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谈高考听力测试应对策略
【作者】 刘虔文
【机构】 江西省龙南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全国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随着听力测试的进一步推广,听力测试难度会逐步提高也必定是情理之中的事。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测试 理解能力
随着全国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为高考英语科增设听力测试奠定了基础。随着听力测试的进一步推广,听力测试难度会逐步提高也必定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近几年来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听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类考点:
1.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要求考生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
2.获取具体事实,把握信息联系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要求考生听清、听懂事实信息,精确理解具体细节、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 、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深层推理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是听力考查的重点项目。
二、技巧点拨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当然,听力测试也有一些应试技巧, 以求得考试状态最佳、应试更娴熟。
1.安定情绪,集中精力(听前)
听力能力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过于紧张焦急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有碍考生的正常发挥,听力反应速度、把握信息的准确度会大打折扣。听之前(或发卷时)首先要安定情绪,集中精神,做一点放松活动(比如数数、深呼吸、闭目片刻、整理试卷等),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答题状态。
2.掠读题目,预测内容(听前)
利用“试卷分发后”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后”之间的 时间(尤其是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和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的5秒钟),及时、迅速地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三个选项的异同,特别注意各选项中重复出现的词汇,从重复词入手,预测听的内容,并且可以确定听的关键(重复词以外的信息);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捕捉信息,速记要点(听中)
听录音材料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同时要特别倾听与所设置的问题相关的信息。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听好后面的内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弃前保后、弃小保大、弃车保帅的原则)。
听短文独白时,注意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因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
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在于借助笔记,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 what? time)、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 how soon, how often, 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等信息,注意记笔记要提纲挈领(如关键词),当然不必记有把握的要点,从而帮助推测、帮助答题。
4.抓住问题,优化信息(听中)
问题是解答考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把捕捉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自己有把握 的试题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果断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一定要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毛病,使整个答题过程更加顺畅。
三、听能对策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存贮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等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听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听能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力训练,但决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体能力也可以通过听以外的手段来培养。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能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
2.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听和说相辅相成,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打好听能基础。
3.训练阅读写作,促进语感形成
听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阅读理解活动,阅读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多开口朗读能形成语感,比如领悟词法、句法功能、逻辑关系的能力;写作训练能巩固并提高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记忆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强语感,促进听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测试 理解能力
随着全国中学英语新教材的深入使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学科素质教育受到了普遍重视,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为高考英语科增设听力测试奠定了基础。随着听力测试的进一步推广,听力测试难度会逐步提高也必定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近几年来对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听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一、对话理解是考查学生在一定语境或情景中所表现出的快速反应、推理判断能力;短文理解则是在此基础上考查学生对一个结构比较完整,意义相对连贯的语段的理解能力,是一种高层次、有难度的听力测试形式。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主要有以下几类考点:
1.领略主旨大意,概括话题内容(know about the main idea)
要求考生对听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全面的领会。任何一段对话或独白都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有时主旨大意较明显,有时则需要归纳、概括。
2.获取具体事实,把握信息联系 (understand the detailed factual information)
要求考生听清、听懂事实信息,精确理解具体细节、特殊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价钱 、数量、原因、目的、结果等,同时,还要对所听到的信息做简单的处理,比如数字运算、时间顺序、比较筛选、同义转换、因果关系、深层推理等。理解具体信息有助于把握话题内容领会说话者意图,是听力考查的重点项目。
二、技巧点拨
听力能力测试有心理、瞬时、信息三个方面的效应,决定听力能力高低的关键在于能否尽快理解所听材料的内在联系,领会其大意,抓住其重点。当然,听力测试也有一些应试技巧, 以求得考试状态最佳、应试更娴熟。
1.安定情绪,集中精力(听前)
听力能力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过于紧张焦急的情绪容易产生恐惧心理,有碍考生的正常发挥,听力反应速度、把握信息的准确度会大打折扣。听之前(或发卷时)首先要安定情绪,集中精神,做一点放松活动(比如数数、深呼吸、闭目片刻、整理试卷等),以便轻松、愉快、主动地进入答题状态。
2.掠读题目,预测内容(听前)
利用“试卷分发后”到“播放试音乐曲和试音材料后”之间的 时间(尤其是介绍每一节试题做法和播放每段对话或独白前的5秒钟),及时、迅速地预读题目(包括题干和选项);根据题干中的语言信息,预测对话或短文的语境、大意、人物身份等可能涉及到的内容;比较三个选项的异同,特别注意各选项中重复出现的词汇,从重复词入手,预测听的内容,并且可以确定听的关键(重复词以外的信息);这样听录音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3.捕捉信息,速记要点(听中)
听录音材料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同时要特别倾听与所设置的问题相关的信息。听不清时马上放弃,不要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词,要把重点放在听关键词即实词上,一边听一边把要点及回答问题的关键词记下来。前面遇到听不懂的地方可暂时放一放,听好后面的内容,集中精力抓住后面的信息(弃前保后、弃小保大、弃车保帅的原则)。
听短文独白时,注意文章的首句和首段,因为首句和首段常常是对短文内容的概括,如主要内容、作者的观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由等。
听录音时,仅凭大脑的短时记忆是不够的,还在于借助笔记,扼要的记录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要迅速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who)、事件(what)、时间(when, what? time)、地点(where)、原因(why)、方式(how)、程度(how long, how soon, how often, how much)、数字(how many/how much)、选择(which…)等信息,注意记笔记要提纲挈领(如关键词),当然不必记有把握的要点,从而帮助推测、帮助答题。
4.抓住问题,优化信息(听中)
问题是解答考题的关键所在。抓住问题,把捕捉到的有关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对自己有把握 的试题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也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果断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一定要克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毛病,使整个答题过程更加顺畅。
三、听能对策
听力理解是一种由多项能力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由辨音能力,确定背景、预测信息范围的能力,认定各信息之间语法尤其是逻辑关系的能力,以及同时存贮和加工多条信息的能力等交织而成的综合能力。听能不是孤立的能力,它和说、朗读、阅读、写作、记忆等方面的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提高听能的基本方法就是听力训练,但决不是唯一的方法,有些具体能力也可以通过听以外的手段来培养。
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贵在坚持,而且在训练听力、提高听能上要注意语言能力的培养,要讲究听力训练的策略。
1.了解文化背景,熟悉日常交际
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英语国家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认真梳理并熟悉在特定情景中的语言交际的场合及功能,消除学生在风俗习惯的差异方面的听力理解障碍。
2.坚持听说训练,培养语音技能
听力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良好的辨音能力的基础上,学生必须有很好的语音知识,要能正确区分单词的重读、弱读、爆破及失去爆破,要能辨别句子的连读、节奏以及语调等发音技巧方面的变化,还有尽可能熟悉各种人的音调以及轻重缓急、喜怒哀乐、个体差异等口语特征。因此听和说相辅相成,听说并进,持之以恒,保质保量,打好听能基础。
3.训练阅读写作,促进语感形成
听力理解能力也包含有阅读理解活动,阅读是对语言形式的体验,多开口朗读能形成语感,比如领悟词法、句法功能、逻辑关系的能力;写作训练能巩固并提高学生已学的语言知识和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记忆语言现象,从而进一步增强语感,促进听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