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2-277

历史沿革:
专题名称: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79

判断洋流的几点小技巧

【作者】 邹 渝

【机构】 新疆库尔勒第二师八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洋流犹如大陆中的河流,会沿着某一方向流动,且流动的路径也大致固定,全球洋流流动方向看似复杂,但却有规律可寻。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洋流的知识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不知如何判断,在这里我介绍几种洋流流动方向以及寒暖流如何判断的小技巧。
  大规模的海水沿一定方向流动称为洋流。洋流按其成因可分为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其性质可分为寒流和暖流。如果物体要改变运动方向都要受到外力作用,洋流也不例外,海水之所以能够运动,主要是受到盛行风的吹拂而动。所以风向那边吹,水向那边流,要掌握洋流的运动规律就必须先掌握大气中三圈环流的运动规律,具体如下图所示:












  

 
  在三圈环流图中我们把全球分为了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6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于高低压不同而产生了盛行风,如:北半球低纬区域刮东北信风,东北信风就吹动本区域的海水自东向西流动。所以图中各区域东西方向流动的海水基本都属于风海流,这些区域的风往什么地方吹,洋流就向什么地方流动。当某一区域的海水长时间的向一个方向流动,就必然会导致一边海水多,一边海水少。而在南北方向上,海水多的地方就会对相邻海区海水少的地方补偿,如图所示:北半球低纬地区海水自东向西流动,西部的海区的海水就会增多,东部海区的海水就会减少。而中纬地区,海水自西向东流动,中纬海区西部的海水会减少,东部海区的海水会增加。由于四大洋都是连通的,且海平面有相平的原理。当低纬西部的海水增高后就会去补偿中纬西部海水减少的海区,海水就会由南部流向北部,故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基本都是用高水位向低水位进行补偿流动。所以全球南北方向流动的洋流基本为补偿流。这样只要把握规律就不难判定:东西方向洋流流向根据盛行风向来判定,南北方向洋流根据补偿特点来判定。现在的很多资料往往多用洋流顺逆时针流动的方法来让学生记忆,学生如果不理解,光靠死记硬背来记忆很容易记错,而且遇到局部图就不会应用。所以在洋流流向的知识点的学习上,最好还是通过三圈环流的风向原理来判断洋流流向规律是最好的方法。
  对于寒暖流如何判断,也是有规律可找的。首先发源于低纬的洋流是暖流(如图中南北纬0—30度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发源于高纬的洋流是寒流(如图中南北纬60—90度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在南北向流动的洋流中,只要是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即是由低温区流向高温区)都是寒流,如图中所示南北方向流动的细箭头。只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既是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都是暖流,如图中所示南北方向流动的粗箭头。其原理是:由于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的热量也不同,海水温度有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规律。所以低纬流向高纬的海水比邻近海水温度高既是暖流。高纬流向低纬的海水比邻近海水温度低既是寒流。全球寒暖流分布中唯一没有规律可寻的就是南北纬30—60度的中纬度海区,由于陆地轮廓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北纬30—60度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是暖流,南纬30—60度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是寒流,这里需要学生特殊记忆。而别的寒暖流的分布都有规律可寻。在这里也要特别说明的是,寒暖流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流入的洋流比周边海区海水的温度高既是暖流,反之既是寒流。不是说暖流的水温就一定要比寒流的水温要高。比如:加利福尼亚寒流的水温就高于阿拉斯加暖流的水温,所以我们说寒暖流比较是相对于周边海区的水温比较而得到的,不是用固定的两个寒流或者暖流来比较水温的高低来分辨。
   以上就是在洋流学习过程中的几点小技巧,如果能够熟练把握,在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