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让课后作业焕发魅力
【作者】 陈卫洪
【机构】 江苏滨海县八巨镇中心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单调、机械、重复的作业,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当前语文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巩固知识多,实践应用少;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这样做显然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使“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设计作业才能做到“统筹兼顾”呢?
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崭新的理念,提升了我们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开阔了我们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改换称谓,贴近学生
开放式的作业设计在称谓上能拉近学生与作业之间的距离。如,将作业要求中的“组词”变为“找朋友”,“改错”变为“我是医生”,“连线”变为“手拉手”。通过这些充满着人文性的语言,改变了以往的作业冷面孔,给学生以亲切感。
在布置作业上同样也能改换称谓。如将传统的预习、读书、抄写字词等硬性的安排,改变为:我今天预习了《 》,读了________遍后,我又学会了________ 这几个字(词),懂得了_________ 。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定目标,自我设计
开放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如,学完《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后,教师说:“同学们,让我们来为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设计作业好吗?”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而且设计的作业远比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丰富得多。作业类型有:(1)摘抄本课精彩片段,并有感情地朗诵;(2)按照文中“总——分——总”段式的写法写一段话;(3)画一幅多姿的“黄山松”图;(4)为“黄山奇松”设计广告语;(5)当一名小导游等。从这些设计不难看出,学生的层面不同,设计的内容也不相同,但这些作业远比教师布置的“传统作业”要精彩得多。学生完成起来兴趣浓厚,质量也高。
三、作业分层,自主选择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把语文作业设计成“A、B、C”三大类。
A基础题,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巩固。(潜能生)
B拓展题,重在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中等生)
C选做题,重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优等生)
总之,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之一,从作业训练空间上说,教师更应为学生创设完成作业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展示自我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些崭新的理念,提升了我们语文作业设计的理念,开阔了我们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改换称谓,贴近学生
开放式的作业设计在称谓上能拉近学生与作业之间的距离。如,将作业要求中的“组词”变为“找朋友”,“改错”变为“我是医生”,“连线”变为“手拉手”。通过这些充满着人文性的语言,改变了以往的作业冷面孔,给学生以亲切感。
在布置作业上同样也能改换称谓。如将传统的预习、读书、抄写字词等硬性的安排,改变为:我今天预习了《 》,读了________遍后,我又学会了________ 这几个字(词),懂得了_________ 。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定目标,自我设计
开放式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如,学完《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后,教师说:“同学们,让我们来为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设计作业好吗?”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而且设计的作业远比教师布置的作业要丰富得多。作业类型有:(1)摘抄本课精彩片段,并有感情地朗诵;(2)按照文中“总——分——总”段式的写法写一段话;(3)画一幅多姿的“黄山松”图;(4)为“黄山奇松”设计广告语;(5)当一名小导游等。从这些设计不难看出,学生的层面不同,设计的内容也不相同,但这些作业远比教师布置的“传统作业”要精彩得多。学生完成起来兴趣浓厚,质量也高。
三、作业分层,自主选择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根据每个层面学生的需求设计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份作业。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把语文作业设计成“A、B、C”三大类。
A基础题,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练习巩固。(潜能生)
B拓展题,重在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中等生)
C选做题,重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发现解决问题。(优等生)
总之,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之一,从作业训练空间上说,教师更应为学生创设完成作业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充分自主、展示自我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