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体验式教学在体育高效课堂中的运用

【作者】 胡远胜

【机构】 (四川省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 四川 大英 629300)

【摘要】经过我十多年对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探索,知识的梳理,简单总结了体验式教学的一般环节,通过举例自己篮球教学实践和实施情况,逐一梳理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了自己对体验式教学的一些看法,但愿能在生态高效课堂的当下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生态 高效课堂
【正文】


体育活动本身是具有趣味性的,但如果生命个体未曾成功体验和体验快乐与成功,他们是不明白其中的趣味性的,或许只是出于欣赏,遥遥欲试;或者体验过程前期遭遇失败,最终望而却步。当下,中国人口身体健康指数急剧下降,多数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更深层原因还得源于缺少身体锻炼,那如何调动和有效的促进与培养青少年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呢?体育课堂的高效性和终身锻炼意识的积极引导作用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了。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实施高效生态课堂的教学方式很多,然我自己经过十多年的体育教学,从教学实践中体验到体验式教学的快乐与有效性和生态特点,在此抛出来分享与探讨。

一、 体验式教学与学习相关概念

探索体验式教学在体育课堂的生态高效性,首先,我们先得明白几个概念。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以及什么是体验式学习?什么是高效课堂? = 1 \* GB3 体验式教学法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 2 \* GB3 MBA教育资料给体验式学习这样定义:这是个过程,是个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被教导的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特别适合处理人生中重要的事物,它在尊重之下去碰触人们深层的信念与态度,深植于内在的情绪、沉重的价值观,或相当难熬的人性课题。 = 3 \* GB3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编号  = 1 \* GB3 为网络百度文库资料 = 2 \* GB3 MBA智库百科  = 3 \* GB3 为网络百度文库资料)。

二、体验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环节和运用

笔者认为:一方面,体育课的体验式教学主要在于教师组织学生体验运动激情、感悟分享运动快乐和所获、师生总结归纳、课内外延伸拓展。把体育课堂融入到活动中去,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积极性,从活动中轻松获得知识和技能,以至于培养运动项目的兴趣和终身锻炼习惯、科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等;另一方面,体验式教学能使学生从认知、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心理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体验过程是体验活动的基础,要求活动本身要有意义,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欲望。把学生成功吸引到活动中来,活动课堂本身属于开放性课堂,不可以去禁锢学生的思维。体验式学习也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自我的情绪体验以及自我认知的分享,同时与同伴的合作、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构建。我这里以篮球教学为例:学生最初接触篮球就只一味的以拥有篮球在手为快乐。然而我们篮球运动项目教学最初应该取决于如何刺激学生对篮球的兴趣,接着是体验其刺激性、竞技性、成就感、知识技能、人际交往、强身健体、观赏性等。部分学生有较大兴趣但又不愿意尝试,特别是女生,而且,很多学校学生项目技能方面参差不齐,参与面更是不尽相同,再加上害怕失败或者认为自己不会、玩不好而拒绝参与。这里我以自己平时教学的经历来阐述:1、激发兴趣,主动参与、体验快乐。我运用了一个人人都会的、小时候大家都玩的一种简单游戏来刺激孩子们参与。游戏名称叫“耍猴子”, 我们小时候大家都会而且喜欢玩的这一种游戏。首先,我把项目进行了简单化,最初去掉篮球比赛规则,降低难度,使其乐于参与,从参与当中感受到快乐,以至于对篮球爱不释手。2、情感体验与分享、探索,高效生成,从认知、态度方面加以改变。通过活动,让学生改变之前拒绝或者不积极参与的主观认识,改变其认识的态度,生成新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这种游戏,我们小时候是两个人逗弄一个人,两个人相互传递、抛接物体,使物体不落入被耍的“猴子”手里,谁丢球谁当“猴子”。为了公平,我们以二对二相互传递,最初,抱着球跑都可以,让学生对此产生兴趣,参与到游戏中来,体验活动的快乐。参与到活动来后逐渐加入一点篮球规则,要求不带球走,强调安全事宜。一节课下来,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在本节课结束时让孩子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教师还是要总结该活动的趣味性。很多学生还余犹未尽,希望下节课接着玩,或者回家还会自己组织玩。学生不再认为篮球不好打,或者是不好学,学不会,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体验。3、愉悦共享,知识技能提升,知识结构体系生成。其实,学生当中,有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础或者篮球规则知识,现代的学生信息量之大,我们当教师的不容忽视,必须把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不然你的课堂对他就没有多少意义,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将起到负面作用。后面的每一节课,逐渐增加简单的篮球传接球技术及动作、运球技术和运球为例规则、投球技术动作、简单为例规则、一些严重犯规、和普通犯规、再逐渐走进赛场。(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当裁判角色,或者同伴角色,并把违规为例行为逐一提出来让学生来解答,或者让知道的学生来讲解解释给其他学生,教师纠正补充,这样使整个活动推进起来比较轻松,活动边进行边解读,教师当好学生的导师。)不过,我感觉规则和技术一并加以辅导是最好不过的了。在学生活动一定时间后,感觉技术支撑不够,这时教师走出去分享和讨论技术理论知识,加以技术方面的辅导和训练,就会达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其实,此时,学生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得学和练,他不会觉得枯燥,非常乐于接受,教师组织的练习它是非常有效的,时间一般安排在5-10分钟,效果最为理想。“耍猴子”游戏,是篮球半场比赛配合的初始练习,对基层篮球比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传球意识的培养,技能的提升都有很好的效果。两三节课后学生将不满足于“耍猴”,要逐渐给学生投篮的机会,使其在快乐中体验“进球”“耍猴”的成功和成就感,这样通过几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走进半场比赛。这几节课,教师要让学生也能感受到体能、技术、力量、速度、身高、等各方面素质的重要性。课堂素质训练、体能训练、灵敏性、协调性、柔韧性也能很好在课堂中开展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这也是我们心理学里面提出的“登门槛效应”的运用。之前的传统课堂中,体育课堂学生锻炼和掌握运动技能多数处于被动接受,中小学一个班不到30%学生会是主动锻炼,或者在初三体测的压力下让学生积极参与锻炼,但如果不是体测,我们冥冥之中是否能感到一些悲哀,压力下产生的被动接受它是不快乐、不具有长期性的,难以成为生活化的,这不会是我们教育想要,他绝不会是生态的高效的课堂。学生技能也提高了,知识结构自然生成了,课后还会自主的去专研、学习技术和理论知识,形成知识结构体系。4、走向生活化、专业化成长道路。通过课堂的积极引领和较为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引导,课堂练习和生活中对篮球活动的观察,(反复的观察体验将给学生带来莫大的收获,前提是教师应该在旁边为学生做好解说员和临时性的教练员的指导。)以及学校运动氛围的营造,如校园篮球联赛,课外活动,校园的课余生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而且,学生容易把活动带进社会,产生与社会的交往,形成生活化的活动和终身体育锻炼的积极意识并付诸于行动。体育课堂中,我们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裁判和教练的引领,提倡一个班,有自己的运动员、有他们自己的裁判和教练,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还何愁不好开展。这也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自主管理的深层推进,更是学校体育高效生态课堂的助推器。学生既能快乐的学习又能提高技能,还能培养其终身锻炼意识,助推其参与社会交往,还练就一种特长,何乐而不为呢?

三、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拓展

其实,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可以模拟校内外体育赛事,就把一个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取名为什么什么运动队,实施班级运动会,诸如乒乓球联赛、羽毛球联赛、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等等。让学生从比赛当中其感受快乐,从感受快乐中收获知识和提升技能,形成一种特长,能够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也不是没有可能,裁判、教练、运动员我们都可以培养,试想多少年后我们的体育事业将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体验式教学也不完全是独立存在的教学模式,如果能与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有机结合,将会达到更加意想不到的教育教学效果。

体验式教学与体验式学习是一个重学习过程、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重知识技能的应用、重情感体验、重学生自主性、重教师的导师作用的一种双边互动活动,教师给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学生能够在这种体验的环境中成长,更能够满足个体差异的需求,通过利用开发学生的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学习锻炼的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表达讲述、运动原理和策略的探究,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健康的心理成长、以及体育习惯、特色技能(教练、裁判)成长的延伸,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经过近几年体验式教学课堂活动的探索与实施,我自认为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快乐,课堂本身也算是生态的,达到了比较高的效率,在当前的生态、高效课堂环境中,我的这点感悟但愿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编号  = 1 \* GB3 为网络百度文库资料

 = 2 \* GB3 MBA智库百科

 = 3 \* GB3 为网络百度文库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