类。
(6)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不提供能量,也不是机体的构造成分,但膳食中绝对不可缺少,如某种维生素长期缺乏或不足,即可引起代谢紊乱,以及出现病理状态而形成维生素缺乏症。
维生素A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生长,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肝脏、奶类、蛋类、鱼类、鸡鸭等,其中猪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最高。维生素B1可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维持神经健康、促进生长和增强抗病能力。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豆类、谷类、蛋类、肝脏等;维生素B2也能维持神经、消化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健康,并为生长发育所必需。人体缺少了它,会产生口角溃烂、唇炎、舌炎和眼内干燥、角膜炎等症状。富含B2丰富的食物有肝脏、乳类、蛋类、核桃等;维生素C也叫抗坏血酸。其主要作用是维持人体细胞间联络组织的正常机能,能促进人体生长。人体缺乏它时,会引起齿骨不固、血管脆弱、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出现皮下出血,口腔和消化器官黏膜出血和坏血病。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蔬菜、水果、肝脏等。维生素E是促进生殖能力的重要物质。缺乏维生素E会出现不孕、早产和肌肉萎缩、疼痛等症状。含这类维生素的食物有各种油脂类、干果、豆类、蛋类等。
每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都不单一,比如猪肝在补铁、锌、磷的同时,也可以补维生素A、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菠菜既能补钙、铁,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都建议饮食多样化,具体表现在,一是食物种类丰富,即豆类、奶制品、淀粉类、鱼类、果蔬类都要有;二是每类食物的种类也要有差异,如肉类中,不能只吃猪肉或牛羊肉,鸡、鸭、鱼也要有。
三、平衡膳食宝塔
为了做得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见图4)
自上而下“平衡膳食宝塔”的五大类食物依次是油脂类、乳豆类、肉蛋类、果蔬类、谷类;每天对各类食物的量是不同的,自下而上,依次减少;其中,谷类:富含糖类,且能提供蛋白质;果蔬类:含碳水化合物、植物纤维、水;肉蛋类:富含蛋白质;乳豆品: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类:高能量食品;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每日摄入量最多。
因此,营养学家指出,每日平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一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每日的早、中、晚餐能量比例为3:4:3。
最后,联系到同学们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有的同学不吃早餐,上课时头晕眼花;有的同学不爱吃蔬菜,刷牙时经常牙龈出血;有的同学爱吃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和饮料,结果长成了小胖子;有的同学爱吃小零食,用小食品代替正餐;有的同学因盲目减肥而不正常吃饭;有的同学挑食、偏食等等。请同学们讨论他们的作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改正?这样的问题贴近生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忽略早餐、挑食、偏食等作法的不良后果,以便切实改变学生在营养方面的不良习惯。
总之,《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这一节,讲到了该如何关注我们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实际上,在这节以前所讲的内容即第一节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第二节的消化系统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因此,本节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出科学知识在指导健康生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