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小狮子爱尔莎》教学案例

【作者】 马春玲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八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亲密关系。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饿顺序叙述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到图书室借阅乔伊·亚当逊的著作《野生的爱尔莎》或《狮子和我》,根据预习提示自读课文;
  2、教师准备投影片和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一、引入课题
  教师板书课题,提问:知道今天我们今天要学什么课文吗?学生齐读课题。大家看过狮子没有?有人说狮子是森林之王,这说明狮子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很凶猛)。可是在奥地利作家亚当逊所写《小狮子爱尔莎》一文中,狮子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请读过亚当逊写过的著作或是提前预习课文的同学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学习课文)
  三、复习引入。
  教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很多同学也读得很好。谁能说说课文叙述的顺序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上节课提到的叙述顺序。
  四、指导阅读。
  1、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文的1—5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多大的爱尔莎?在小组上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在小组说一说。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喜欢不同的地方,可让他们先朗读,再说说喜欢的理由。
  有的学生会喜欢刚出生的爱尔莎,因为“它那蒙着蓝薄膜的小眼睛睁开了,那水汪汪的眼珠滴溜溜地转”,就像可爱的小宝宝;
  有的学生会喜欢夏天的爱尔莎,因为它是那样的调皮;
  也有同学会喜欢换牙时温顺可爱的爱尔莎或者是作错事时“知错就改”的爱尔莎。
  教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爱尔莎,作者喜欢吗?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这样的地方有几处,比如“我从岩石缝里把它抱出来,抚摸它,喂它奶粉和鱼肝油、葡萄糖配成的饮料”,“我有时候靠在爱尔莎身上看书或者画画……”,“我抚摸着它的头,安慰它,告诉它下次可别这样了”等等,学生找出来,再引导感情朗读。
  2、学习课文6—10自然段。
  教师:在长期相伴的日子里,“我”和爱尔莎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6—10自然段,勾画出重点词句,说说自己最大的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 
  先请学生朗读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
  (1)当爱尔莎饿着肚子归来的时候,我“又高兴又难过”,就像迎接自己“嫁出去”的女儿;在暴风雨的夜晚,自己对爱尔莎的牵挂。教师: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呢?请两名同学读,互相评价,全班再读。
  (2)当爱尔莎生病发烧回来的时候,我心疼不已,给予细心的照料。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3)可能谈到最多的是当爱尔莎最后一次和“我”分别的时候,“我们”之间那种“恋恋不舍”的思想感情。
  教师:请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最能表现这样的感情?(请学生发言)其实整个自然段都充盈着依依不舍的感情,请全班同学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展示投影,请一位同学读9自然段,其他同学看投影。然后全班再次感情朗读课文。教师:让我们和作者一道,祝爱尔莎平安吧!
  (4)教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十自然段。“这样”是指怎样?(费尽心思,或者依依不舍等。)
  五、课堂练习
  1、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读一读。
  2、对照课文,想想自己曾经喜欢并仔细观察过的动物,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灵活安排,选做。)第三课时一、组织班级辩论
  1、同学们,换成你,你赞成让长期相伴的爱尔莎离开自己吗?
  有些学生可能会和作者一样,虽然不舍,但也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也可能有学生想多和爱尔莎在一起。
  2、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以文中相关词句或是自己收集的资料作为自己的依据。
  可以想到,有许多同学和作者一样,“打算”将爱尔莎放归大自然。这时教师可帮助“弱势”,开展辩论。学生可能的“理由”:
  “赞成”的理由:
  (1)和作者的想法一样。爱尔莎来自大自然,“应该送它回到大自然去,替它选择一个好的环境,让它自己去生活”;
  (2)作者虽然“舍不得”,但是“它总是要回到兽类中去的”,所以我才决心离开它,而且作者对它进行了细心的训练;
  (3)这还是一种“科学的实验”,我们不能将爱尔莎带到家里。
  “反对”的理由:
  (1)爱尔莎“带着人的气味”,在自然界中生活的能力很差,所以,我们可以想像爱尔莎离开作者会遇到很多困难;
  (2)当爱尔莎和我分别的时候,是多么的难舍难分!为什么要使“大家”都痛苦呢?
  六、拓展交流
  同学们有过自己喜欢的动物吗?仔细观察过它们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到班上交流。
  在学生发言的时候,重点放到对动物生长过程的介绍,如果学生说得不具体,可以进行采访,如:它小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呢?后来呢?长大的情况怎么样?你最喜欢的是它的什么?
  七、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第四题,摘抄“我”对小狮子爱尔(下转第81页)(上接第101页)莎无限关爱的语句。
  2、将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在作业 本上介绍一下。(*选做)板书设计:
  小狮子爱尔莎
  出生两三天——→五个月后——→开始换牙——→快两岁——→生活了三年分别
  可爱 调皮 温顺 感情更深 难分难舍
  小狮子爱尔莎
  八、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真正喜欢小狮子爱尔莎?
  3.谈谈人与动物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
  4.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5.谈谈自己的感受。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说给他人听。
  3.完成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